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族」:修訂間差異

出自微國家百科
imported>Walden Ng
imported>Walden Ng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平安族'''(英語:Pofures) 又稱信立族,眾聯國少數民族之一及原生民族。在平安96年至101年間曾為眾聯國人口最多的主體民族,自[[十月風波]]爆發後,平安族人口劇降,最後於在平安104年被漢族取代其主體民族的地位。雖然現時平安族的人口有輕微上升,但全世界內只有眾聯國皇室擁有平安族血統,在民間的平安族已理論上滅絕。
{{Infobox settlement|name=平安族|other_name=Pofurcian|subdivision_type=分佈地區|subdivision_name={{Flag|華夏}}</br>{{Flag|大清和聯合帝國}}</br>{{Flag|紐新}}</br>{{Flag|大清和聯合帝國}}</br>{{Flag|靖康}}|established_title=|established_date=|established_title1=|established_date1=|blank_name=語言|blank_info=粵語</br>信立語|settlement_type= {{Flag|華夏}}[[平安族|平安民族]]|image_map=|image_flag=|image_seal=[[檔案:Uee.png|135px]]|established_title2=|established_date2=}}'''平安族'''(英語:Pofures) 又稱信立族,眾聯國少數民族之一及原生民族。在平安96年至101年間曾為眾聯國人口最多的主體民族,自[[十月風波]]爆發後,平安族人口劇降,最後於在平安104年被漢族取代其主體民族的地位。雖然現時平安族的人口有輕微上升,但全世界內只有眾聯國皇室擁有平安族血統,在民間的平安族已理論上滅絕。


==歷史==
==歷史==
第9行: 第9行:
====少數民族時期====
====少數民族時期====
101年10月1日,十月風波爆發,平安族人口急劇下降。103年隨着當時聯邦政府推行歸籍政策,其他族裔人口大幅上升,進一步打擊平安族在眾聯國的地位。聯邦政府在104年初公佈的人口普查,平安族的人口只剩下皇室成員,在民間已理論上滅絕。
101年10月1日,十月風波爆發,平安族人口急劇下降。103年隨着當時聯邦政府推行歸籍政策,其他族裔人口大幅上升,進一步打擊平安族在眾聯國的地位。聯邦政府在104年初公佈的人口普查,平安族的人口只剩下皇室成員,在民間已理論上滅絕。
== 平安族分支 ==
=== [[冷安氏]] ===
=== 東風氏 ===
=== 寶綿氏 ===


== 平安族文化 ==
== 平安族文化 ==

於 2023年8月9日 (三) 16:18 的修訂

平安族
Pofurcian
 眾聯國平安民族

圖章
分佈地區  眾聯國
 大清和聯合帝國
 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
 大清和聯合帝國
 靖康民主共和國
語言 粵語
信立語

平安族(英語:Pofures) 又稱信立族,眾聯國少數民族之一及原生民族。在平安96年至101年間曾為眾聯國人口最多的主體民族,自十月風波爆發後,平安族人口劇降,最後於在平安104年被漢族取代其主體民族的地位。雖然現時平安族的人口有輕微上升,但全世界內只有眾聯國皇室擁有平安族血統,在民間的平安族已理論上滅絕。

歷史

主體民族時期

在可考的歷史範圍內,平安族誕生於平安87年,當時只有冷安氏(部族之一)。後來,隨着平安族人口上升,漸漸有更多的部族形成,最終形成了三大部族(冷安氏、東風氏、寶綿氏)

平安96年,冷安氏統一平安三族,正式建立吳國,開啟眾聯國歷史的序幕。在此之後,平安族一直處於眾聯國的主體民族,直至101年末。

少數民族時期

101年10月1日,十月風波爆發,平安族人口急劇下降。103年隨着當時聯邦政府推行歸籍政策,其他族裔人口大幅上升,進一步打擊平安族在眾聯國的地位。聯邦政府在104年初公佈的人口普查,平安族的人口只剩下皇室成員,在民間已理論上滅絕。

平安族分支

冷安氏

東風氏

寶綿氏

平安族文化

建築

壇君府
世界最大的禮文建築-禮文大教堂

禮文式建築是平安族最為著名的建築風格,禮文式建築多以紅磚築成,然後以黑橡木封頂。禮文式建築起源於翁聯初期在西北部的禮文村,隨着後來翁聯的殖民擴張,禮文式建築亦逐漸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禮文式建築與星和式建築被並列為眾聯國兩大特色建築風格。

禮文村村景

歷法

參見正曆平安紀年

宗教

平安族以基督新教為主流的宗教信仰。

平安族人

皇室

民間

  • 啟程伯爵,眾聯國前首相
  • 那正,翁聯前總統、華夏民國副總統
  • 李伊善,華夏民國和解及法律程序執行團(和法團)主席、華夏民國國會主席
  • 胡呈,華夏民國復興軍總司令
  • 黃利亨,司法事務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