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帝國

出自微國家百科
於 2023年3月11日 (六) 23:39 由 imported>ChiEmpire 所做的修訂
【大齊帝國】
Great Chi Empire
國旗
國徽
格言:榮耀與智慧【𝐆𝐥𝐨𝐫𝐲 𝐚𝐧𝐝 𝐖𝐢𝐬𝐝𝐨𝐦】
首都 無上皇都
官方語言 國語
粵語
英語
族群 漢族-91.7%
其他-8.3%
宗教 無宗教限制
政府 單一制
議會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 皇帝
奧爾德一世
• 總理大臣
班森
• 財政顧問
何正
• 天文台台長
安迪
立法機構 大齊帝國議會
人口
• 皇憲元年普查
13人
貨幣 齊元
日期格式 yyyy-mm-dd
yyyy年m月d日
大齊帝國年號m月d日
dd-mm-yyyy
mm-dd-yyyy
• 曆法
公曆
農曆
道路通行方向 靠左行駛
電話區號 +852
互聯網頂站域 .ce
【大齊帝國】 的位置

大齊帝國(英語:Great Chi Empire),國際上通稱大齊,是成立於香港的私人國家。實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在通過立憲的前提下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部分權力。在這種制度下,皇帝為大齊帝國的國家元首,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國家權力。政府首腦為總理大臣,或者民間普遍稱為首相,負責依照憲法領導內閣並作出施政。

神佑三年(2022年)九月十七日,大齊帝國皇帝同時即位為華夏眾聯國信立世皇,是為奧爾德一世,這在某程度使得兩國成為了實際上的共主邦聯。

國名

帝國正式國號為「大齊」,但其英語拼法「Great Chi Empire」卻並非官方語言中的粵語拼音或國語拼音,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Chi」比起「Qi」更方便英語使用者發音。其次,「Chi」亦正好是「China」一詞的頭三個字母,說明了國家的文化來源。

地理

大齊帝國地理環境優越,東臨大海,東西距離長而南北距離短。大齊帝國國內的氣候多樣,但人口聚集地以溫帶和副熱帶氣候為主,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四季生活型態。各地方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高山氣候區三個自然區。在東部季風區,冬季有寒冷且乾燥的北風自高緯度地區吹襲、而夏季有溫暖潮濕的南風從低緯度沿海地區吹襲。大齊帝國土地資源總量大,其中平原佔去了絕大部分的面積,而草地多數分布在內陸高原和山區;同時耕地與林地比例較小,當中耕地集中東部平原和盆地地區、林地集中東北和西南部偏遠山區,至於沙漠和荒漠則占總面積約2%。同時國內亦有不少著名地標景點,其中包括了十二個以黃道十二星座命令的天然景觀,分別為白羊崗、金牛嶺、雙子峰、巨蟹湖、獅子岩、天秤山、天蠍崖、射手角、魔羯潭、水瓶洞以及雙魚河。

政治制度與法律

皇帝

大齊帝國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即作為國家最高元首的皇帝保留了包括行政、立法及司法在內的政治實權。根據帝國憲法《齊律》,皇帝擁有全部政權,是大齊帝國權力中心和最高實際統治者,不受任何宗教、經濟或選舉的制衡和約束。大齊帝國的政府須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行政

大齊帝國實行典型的內閣制,以總理大臣,或稱首相為政府首腦,負責主導政府日常行政。首相的產生辦法為議會最大黨黨魁兼任,其每屆任期與議會相同。根據憲法規定,皇帝不能拒絕任命首相及其內閣成員。

立法

大齊帝國議會採用一院制,為大齊帝國的立法機關。議會每屆任期為四年,無連任限制。大齊帝國雖為議會制,但帝國憲法《齊律》作為君主意志的反映是最重要的法律來源,因此所有其他的法律都源於憲法,包括皇帝的詔令在內任何法律都不得與憲法相牴觸。基於憲法的最高性,如果議會通過了與憲法相衝突的法律,帝國最高法院有權判定該法律違憲並宣告該法無效。

司法

帝國司法採取大陸法系,全國法院均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員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受法律的保障而不會被追究。

行政區劃

大齊帝國採取單一制,行政區劃主要分為州、郡、縣、市四級。帝國全境的各行政分區皆直屬於由首相主導的中央內閣政府之下。因此,內閣政府在全國的事務上有著最大的話語權。

外交

帝國自成立以外一直積極發展對外關係,第一個邦交國為位於加拿大的亞利加帝國(英語:Aerican Empire),其後則逐漸將重心放回華語系的微國之間,並加入了不少國際組織,包括港臺微國家共同體八國公約等。其中於八國公約中更加作為創始成員國之一,擔任了理事國的職務。

軍事

大齊帝國皇家軍隊(英語:The Imperial Armed Forces of Great Chi Empire)分為海陸空軍,直屬於大齊帝國樞密院國防部,由皇帝直接指揮。軍隊進行曲為皇家進行曲(原曲:ケロッ!とマーチ)。

大齊帝國軍徽

大齊帝國皇家軍隊軍階如下:

軍階 肩章 備註
大元帥 (英語:Marshal)
上將 (英語:General)
中將 (英語:Lieutenant General)
少將 (英語:Major General)
准將 (英語:Brigadier General)
上校 (英語:Colonel)
中校 (英語:Lieutenant Colonel)
少校 (英語:Major)
上尉 (英語:Captain)
中尉 (英語:Lieutenant)
少尉 (英語:Second Lieutenant)
上士 (英語:Sergeant First Class)
中士 (英語:Sergeant)
下士 (英語:Corporal)
上等兵 (英語:Private First Class))
一等兵 (英語:Private E1)
二等兵 (英語:Private E2)
新兵 (英語:Private)

文化

雖然大齊帝國的部分制度中有着明顯的中華特色,包括由皇帝詔令主導運作的政府,皇帝與政府官員在重大典禮或儀式中穿著的傳統漢服等。但除此之外帝國整體的文化色彩卻更加傾向於西方世界,就譬如國內最為常見的古典建築,以及包括國徽設計在內的各式美學概念。這方面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歐洲大陸所影響,特別是英、法兩國。

建築

無上皇都內之巴洛克風格的格蘭迪斯皇宮。

大齊帝國的建築特色深受巴洛克風格盛行時期的法國所影響,這取決於皇帝奧爾德一世與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一樣同為巴洛克的愛好者,嚮往藉由莊嚴奢華的建築物以彰顯自身的國力和權力。就以首都的格蘭迪斯皇宮為例,其原型便是參考自法國的凡爾賽宮。

街道命名

在帝國首都無上皇都內,除了皇帝大道與皇后大道外,普遍的街道名稱均以希臘或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命名。

媒體

大齊帝國的媒體可以自由刊登或出版報道,政府歡迎並鼓勵任何人士成立新聞媒體,目前國內知名媒體為《皇室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