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建立新頁面
隨機頁面
五大觀念?
新手使用指南
頁面存廢討論
百科財務報告
微國家百科
搜尋
搜尋
建立帳號
登入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暗色模式
檢視 尼亞斯坦戰爭 的原始碼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取得短網址
←
尼亞斯坦戰爭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尼亞斯坦戰爭'''(英文:'''Niastan War'''),係指發生於2023年1月31日至2月26日的一起政治事件,牽涉之範圍橫跨[[尼亞斯坦國]]、[[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赫里聯合帝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紐新聯邦]]、[[華興民國]]等微國家,並引起[[全微共|華微共]]的介入,是2023年初,中文微國社群中一次嚴重的主權爭議問題及區域戰爭。 {{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width= |conflict=尼亞斯坦戰爭 |partof= |image= |image-hans=[[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50px]] |image-hant= |image_size= |caption=尼亞斯坦國國旗 |date= 2023年1月31日-2月26日 |place= 台灣和馬來西亞 |territory= |result= |combatant1=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尼亞斯坦國]]中央政府及託管政府 |combatant2=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尼亞斯坦國民政府]]<br />[[檔案:華興地區區旗.jpg|29px]][[華興民國]] |combatant3= |commander1= 中央政府<br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 葉澤譽(最高元首)<br />託管政府<br />[[File:華江斯坦聯邦國旗.jpg|29px]] [[李聖亞]] <br/>[[File:National_Flag_of_the_United_Empire.png|29px]] [[李哲惟]] <br/> [[File:National_Flag_of_the_United_Empire.png|29px]] [[陳秋月]] <br/> [[File:紐新聯邦國旗.png|29px]] [[江誠佑]] <br /> [[File:紐新聯邦國旗.png|29px]] [[李德永]] <br /> [[File:紐新聯邦國旗.png|29px]] [[沈泰頡]] |commander2=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 [[徐宇彤]](「國王」)<br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 李浦生(「國王顧問」)<br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 謝團圓(羽球)(「外交部長」)<br />[[File:尼亞斯坦國旗.jpg|29px]] 李浦文(「文化部長」) <br />[[檔案:華興地區區旗.jpg|29px]] 孫中分(「御前首相」) |commander3= |strength1= |strength2= |strength3= |polstrength1=[[File:National_Flag_of_the_LaiXia.png|29px]] [[郲夏帝國]] |polstrength2=[[檔案:華興地區區旗.jpg|29px]] [[華興民國]] |polstrength3= |milstrength1= |milstrength2= |milstrength3= |casualties1= |casualties2= |casualties3= |notes= }} == 背景 == 2023年1月中旬,尼亞斯坦君主國最高元首葉澤譽任命[[徐宇彤]](「語風」)出任御前首相。2023年1月31日,葉氏因和內閣政府不合,無預警的炸毀DC伺服器,成立「南江聯邦斯坦」政權,以[[徐宇彤]]為首的內閣則重建DC伺服器。當天晚上,[[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經過討論後,決定向分裂雙方提出託管建議,由託管政府協助搓合雙方並制定完整憲法。 當時的尼亞斯坦憲法,是當時正在競選[[奧哈特人民共和國]][[共同執政官]]的[[徐宇彤]],以奧哈特憲法修改而成。1月31日夜間,五方達成共同協議,簽訂託管條約。 託管條約簽訂後的九天裡,三國政府偕同兩方開始進行憲法制定,途中葉澤譽對新憲發表了許多意見,2月14日,憲法制定完成。 == 衝突 == 22月15日,尼亞斯坦中央政府公告制定完整的憲法後,在尚未簽署解除託管條約的情況下,先行宣布終止託管,與此同時,託管三國並未對此作出回應,但日後稱其為片面公告。 2月21日,華江斯坦君憲國國家皇宮管理局高級幹員發現徐宇彤組成之「尼亞斯坦國民政府」DC伺服器,以及由國民政府多名官員(多為前尼亞之內閣官員和國會議員)署名的討賊檄文。[[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隨即將截圖丟上託管政府群組質問[[徐宇彤]],[[徐宇彤]]先指出「這是尼亞國民反抗噠米爾(元首)的證明」,宣稱他無愧於尼亞後,隨即退群。 == 戰事、仲裁與和談 == 2023年2月22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發布聯合聲明,譴責匪逆[[徐宇彤]]氏成立尼亞斯坦國民政府的行為是妄圖篡奪尼亞斯坦國法統,並撕破尼亞斯坦託管協定、意圖顛覆尼亞斯坦國中央政府及[[華江斯坦中央聯邦政府|華江斯坦君憲國政府]]、[[韓寧政府|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政府]]、[[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政府]]組織之託管政府主權統治。由[[徐宇彤|徐氏]]控制的偽尼亞斯坦粉專(此係尼亞斯坦當初欲往臉書發展時,由於溝通問題而「多」成立的粉專)隨即至[[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貼文下方留言,指「耗不了幾天的時間,你們就會發現事實是很讓人驚訝的(當然,你們也不會明白當前的尼亞官員,有多少默許或參與了我們的運作)」。粉專小編和託管政府顧問[[朱孝文]]旋即分別以「這個世界還是講求公理與正義的,孩子」及「我會再次明白你有多麼無恥,再次明白你有多麼可惡。」等語作出回應。 雙方的正面交戰在微國家休閒會談MCL50爆發,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為首的聯軍對徐氏進行了猛烈的嘲諷與批評,徐氏則在飽受攻擊近半小時後留下一句「時間會證明一切」,並退出群組。在他退出群組後,[[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華江斯坦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將群組名稱更改為「時間會證明一切會談MLC50」對其進行諷刺。 2023年2月22日下午,[[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兩國將尼亞斯坦分裂事件交付華微共仲裁。傍晚,[[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與該國在野黨北十字黨主席吳侑謙二人於台中市西屯區東海大學進行會商,同意必要時發布國家總動員令和重組網軍應對。當日晚間,[[華人微型國家共同體]]召開仲裁,國民政府由「外交部長」[[羽球]]作為代表,託管方則由兼任組織副秘書長的[[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華江斯坦聯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為代表。李聖亞在仲裁中肯定徐氏的治理能力,但批判分裂行為的罪不可赦,而葉澤譽也對國民政府方面的人員透露了類似訊息。 仲裁中,雙方圍繞在支持各自政府的人口總數和尼亞斯坦中央政府是否有權在託管政府授意下實施主權等議題進行激烈辯論。 2023年2月23日,由於華興地區領導人孫中分被查出兼任尼亞斯坦國民政府首相,尼亞斯坦中央政府宣布和華興民國斷交。 2023年2月22日,[[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提出願意與國民政府展開協商。23日下午,和國民政府接觸後,託管中央政府方面申請延期審判一天,隨後五方同意召開一次和談,並由華微共仲裁主席團成員[[朱孝文]]代表組織主持會議。阿里偕同國民政府「國王顧問」李浦生與會,雙方各自提出了各自的條件。 <blockquote>'''國民政府的條件如下:''' 1、對默許或參與政變者既往不咎,仍允許其依法復籍 2、自國民政府一方任命首相(未必要是阿里) 3、以國民政府伺服器為主伺服器 4、任命人士管理DC分部事務 5、元首不再兼任外長 6、國民政府承認己身同南江斯坦一樣屬分裂組織,其領袖應率領官員在尼亞公開道歉 7、恢復使用阿里版本的節日列表</blockquote><blockquote>'''託管政府及中央政府的條件如下:''' 1、除首謀外,對默許或參與政變者既往不咎,仍允許其依法復籍。 2、廣泛採納各黨各派意見,建立互相尊重信任政府。 3、和平統一後國民政府及中央政府伺服器均須銷毀,另外建立新伺服器共用。 4、任命人士管理DC分部事務 5、元首可委任未跨國兼職者出任外長 6、國民政府承認己身同南江斯坦一樣屬分裂組織,其領袖應率領官員在尼亞公開道歉 7、恢復使用阿里版本的節日列表 8.設立三國駐尼亞斯坦國高級代表,監督雙方協議之施行,人選由紐新聯邦、聯合帝國及華江斯坦三國協調。</blockquote> 2023年2月24日,尼亞斯坦中央政府經會商後,一致同意《移民法規》增設第拾壹條,禁止「意圖顛覆國家、推翻政府者」申請成為該國合法公民。並強調是「為保護國家發生政變或者分裂行動,再次出現叛亂份子等狀況」而增設。 同日下午,雙方同意於仲裁庭有終審結果或小結後再繼續談判。晚間,[[全微共|華人微型國家共同體]]作出仲裁如下: 時間證明了尼亞斯坦國僅此唯一,即由尼亞斯坦主權託管協定所成立之代管政府行使主權之尼亞斯坦國。尼亞斯坦國民政府僅為原首相徐宇彤違反條約成立之偽政權。本會現要求大會全體會員國不得承認其之主權及禁止與其接觸合作,並勒令僞尼亞斯坦國民政府立即解散,若不從則聲請秘書處發佈行政命令,禁止僞國民政府內部成員進入華微共大樓,並聲請秘書處與東道國商討叛黨分子之入境事宜。 就辯方在庭上指出,國民政府具有多數公民支持,唯雙方皆無公民造冊資料,故仲裁主席團認為其不合情,不合理。 就尼亞斯坦國之託管問題,按尼亞斯坦主權托管協定,在託管政府尚未宣告託管結束或簽訂結束條約前,尼亞斯坦國未經託管政府之准許所作之決定,託管政府皆有權於事後否決。故仲裁主席團認為此時應當依據條約內容,主權依舊由託管政府行使。就以上事項,仲裁主席團認為國民政府基於情理皆無法成立,故作出此判決。 仲裁結束後,雙方隨後繼續展開和談。國民政府方面引用馬來西亞共產黨叛亂的歷史事實,請求託管中央政府寬大處理,而託管中央政府方面多次批判國民政府之態度。 雖多數條件得到雙方認可,但針對首謀之處置、雙方伺服器資料保存與否,以及高級代表條款,雙方遲遲未有共識,因此歷經兩日的談判而無果。 2月25日晚間,國民政府「國王」[[徐宇彤]]在伺服器中表示談判可能破裂;[[華江斯坦中央聯邦政府|華江斯坦君憲國聯邦政府]]在當天晚間緊急宣布國家總動員令,並以全票通過重組協和軍的提案;[[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總統]][[鄭靖永]]下令召集國土安全部隊因應緊急狀態;[[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變更談判條件為無條件投降,緊張局勢一度推高至最高點。當天半夜,作為華微共仲裁主席團成員之一的[[舜和]]亦介入和談,至此主席團三名成員(其餘皆已迴避本案)均參與和談。 [[舜和]]向各方提出長串問題以釐清事態之後,便表示不希望談判破裂,並指出談判破裂對託管與中央政府也有一定負擔,但對國民政府影響較大。特別是「託管政府很有可能宣告談判破裂甚至是宣戰」。其呼籲「雙方儘量放低自己的位置,以一個相對對等的方式談判」。同時,徐氏得到資料顯示知名爭議人士[[楊翰]]「宣稱」幕後操縱尼亞斯坦事件,其深感震驚並痛批其無恥。 == 和解與終止託管 == 2023年2月26日,託管政府三方為避免局勢升級、決定再延長協商期限一天,尼亞中央政府內政部長並警告,談判若再無結果,託管方「就真的要動手了」,威脅之姿儼然。 26日下午,託管政府同意國民政府方面提出阿里「入境不入籍」及保存事件史料之要求,當日晚間,國民政府和中央政府簽署和解條約後,國民政府方面一度提出展開修憲,但為葉氏果斷拒絕,其後五方簽訂終止託管條約,終止戰事的同時,託管政府和平解散。稍晚,國民政府宣布解散,雙方各自將DC伺服器轉交給[[華微共|華人微型國家共同體]]監管,葉澤譽旋即主導成立新伺服器。 伺服器移交給華微共管理後,託管政府參考[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B2%B1%E9%A0%93%E5%8D%94%E5%AE%9A 岱頓協定],有權向尼亞斯坦派遣國際社會駐尼亞斯坦高級代表監管當地事務。而根據和談結果,託管方向[[福共體|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等中立第三方徵詢是否派遣代表。 == 影響 == 由於尼亞斯坦是在託管條約未廢除時遭到分裂,此次戰爭被視為對三國政府和主權的直接侵略,並直接導致[[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實施近八個月的中立政策崩潰,原先的裁軍政策也被迫終止。華江斯坦王宮在2023年2月23日罕見發布聲明,[[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國家元首]][[張凌岑|蘇丹穆罕默德一世]]陛下表示「針對由聯邦政府和其他兩國共同託管的尼亞斯坦地區遭境外勢力篡奪分裂之事表示強烈譴責,並痛斥徐宇彤圖謀不軌的病態行為。」 由於徐氏先前遭到來自[[大瓦爾多蘭與布里尼亞帝國|瓦爾多蘭帝國]]、[[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君憲國]]等國指控建立多個傀儡國,加上他同時出任多國官吏,[[華江斯坦中央聯邦政府|華江政府]]、[[韓寧政府|紐新政府]]接連祭出封鎖政策,而[[郲夏帝國]]禮部於2023年2月26日下午發布聲明,宣告尊重並支持[[全微共|華微共]]仲裁會判決之結果,並呼籲各方共同遵守,加以抵制分裂份子;同時與[[奧哈特人民共和國]]終止一切外交關係,並驅逐其外交代表。至此[[徐宇彤|徐氏]]一度回升的聲望,終於跌至新低,他在政變時留下的名言如「時間會證明一切」、「讓你們知道我們背後的勢力有多大」等,也成為時下微國領袖間相互嘲弄和譏笑的複製文。 此戰過後,葉澤譽之地位獲得穩固及承認。然而亦有學說認為,此戰並未徹底抹平叛軍的異心,仍要面對未來可能的再次分裂問題,而葉氏本身的領導風格亦是一大隱憂。 [[Category:事件列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InfoboxImageVariant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styles.css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No globals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WPMILHIST Infobox style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WikitextLC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尼亞斯坦戰爭
」。
切換限制內容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