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聯國」: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ChiEmpire 無編輯摘要 |
Unitedeurovia(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7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Infobox country | {{Infobox country | ||
|name = ''' | |name = '''眾聯國''' | ||
|name_en = ''' | |name_en = '''Aorüvze-Unis'''(信語)</br>'''The Great Cenlist'''(英語) | ||
|image_flag= [[檔案:Eurovian National Flag.png|150px]] | |image_flag= [[檔案:Eurovian National Flag.png|150px]] | ||
|image_coat= [[檔案:Uee.png|130px]] | |image_coat= [[檔案:Uee.png|130px]] | ||
|motto= "Prayer and Promise"</br> 祈禱.應許 </br> | |motto= "Prayer and Promise"</br> 祈禱.應許 </br> | ||
|anthem= 《明燈》 | |anthem= 《[[明燈]]》</br> [[檔案:Ue anthem 2.0.mp3]] | ||
|loctext= [[檔案:Eurovia In World.png|250px]]</br>[[檔案:Ad. Map of United Eurovia.png|250px]] | |loctext= [[檔案:Eurovia In World.png|250px]]</br>[[檔案:Ad. Map of United Eurovia.png|250px]] | ||
|capital= [[樺林聯邦特區]] | |capital= [[樺林聯邦特區|樺林城]] | ||
|official_languages= 英語、粵語(法理上)</br> | |official_languages= 英語、粵語(法理上)</br>華語、台語、客家話(日常上) | ||
|ethnic_groups= 平安族</br>黃名族 | |ethnic_groups= 平安族</br>黃名族 | ||
|government_type= 聯邦制</br>君主立憲制 | |government_type= 聯邦制</br>君主立憲制 | ||
|religion = 基督新教 | |religion = 基督新教 | ||
|legislature = | |legislature = 眾聯國國會 | ||
|upper_house = 參議院 | |upper_house = 參議院 | ||
|lower_house = 眾議院 | |lower_house = 眾議院 | ||
|leader_title1=[[ | |leader_title1=[[華夏眾聯國首相|政府主席]] | ||
|leader_name1=[[ | |leader_name1=[[英韋希親皇]] | ||
|leader_title2=[[華夏眾聯國首相| | |leader_title2= | ||
|leader_name2= | |||
|leader_title3=[[華夏眾聯國首相|副政府主席]] | |||
|leader_name3=[[ | |leader_name3=[[李興道]] | ||
|leader_title4=聯邦法院大法官 | |leader_title4=聯邦法院大法官 | ||
|leader_name4=[[仲尼]] | |leader_name4=[[仲尼]] | ||
第33行: | 第33行: | ||
|population_census_year = 2022 | |population_census_year = 2022 | ||
|official_website =https://sites.google.com/view/unitedeurovia | |official_website =https://sites.google.com/view/unitedeurovia | ||
|common_name=眾聯 | |common_name=眾聯}} | ||
'''眾聯國'''(英文 | '''眾聯國'''(英文:The Great Cenlist),又名信立皇朝。眾聯國於2014年7月27日由開國元勳[[英韋希親皇]]創立眾聯國史上第一個大統一主權國家,是為大吳帝國。在經歷多次的治權更迭,眾聯國自2019年的共和改制後,揭開了現代眾聯國的序幕。 | ||
眾聯國 | 眾聯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著稱。自眾聯國聯邦政府推出[[眾看·眾尋]]文化計劃後,眾聯國強調「以文立國」。信立文與翁式音樂是眾聯國最著名的文化特徵,信立文在前九約國系廣泛採用,是前九約和雙林組織的工作語言之一。眾聯國也是信語系的核心國家,信語系國家或地區包括有前九約國系、維克托、和靖、大光明帝國、興南、靖康、黃名帝國、開槓等國家。 | ||
眾聯國在外交方面積極廣泛地參與不同的國際組織,自2020年加入[[微型國家聯盟]]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眾聯國現時是[[獅子山微國家協會]]、[[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 | |||
==名稱== | ==名稱== | ||
眾聯國擁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名稱,聯邦政府官方的 | 眾聯國擁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名稱,聯邦政府官方的正式名稱是「眾聯國」,在2022年之前,坊間常稱眾聯國為「華國」。除此之外,民間對於眾聯國還有「翁爾維亞」、「維亞」、「保法加」等稱號。2018年初,平安族統一南部,南部原住民「南法哥氏」意圖反抗平安族的統治,因此他們對平安族使用「揸它人」等侮辱性的稱呼。在眾聯國的歷史中,亦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政權名稱,有大吳、建民帝國、文華帝國、翁爾維亞聯邦等。 | ||
== 象徵 == | |||
=== 國旗 === | |||
根據眾聯國憲法,俗稱「紅白黃旗」的「復興旗」是眾聯國國旗。旗幟由上至下分為黃色、白色及紅色三種顏色,分別代表着「溫暖」、「純正」及「熱血」的眾聯國農夫精神。復興旗的歷史悠久,在[[建民帝國]]時期已是建民軍的軍旗,直至[[正曆平安紀年|平安98年]]更被前翁爾維亞聯邦政府選為國旗至今。 | |||
=== 國歌 === | |||
[[明燈]]是眾聯國第三代國歌,由眾聯國作曲家[[英韋希親皇]]作曲及文學家啟程公爵作詞。不論在微國還是宏觀世界中,該曲皆是世界第一首粵語原創國(頌)歌,亦是眾聯國「以文立國」的重要象徵之一。 | |||
==政治== | ==政治== | ||
====法律==== | ====法律==== | ||
==== | ===== '''共和時期''' ===== | ||
眾聯國在共和改制初時以《何中條約》作為臨時憲法之用,而眾聯國在[[十月風波]]後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所以現時眾聯國大部份的法律繼承英國的判例法傳統,眾聯國法院也承襲「遵循先例」原則,屬於英美法系(海洋法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
'''君主立憲時期''' | |||
平安102年,國會通過制定《女皇陛下憲法》,正式確立現時眾聯國所有法律的根源。平安106年,眾聯國政府頒佈《憲法補充條文》,確立眾聯國實行簡約政治的體制。 | |||
==== 政治 ==== | |||
眾聯國是個君主立憲制的聯邦,以[[信立皇朝]]為皇室,根據《眾聯國女皇陛下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由聯邦政府主導國家日常事務。 | |||
==行政區劃== | ==行政區劃== | ||
第53行: | 第72行: | ||
'''州份''' | '''州份''' | ||
眾聯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是由5個州份,1個聯邦特區和6個海外領土所組成.他們都是主權與華國聯邦政府共享的政治實體,在聯邦內這樣的實體共有12個。由於各政治實體的主權與聯邦政府共享,因此一個華國人的身分,可以同時是聯邦的公民及其戶籍州的州籍居民。根據協定,各州民眾的戶籍與居住地在聯邦內是可更動的,而且在州與州之間搬遷不需要經過政府同意。 | |||
然而,眾聯國自新憲法修訂後便宣告放棄實體領土,因此眾聯國現時只有名義上的行政區域。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 州份列表 | |+ 州份列表 | ||
第91行: | 第112行: | ||
|- | |- | ||
| [[翁屬天河]] || ETH | | [[翁屬天河]] || ETH | ||
|- | |- | ||
|[[翁屬向灣]] | |[[翁屬向灣]] | ||
第107行: | 第125行: | ||
'''地勢及氣候'''眾聯國本土地勢呈北高南低的走向,全國最高點為錦陽山(Mountain of Campice),而樺林聯邦特區亦是全國地勢最高的城市,整個城市座落於錦陽山山腰,眾聯國北部由於地勢較高,是屬於溫帶濕地型氣候。而眾聯國中部及南部皆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和暖。 | |||
'''地勢及氣候''' | |||
在放棄實體領土前,眾聯國本土地勢呈北高南低的走向,全國最高點為錦陽山(Mountain of Campice),而樺林聯邦特區亦是全國地勢最高的城市,整個城市座落於錦陽山山腰,眾聯國北部由於地勢較高,是屬於溫帶濕地型氣候。而眾聯國中部及南部皆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和暖。 | |||
==歷史== | ==歷史== | ||
====眾聯初始==== | ====眾聯初始==== | ||
第114行: | 第135行: | ||
====建民帝國==== | ====建民帝國==== | ||
{{Main|古華國}} | |||
大吳帝國的建立,象徵着眾聯國正式步入信史時代,不過,由於大吳結構鬆散,內政不穩,能流傳至今的古文物不多,只有一張《大吳全圖》。在2015年聖誕節,大吳皇帝宣佈改制,設立多個內閣部門,首次確立了政府各部門的運作,並正式改號「建民帝國」。建民初年,沙靈皇(前大吳皇帝)勤於政事,內政穩定,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古物文獻,包括有《建民帝國全圖》、《建民帝國宣言》等重要歷史文獻,在沙靈皇在位的期間,建民帝國國力強盛,並且征服了南方數個部落,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建民盛世」。2016年,沙靈皇退位,仲末帝繼位,唯末帝怠政,不好政事,使建民帝國開始步向衰落。直至2016年中,末帝退位,還政沙靈皇,史稱「末帝還政」。末帝還政後,沙靈皇參考滿清制度,改號「文華帝國」,建民帝國時期結束。 | 大吳帝國的建立,象徵着眾聯國正式步入信史時代,不過,由於大吳結構鬆散,內政不穩,能流傳至今的古文物不多,只有一張《大吳全圖》。在2015年聖誕節,大吳皇帝宣佈改制,設立多個內閣部門,首次確立了政府各部門的運作,並正式改號「建民帝國」。建民初年,沙靈皇(前大吳皇帝)勤於政事,內政穩定,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古物文獻,包括有《建民帝國全圖》、《建民帝國宣言》等重要歷史文獻,在沙靈皇在位的期間,建民帝國國力強盛,並且征服了南方數個部落,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建民盛世」。2016年,沙靈皇退位,仲末帝繼位,唯末帝怠政,不好政事,使建民帝國開始步向衰落。直至2016年中,末帝退位,還政沙靈皇,史稱「末帝還政」。末帝還政後,沙靈皇參考滿清制度,改號「文華帝國」,建民帝國時期結束。 | ||
第282行: | 第303行: | ||
至5月20日,幾乎到了冠未政變的前夕,沙靈親皇再次於各方勢力的交鋒下提出了女皇退位的意願,並指定了當時皇室中負責主持調和矛盾的[[奧爾德一世|雷利親皇]],來自大齊的奧爾德一世於女皇退位後承襲皇位,至此正式確立了雷利親皇作為華夏眾聯國儲君的身份。 | 至5月20日,幾乎到了冠未政變的前夕,沙靈親皇再次於各方勢力的交鋒下提出了女皇退位的意願,並指定了當時皇室中負責主持調和矛盾的[[奧爾德一世|雷利親皇]],來自大齊的奧爾德一世於女皇退位後承襲皇位,至此正式確立了雷利親皇作為華夏眾聯國儲君的身份。 | ||
====皇儲即位==== | ====皇儲即位==== | ||
2022年9月17日,女皇愛爾柏塔一世正式公布退位詔書,由皇儲即位新任信立世皇,是為奧爾德一世。這是[[信立皇朝]]的首次皇位交接,象徵華國正式展開了新的時代。 | 2022年9月17日,女皇愛爾柏塔一世正式公布退位詔書,由皇儲即位新任信立世皇,是為奧爾德一世。這是[[信立皇朝]]的首次皇位交接,象徵華國正式展開了新的時代。 | ||
==== 信皇退位 ==== | |||
2025年3月20日凌晨,首相府頒佈[[第二十六號內閣總理大臣令]],宣佈援引憲法第三十條,廢除信皇之位及解散第八屆眾聯國君皇陛下聯邦政府,由眾聯國政府接管。 | |||
[[Category:國家列表]] | [[Category:國家列表]] | ||
[[Category:君主制國家]] | |||
[[Category: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