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州府」:修訂間差異

imported>Lbj22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Lbj22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三州府」'''(英語:'''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政治術語,亦可為政治笑話,出現於[[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格奧吉爾王國]]同屬[[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時期。
'''「三州府」'''(英語:'''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政治術語,亦可被視為政治笑話,是[[華江斯坦君憲國]]民間在非正式場合時對[[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代稱,出現於[[赫卡忒帝國|赫卡忒]]、[[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格奧吉爾王國|格奧吉爾]]同屬聯合帝國的時期。


[[華江斯坦君憲國]]境內少數殖民主義人士支持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的聲音,雖然多半僅是玩笑,但相應的政治術語也玩笑中誕生。在[[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赫里聯合帝國]]的設想中,曾有將[[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拆分為三個自治州、自治共和國或蘇丹國的計畫,但無論是哪種拆法都無法繼續使用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作為國號,因此採納英屬海峽殖民地方式合稱「三州府」'''。'''之後[[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三州府」此一政治術語在此後則作為少數殖民主義人士對[[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非官方使用簡稱之一。
「三州府」的名詞來與[[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的政治玩笑有關這個辭源最始來自[[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假想政治狀況,並里格利亞與[[赫卡忒帝國|赫卡忒]]、[[格奧吉爾王國|格奧吉爾]]合成一個國家後奠定。在[[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赫里聯合帝國]]的設想中,曾有將[[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拆分為三個自治州、自治共和國或蘇丹國的計畫,但無論是哪種拆法都無法繼續使用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作為國號,因此採納英屬海峽殖民地方式合稱「三州府」'''。'''之後[[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三州府」此一政治術語在此後則作為對[[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非官方使用簡稱之一。'''由於「三州府」的辭源來自英屬海峽殖民地,因此也被評為極具殖民主義的政治用詞,但通常情況下「三州府」只會被用在民間日常閒聊與玩笑話中,並不會被用在公文國書或外交場合上。'''


== 詞源 ==
== 詞源 ==
「三州府」這一詞源的由來是存在於1826年至1946年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B3%A1%E6%AE%96%E6%B0%91%E5%9C%B0 英屬海峽殖民地](範圍涵蓋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天定、納閩港和科科斯群島)。在最初始的海峽殖民地範圍中僅有新加坡(石叻埠)、檳城(檳榔嶼)和麻六甲(嗎六呷),因此又被當地華人稱作'''叻嶼呷'''或'''三州府'''。
「三州府」這一詞源的由來是存在於1826年至1946年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B3%A1%E6%AE%96%E6%B0%91%E5%9C%B0 英屬海峽殖民地](範圍涵蓋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天定、納閩港和科科斯群島)。在最初始的海峽殖民地範圍中僅有新加坡(石叻埠)、檳城(檳榔嶼)和麻六甲(嗎六呷),因此又被當地華人稱作'''叻嶼呷'''或'''三州府'''。


而在[[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和[[格奧吉爾王國]]同屬聯合帝國時,[[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少數殖民主義人士引用「三州府」作為涵蓋赫、里、格三國的稱呼,因而得名。在[[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後,事實上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僅剩兩個成員國,因此「三州府」的定義被修改,納入不屬於[[赫卡忒帝國|赫卡忒]]和[[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首都隆登堡直轄領,仍稱「三州府」。目前在官方場合,[[華江斯坦中央聯邦政府|華江斯坦政府]]如果遇到[[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名字太長而懶得念、懶的寫時,仍會以「三州府」作為代稱
而在[[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和[[格奧吉爾王國]]同屬聯合帝國時,由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未能全面涵蓋期三個屬邦,[[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民間]]因此直接引用「三州府」作為涵蓋赫、里、格三國的稱呼,因而得名。在[[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後,事實上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僅剩兩個成員國,因此「三州府」的定義被修改,納入不屬於[[赫卡忒帝國|赫卡忒]]和[[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首都隆登堡直轄領。


== 「三州府總督」 ==
== 「三州府總督」 ==
'''「三州府總督」'''(英語:'''Governor of the 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假想的殖民官僚,是假設[[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因故全境交由[[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時的[[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代表。
'''「三州府總督」'''(英語:'''Governor of the 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假想的殖民官僚,是假設[[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因故全境交由[[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時的[[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代表。
[[檔案:Suwu's flag.png|縮圖|華江斯坦境內少數人士假想的三州府總督旗幟|252x252像素]]
[[檔案:Suwu's flag.png|縮圖|假想的三州府總督旗幟|252x252像素]]
假想中的三州府總督在華江斯坦所實施的接近西敏制君主立憲制憲政慣例下,按理只擁有象徵權力,例如代表[[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行使[[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作為三州府軍隊總司令的職權、任命獲立法機構多數信任的政黨領袖為行政首長、按行政首長建議任命政府成員及授勛、出席不同的公眾活動如接待外國政要和探訪弱勢社群等。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在假想中,一旦經過[[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及[[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的雙重允許,三州府總督可以擴大自身權力對三州府自治事務做出干涉和決定,包括但不限於解散立法機構、自行任命行政首長及政府成、停止或提前選舉等。
假想中的三州府總督在華江斯坦所實施的君主立憲制憲政慣例下,按理只擁有象徵權力,例如代表[[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行使[[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作為三州府軍隊總司令的職權、任命獲立法機構多數信任的政黨領袖為行政首長、按行政首長建議任命政府成員及授勛、出席不同的公眾活動如接待外國政要和探訪弱勢社群等。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在假想中,一旦經過[[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及[[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的雙重允許,三州府總督可以擴大自身權力對三州府自治事務做出干涉和決定,包括但不限於解散立法機構、自行任命行政首長及政府成、停止或提前選舉等。






== 三國對比 ==
== 赫、里、格三國對比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國名
! 國名
第47行: 第47行:
*里格利亞帝國<small>(2022年)</small>
*里格利亞帝國<small>(2022年)</small>
|
|
*康斯坦察共和國<small>(2022-2023年)</small>
*康斯坦察與奧瓦克尼亞聯邦<small>(2023年)</small>
*格奧吉爾共和國<small>(2023年)</small>
*格奧吉爾共和國<small>(2023年)</small>
*格奧吉爾王國<small>(2023年)</small>
*格奧吉爾王國<small>(2023年)</small>
第58行: 第60行:
*皇帝陛下及貴族會議全權代表[[李哲惟|奧森親王]]
*皇帝陛下及貴族會議全權代表[[李哲惟|奧森親王]]
|
|
*至高王暨[[格奧吉爾君主|國王]][[江誠佑|米哈伊爾一世]]
*至高王暨[[格奧吉爾君主|國王]][[江誠佑|米哈伊爾一世]](攝行首相職權)
*元老院議長[[朱孝文]]
*元老院議長[[朱孝文]]
|-
|-
第71行: 第73行:
|25人<small>(2023年)</small>
|25人<small>(2023年)</small>
|}
|}
== 國際反映 ==
=== {{flag|赫里聯合帝國}} ===
由於「三州府」一詞被認為帶有濃厚殖民主義思想,聯合帝國境內反殖民人士普遍對國家被稱作「三州府」感到反感,當中亦包括政界人士,尤其是被認為帶有里格利亞民族主義政治色彩的[[帝國前進黨]]主席[[李柏均]]以及[[聯合帝國帝國議會|帝國議會]][[帝國議會議長|議長]][[李育誠]]。
== 衍生事件 ==
=== 聯合帝國對華江斯坦之抗議 ===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政府曾於2024年2月10日透過駐華江斯坦大使對華江斯坦[[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首席執政官]]李聖亞編寫本條目之行為發出抗議:<blockquote>「基於今日貴國首席執政官於微國百科中對「三州府」條目之編輯內容,我國在此嚴正抗議貴國所謂之「於非正式場合稱呼我國為『三州府』」之行為,並要求貴國政府不應以三州府代稱我國,非正式場合亦同。」</blockquote>在接獲抗議後,[[華江斯坦君憲國]]做出聲明:<blockquote>「[[華江斯坦中央政府|華江斯坦政府]]聲明,[[華江斯坦中央政府|華江斯坦政府]]從未在任何正式場合上使用可被解讀出殖民主義思想的「三州府」一詞稱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相關的名詞僅被使用在民間或非正式場合,自無所謂「在正式場合稱呼赫里聯合帝國為三州府」一說。對於場合的分界,我國政府有十分清晰的認知,自然不會在涉外正式場合使用此詞句,而相關「三州府」以及其他衍生的政治名詞,相信也是使用在非官方非正式場合居多。
針對今日聯合帝國政府來函要求我國不應在非正式場合使用相關詞語,依[[華江斯坦君憲國聯邦憲法|《欽定華江斯坦君憲國聯邦憲法》]]第十一條規定,我國人民有言論自由之權力,我國人民在非正式場合、非官方場合的情況下有權發表自由評論;且首席執政官並無以相關身份進行百科更新,百科全書乃所有人皆可更新之載體,是故赫里聯合帝國對我國政府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我國政府不會對此不合理要求作出進一步或其他回應。」</blockquote>
== 參見 ==
* [[華江斯坦-聯合帝國關係]]
[[分類:政治概念]]

於 2024年3月6日 (三) 00:10 的最新修訂

「三州府」(英語: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政治術語,亦可被視為政治笑話,是華江斯坦君憲國民間在非正式場合時對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代稱,出現於赫卡忒里格利亞格奧吉爾同屬聯合帝國的時期。

「三州府」的名詞由來與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聯合帝國的政治玩笑有關,這個辭源最始來自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里格利亞的假想政治狀況,並在里格利亞與赫卡忒格奧吉爾合成一個國家後奠定。在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赫里聯合帝國的設想中,曾有將聯合帝國拆分為三個自治州、自治共和國或蘇丹國的計畫,但無論是哪種拆法都無法繼續使用「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作為國號,因此採納英屬海峽殖民地方式合稱「三州府」之後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聯合帝國獨立,「三州府」此一政治術語在此後則作為對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非官方使用簡稱之一。由於「三州府」的辭源來自英屬海峽殖民地,因此也被評為極具殖民主義的政治用詞,但通常情況下「三州府」只會被用在民間日常閒聊與玩笑話中,並不會被用在公文國書或外交場合上。

詞源

「三州府」這一詞源的由來是存在於1826年至1946年的英屬海峽殖民地(範圍涵蓋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天定、納閩港和科科斯群島)。在最初始的海峽殖民地範圍中僅有新加坡(石叻埠)、檳城(檳榔嶼)和麻六甲(嗎六呷),因此又被當地華人稱作叻嶼呷三州府

而在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格奧吉爾王國同屬聯合帝國時,由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未能全面涵蓋期三個屬邦,華江斯坦民間因此直接引用「三州府」作為涵蓋赫、里、格三國的稱呼,因而得名。在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聯合帝國獨立後,事實上的聯合帝國僅剩兩個成員國,因此「三州府」的定義被修改,納入不屬於赫卡忒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都隆登堡直轄領。

「三州府總督」

「三州府總督」(英語:Governor of the 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假想的殖民地官僚,是假設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因故全境交由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時的華江斯坦蘇丹代表。

 
假想的三州府總督旗幟。

假想中的三州府總督在華江斯坦所實施的君主立憲制憲政慣例下,按理只擁有象徵權力,例如代表華江斯坦蘇丹行使蘇丹作為三州府軍隊總司令的職權、任命獲立法機構多數信任的政黨領袖為行政首長、按行政首長建議任命政府成員及授勛、出席不同的公眾活動如接待外國政要和探訪弱勢社群等。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在假想中,一旦經過聯邦首席執政官蘇丹的雙重允許,三州府總督可以擴大自身權力對三州府自治事務做出干涉和決定,包括但不限於解散立法機構、自行任命行政首長及政府成、停止或提前選舉等。


赫、里、格三國對比

國名 赫卡忒帝國 里格利亞帝國 格奧吉爾王國
國旗
 
 
 
建國時間 2021年6月10日 2021年6月7日 2022年9月27日
國名變革
  • 瓦琪里亞帝國聯邦(2022年)
  •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2022年)
  • 赫卡忒帝國(2022年)
  • 斯托爾德聯邦帝國(2021年)
  • 南斯托爾聯邦帝國(2021年)
  • 南斯托爾聯邦共和國(2021年)
  • 薩爾尼亞聯邦共和國(2021年)
  • 薩爾尼亞共和國(2021年)
  • 薩爾尼亞民主共和國(2021年)
  • 里格利亞共和國(2022年)
  • 里格利亞帝國(2022年)
  • 康斯坦察共和國(2022-2023年)
  • 康斯坦察與奧瓦克尼亞聯邦(2023年)
  • 格奧吉爾共和國(2023年)
  • 格奧吉爾王國(2023年)
現任統治者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 貴族民主制 單一制二元制君主立憲
人口總數 37人(2022年) 20人(2022年) 25人(2023年)

國際反映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由於「三州府」一詞被認為帶有濃厚殖民主義思想,聯合帝國境內反殖民人士普遍對國家被稱作「三州府」感到反感,當中亦包括政界人士,尤其是被認為帶有里格利亞民族主義政治色彩的帝國前進黨主席李柏均以及帝國議會議長李育誠

衍生事件

聯合帝國對華江斯坦之抗議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政府曾於2024年2月10日透過駐華江斯坦大使對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李聖亞編寫本條目之行為發出抗議:

「基於今日貴國首席執政官於微國百科中對「三州府」條目之編輯內容,我國在此嚴正抗議貴國所謂之「於非正式場合稱呼我國為『三州府』」之行為,並要求貴國政府不應以三州府代稱我國,非正式場合亦同。」

在接獲抗議後,華江斯坦君憲國做出聲明:

華江斯坦政府聲明,華江斯坦政府從未在任何正式場合上使用可被解讀出殖民主義思想的「三州府」一詞稱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相關的名詞僅被使用在民間或非正式場合,自無所謂「在正式場合稱呼赫里聯合帝國為三州府」一說。對於場合的分界,我國政府有十分清晰的認知,自然不會在涉外正式場合使用此詞句,而相關「三州府」以及其他衍生的政治名詞,相信也是使用在非官方非正式場合居多。

針對今日聯合帝國政府來函要求我國不應在非正式場合使用相關詞語,依《欽定華江斯坦君憲國聯邦憲法》第十一條規定,我國人民有言論自由之權力,我國人民在非正式場合、非官方場合的情況下有權發表自由評論;且首席執政官並無以相關身份進行百科更新,百科全書乃所有人皆可更新之載體,是故赫里聯合帝國對我國政府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我國政府不會對此不合理要求作出進一步或其他回應。」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