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米涅企業共和國」:修訂間差異

出自微國家百科
無編輯摘要
無編輯摘要
第53行: 第53行:


==<span style="color:#13006E">'''外交關係'''</span>==
==<span style="color:#13006E">'''外交關係'''</span>==
[[盧米涅外交]]
{{Main|盧米涅外交}}


截至2024年5月17日下午5點(GMT+8)盧米涅企業共和國現有10個邦交國。
截至2024年5月17日下午5點(GMT+8)盧米涅企業共和國現有10個邦交國。

於 2024年5月17日 (五) 17:01 的修訂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
Corporate State of Lumine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國旗
國旗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國徽
國徽
首都
及最大城市
總都盧米尼亞市
行政中心 盧米涅宮
官方語言
現代標準漢語
盧米涅通俗拉丁語
日語
常用語言
現代標準漢語
英語
Discord表情符號語言
宗教
基督教-靈恩派
鞋教
心靈教
提阿利宗佛教-法宗派
光明教
政府
企業共和制
• 國家最高董事長
成田路
• 國家最高執政長
成田路
• 臨時立法會公告處長
成田路
• 外務部次長
余卓廷
• 矯正署署長
湯姆•克魯斯特
• 海關及邊境管制局局長
白玻先生
立法機構 國家臨時立法會
人口
• 估計
架空設定 14.5億人
• 普查
2024年5月7日
人口普查
實質 13人
貨幣 盧米涅里拉(LL)
• 曆法
公歷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行駛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 (英文:Corporate State of Lumine;拉丁文: Civitas Corporativa Lumine;日文:ルミニエ企業共和国;通用國家代碼:CCL),實質國土主要位於中華民國台灣部分國土位於馬來西亞以及澳門,目前在Discord運行的資本主義微國家,成立於2024年2月24日,從丹特聯邦共和國獨立,首都為總都盧米尼亞市。截至2024年5月7日此國家尚於訓政時期,由國家最高董事執政長獨裁專政,完全掌控行政權,司法權及部分立法權,最高權力機構為盧米涅宮,最高立法機構為臨時立法大會,此會設立的主旨為訂定盧米涅企業共和國憲法以結束訓政,目前該國領導人為成田路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境內人士活耀程度也頗高,國家也非常支持境內人士文化及藝術的發展,並鼓勵國民任職官位,近期正大力發展國內金融體系及更加完整的法治體系。

國名與詞源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全稱為"沐浴於三女神神聖光輝,最尊貴的盧米涅企業共和國",盧米涅企業共和國正式英語譯名為Corporate State of Lumine,且Lumine應遵照盧米涅通俗拉丁語發音以三音節(Lu)(mi)(ne)發音。正式盧米涅通俗拉丁原文為Civitas Corporativa Lumine,Corporate State及Civitas Corporativa皆意為由企業統治的國家。盧米涅此名詞是源於拉丁文的"光芒"(盧米涅通俗拉丁原文:Lumine),並以盧米涅通俗拉丁語發音直接音譯成中文。

國家象徵

國旗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國旗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國旗比例圖

盧米涅企業共和國國旗以深群青色為底,並以中央散發白色光芒的金色七角星象徵國家以企業為中心,以四角的金心白邊線條象徵企業照耀國家領土為國家及公民帶來無盡光芒,並以六顆環繞的群星象徵資本階級、商人階級、工人階級、市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外來賓客,六顆群星環繞白色光芒的金色七角星象徵所有階級愛戴的企業共和政府,並以每顆星為正象徵個階級接受企業共和政府的統治下保有的自身的自由及權力。

企業 光明 財富
RGB 19,0,110 255,255,255 245,214,104
CMYK 83,100,0,57 0,0,0,0 0,13,58,4
Hexadecimal #13006e #ffffff #f5d668
HSL 250-100-21 0-0-100 46-87-68

國徽

歷史

政治

地理

外交關係

截至2024年5月17日下午5點(GMT+8)盧米涅企業共和國現有10個邦交國。

邦交國列表
順序 國旗 國名 建交時間 外交代表機構 備註
1. 紅花坂民主共和國 2024.02.28 大使
2. 卡波里斯坦共和國 2024.02.29 大使
3. 西瓜民主聯邦共和國 2024.03.03 辦事
4. 彩維利亞共和國 2024.03.03 大使
5. 神聖大和聯合王國 2024.03.11 辦事
6. 大暗影聯邦帝國 2024.03.24 辦事
7. 東亞馬王國 2024.03.26 大使
8. 納爾斯共和國 2024.04.21 公使
9. 大東正聯邦 2024.04.21 公使
10. 黃昏城邦國 2024.05.14 大使

軍事

經濟

宗教

文化

語言

媒體

參見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