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聯合王國」:修訂間差異

出自微國家百科
imported>Vodka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G0414
無編輯摘要
第85行: 第85行:


=== 復國初期 ===
=== 復國初期 ===
清和於清和曆七年五月二日宣布復國,並由沃德維順王國皇室繼承。在復國後獲得廣泛的承認,並且大部分邦交國繼承外交關係,惟[[大龍皇朝]]先以「茲事體大」為由,後以「無甚往來」為由斷交,是少數特例
清和於清和曆七年五月二日(2022年8月15日)宣布復國,並由沃德維順王國皇室繼承。


在前面的預備期之中清和參與[[樺林-竿蓁協約組織]]的建構與規劃。
在前面的預備期之中清和參與[[樺林-竿蓁協約組織]]的建構與規劃。
==地理==
===地形===
清和主要分布在關渡平原、大屯火山群、臺北盆地、林口台地、台中盆地、大肚台地、彰化平原、華南丘陵、九龍半島、上町台地等主要地形區。
===氣候===
{| class="wikitable"
|+
|地區
|歷史最高溫
(單位:°C)
|年均高溫
(單位:°C)
|最暖月均溫
(單位:°C)
|年均溫
(單位:°C)
|最冷月均溫
(單位:°C)
|年均低溫
(單位:°C)
|歷史最低溫
(單位:°C)
|年降水量
(單位:mm)
|年均相對溼度
(單位:%)
|-
|北、西清和
|38.8
|26.2
|29.0
|22.4
|15.4
|19.4
|2.3
|2072.7
|78.8
|-
|安煌
中、南清和
宮都與近畿
|39.7
|27.3
|30.1
|23.5
|16.6
|20.8
| -0.2
|2368.5
|74.8
|-
|沃德維順
|39.9
|28.5
|28.9
|23.7
|17.0
|20.3
| -1.0
|1762.8
|74.5
|-
|香江
|36.8
|27.2
|28.6
|23.3
|2.2
|20.7
|2.2
|2398.4
|無資料
|-
|玉造
|39.1
|21.3
|27.7
|17.1
|6.2
|13.6
| -7.5
|1338.3
|63.0
|-
| colspan="1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香港天文台、日本氣象廳
|}
== 行政區劃 ==
[[檔案:UKQMAP.png|置中|縮圖|925x925像素|清和聯合王國欽定國家疆域圖[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mid=1GRTkUw_HhNTg-RbmJsAZX-UDqDB5dbY&ll=28.64621020561075%2C124.79968625000001&z=6]]]
=== 自治國 ===
{| class="wikitable"
!名稱
!首府
!元首
!政治首腦
!政府制度
!人口數
!市級行政區數量
!一般行政區數量
!聯邦會議席次
!代表色
|-
|北清和
|竿蓁特別市
|舜和
|舜和
|總理制
|14
|3
|8
|3
|橘色
|-
|南清和
|興昌特別市
|恕聰王
|恕聰王
|半總統制
|8
|1
|4
|2
|靛色
|-
|沃德維順
|光日特別市
|王昇陽
|王昇陽
|單一首長制
|11
|2
|4
|2
|青色
|-
|安煌
|棘環特別市
|林昀安
|林昀庭
|議會制
|3
|1
|3
|2
|粉紅色
|}
=== 郡、屬地與皇室直隸區 ===
{| class="wikitable"
!類型
!名稱
!首府
!郡王/政治首腦
!人口數
!市級行政區數量
!一般行政區數量
!聯邦會議席次
!代表色
|-
| rowspan="2" |皇室直隸區
|宮都直隸區
|無
| rowspan="2" |王昇陽
|1
|1
|0
| rowspan="6" |1
| rowspan="2" |金色
|-
|近畿直隸區
|無
|0
|1
|0
|-
| rowspan="2" |皇室屬地
|興東屬地
|無
|
|3
|0
|1
| rowspan="2" |洋紅色
|-
|清屬後山
|無
|
|0
|0
|1
|-
| rowspan="3" |郡
|中清和郡
|安和自治市
|
|5
|1
|4
|棕色
|-
|西清和郡
|湳雅自治市
|恕悠王
|7
|1
|4
|墨綠色
|-
|香江郡
|碧堤自治市
|
|9
|1
|3
| rowspan="3" |1
|藍灰色
|-
| rowspan="2" |海外屬地
|玉造屬地
|無
|
|3
|0
|1
| rowspan="2" |淺藍色
|-
|樟深屬地
|無
|
|3
|0
|1
|}
== 政府制度 ==
[[Category:國家列表]]
[[Category:國家列表]]

於 2022年8月24日 (三) 02:36 的修訂

清和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Qinghe
清和聯合王國國旗
國旗
清和聯合王國國徽
國徽
位置 東亞
首都 宮都直隸區(法律上,皇宮所在地)、竿蓁特別市 (行政上)
官方語言 現代標準漢語、英語、粵語、閩南語
族群 漢族(以閩南裔、客家裔為主)
宗教 以佛教、道教為最大宗信仰
政府 君主立憲制、半邦聯制清和制
• 國王
王昇陽
舜和
暫無
舜和
舜和
暫無
暫無
恕悠王
林昀庭
林昀安
成立

建國:2016年11月28日

復國:2022年8月15日

清和聯合王國(英文:United Kingdom of Qinghe),簡稱清和,是一個施行清和制的聯合王國,位處於東亞的台灣、香港、廣東、日本。

清和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朔至2015年9月27日成立的政權,當時以娛樂為核心。清和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建國為單一制聯邦共和國,雖稱之為國家,但事實上其結構與法制尚不成熟,直至2017年的南擴(沃德維順地區)、東擴(安煌地區)和憲政改革才有了新的風貌。2018年,安煌、沃德維順退出聯邦。2020年12月清和併入東亞前衛主義共和國(東亞聯邦共和國),隔年11月沃德維順王國改以君主立憲制復國。

國名

「清和」二字出自於〈萬葉集.卷一.幸于吉野宮之時柿本朝臣人麻呂作歌〉「國者思毛 澤二雖有 山川之 清河内跡 御心乎 吉野乃國之」一句,其義為「天下諸國國 國數雖多不勝數 然有殊勝者 山川水清河內谷 御心寄情兮 御吉野兮吉野國」。

而為呼應國家和平之理念且常有筆誤,故將「河」字改為「和」字。

歷史

凱德政權

2016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 Wang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民主共和國時期

同年11月26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聯邦共和國時期

2017年,清和的疆域於二月南擴至沃德維順地區(彰化),於五月東擴至安煌地區(北投、內湖)。

同年夏天,由於擴張,造成人口結構較民主共和國時期複雜許多,故當時的執政黨民主黨推動「雙七改革」,廢止單一制,施行聯邦制,並完善立法、司法體系,新憲於8月11日通過。然而當時最大的在野黨人民黨對於該憲法抱持強烈的反對意見,公民投票結果壓倒性通過(83%同意),致使該黨於8月13日自行宣告獨立,成立清和人民共和國,經過多次的談判,該國於9月21日正式解散。

2018年,安煌、沃德維順領導人分別於五月、十月因生活、學業因素退出清和,同年10月15日正式宣告結束聯邦共和國時期。

專制時期

2018年10月15日,為使國家保持最低限度運作,全民公投廢止憲法。雖為專制但人民仍具有完整的自由權。

東亞時期

2020年11月,清和末任領導人舜和宣布加入人口僅有五人的東亞聯邦共和國,該舉造成東亞獲得翻倍的公民數量,但在其之前有四十餘名公民因不滿舜和之舉動而退出清和。

以大清和共和區為中心的東亞社會民主黨持續保持著全國與共和區內第一大黨的地位。

沃德維順獨立

沃德維順領導人王昇陽因學業因素趨緩而得以恢復微國家之運作,自八月起籌備獨立建國,於11月27日(清和獨立的前一天)宣布建國。

原本欲施行內閣制君主立憲,但由於網路攻擊與微國家局勢動盪等因素,決定更改為二元制君主立憲。

在這段時期內,沃德維順在台灣微國家領域上充分發展,和里格利亞、圖洛維亞、華江斯坦、他他瑰四國並稱為當時的微國五隼之中。

此外亦加入了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港台微型國家共榮圈明德合作聯盟八國公約組織烏德塔協約組織等國際組織。

復國初期

清和於清和曆七年五月二日(2022年8月15日)宣布復國,並由沃德維順王國皇室繼承。

在前面的預備期之中清和參與樺林-竿蓁協約組織的建構與規劃。

地理

地形

清和主要分布在關渡平原、大屯火山群、臺北盆地、林口台地、台中盆地、大肚台地、彰化平原、華南丘陵、九龍半島、上町台地等主要地形區。

氣候

地區 歷史最高溫

(單位:°C)

年均高溫

(單位:°C)

最暖月均溫

(單位:°C)

年均溫

(單位:°C)

最冷月均溫

(單位:°C)

年均低溫

(單位:°C)

歷史最低溫

(單位:°C)

年降水量

(單位:mm)

年均相對溼度

(單位:%)

北、西清和 38.8 26.2 29.0 22.4 15.4 19.4 2.3 2072.7 78.8
安煌

中、南清和 宮都與近畿

39.7 27.3 30.1 23.5 16.6 20.8 -0.2 2368.5 74.8
沃德維順 39.9 28.5 28.9 23.7 17.0 20.3 -1.0 1762.8 74.5
香江 36.8 27.2 28.6 23.3 2.2 20.7 2.2 2398.4 無資料
玉造 39.1 21.3 27.7 17.1 6.2 13.6 -7.5 1338.3 63.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香港天文台、日本氣象廳

行政區劃

清和聯合王國欽定國家疆域圖[1]

自治國

名稱 首府 元首 政治首腦 政府制度 人口數 市級行政區數量 一般行政區數量 聯邦會議席次 代表色
北清和 竿蓁特別市 舜和 舜和 總理制 14 3 8 3 橘色
南清和 興昌特別市 恕聰王 恕聰王 半總統制 8 1 4 2 靛色
沃德維順 光日特別市 王昇陽 王昇陽 單一首長制 11 2 4 2 青色
安煌 棘環特別市 林昀安 林昀庭 議會制 3 1 3 2 粉紅色

郡、屬地與皇室直隸區

類型 名稱 首府 郡王/政治首腦 人口數 市級行政區數量 一般行政區數量 聯邦會議席次 代表色
皇室直隸區 宮都直隸區 王昇陽 1 1 0 1 金色
近畿直隸區 0 1 0
皇室屬地 興東屬地 3 0 1 洋紅色
清屬後山 0 0 1
中清和郡 安和自治市 5 1 4 棕色
西清和郡 湳雅自治市 恕悠王 7 1 4 墨綠色
香江郡 碧堤自治市 9 1 3 1 藍灰色
海外屬地 玉造屬地 3 0 1 淺藍色
樟深屬地 3 0 1

政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