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然聯邦共和國
此章節需要擴充。 |
拜然聯邦共和國 | |
---|---|
Federal Republic of Baijania | |
格言:共和-聯邦-自由 | |
國歌:獨立而自由,拜然聯邦共和國 | |
首都 | 基金會市 |
最大城市 | 東巒州 |
官方語言 | 中華民國國語 |
認可的國家語言 | 中華民國國語、英語 |
族群 | 漢族 (閩南人為多數)、爪哇族 |
政府 | 聯邦制 總統制 共和國 |
• 總統 | 白庭瑋 |
成立 | |
• 首個基金會政權 | 2015年5月23日 |
• 聯邦政府建政 | 2018年6月23日 |
• 一九憲法通過 | 2019年1月19日 |
• 二一憲法通過 | 2021年8月13日 |
• 暫時停運 | 2021年9月28日 |
• 宣布重啟 | 2022年6月23日 |
人口 | |
• 2019年普查 | 59 |
貨幣 | 新臺幣 (通用)(NT$) |
電話區號 | +886 |
網站 總統官方門戶網站 | |
|
拜然聯邦共和國,簡稱拜然尼亞、拜然或拜聯[1]。是個位於東亞臺灣島北部的微型國家。
拜然尼亞與中華民國臺灣基隆市暖暖區接壤;拜然聯邦共和國成立於2018年6月23日,繼承了庭瑋蘭聯邦共和國和老拜然聯邦。
國名由來
相傳拜然尼亞之名稱來源於俄語「火炬」(俄語:факел),並經由若干口音演變而來;或有一說是拜然尼亞所在之地附近居民以「白」姓氏為大宗,因而得名;該專有名詞從2018年開始頻繁使用。
拜然尼亞地區的舊稱「大庭瑋蘭」因政治因素和禁止個人崇拜政策而被廢棄。
歷史
早期
2015年5月23日,白庭瑋和鄭宇傑在臺灣島北部的基隆暖暖地區成立「基金會」政權,其中包括今拜然尼亞前身「白氏基金會」。同年6月23日,白氏基金會改制為國家政權,並於一天後更名為「鄭聯會」。此為「第一共和國時期」。
2016年9月20日,白庭瑋另立「新白氏基金會」,並宣稱為鄭聯會的繼承者。同日鄭聯會改組為「鄭聯國」。而今拜然尼亞北部邊境、由何元介領導的「海峽兩岸大基會」併入新白氏基金會,重組為何斯敦自治區(今東勢溪州)。2016年11月20日,新白氏基金會更名為庭瑋共和國。
在第一共和國時期,國家共和黨(今國家自由黨)成立,為拜然尼亞歷史上首個政治團體。
嘗試建立國家聯盟
2017年3月,鄭聯國首次與庭瑋共和國進行官方交流,為國家聯盟的成立作出貢獻,而這一時期被稱為「庭鄭邦聯時期」。雖稱「聯盟」,但兩個政治實體實際上各自獨立運作;領導層對聯盟的權力劃分不清,以致經常產生內部衝突。
同年5月18日,聯盟解體,因解體產生的權力真空,原屬於庭瑋共和國的部分領土被割讓給實力更強的鄭聯國。庭瑋共和國國內的左派團體也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史稱「三日政權」;5月22日,國家共和黨與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談判,後改組為「庭瑋民主獨立國」,又稱「第二共和國時期」。
收復失地運動
第二共和國成立後,憑藉地緣優勢及鄭聯國政要減少對於微國事務的關注,最終吞併鄭聯國。
2017年10月1日,第二共和國西南地區經中央政府同意舉行公投,並宣布成立克孜勒-土瓦共和國,雙方組建聯邦政府。此為歷史上聯邦制的再次嘗試。10月2日,蒙古兀魯斯共和國成立;10月20日,奧拉伯共和國成立;同日,第二共和國改國號為「庭瑋聯邦共和國」,即「第一聯邦」。10月21日,奧拉伯共和國更名為伊吉普特共和國。
在此期間,「自治共和國」首次以行政區域和聯邦主權實體的形式出現。
二次崩潰與老拜然聯邦
2018年4月,第一聯邦將三個自治共和國逐出聯邦政府,聯邦解體,庭瑋聯邦共和國僅餘本部地區。5月8日,庭瑋聯邦共和國改國號為拜然聯邦,稱為「第二聯邦」或「老拜然聯邦」。這是該地區歷史上第一次不使用領導人名字作為國家名稱,也是第一次出現「拜然尼亞」一詞。
2018年6月23日,老拜然聯邦改組為拜然聯邦共和國,拜然尼亞政府亦將該日定為拜然尼亞獨立日。
首次接觸外部主權實體
2018年10月上旬,新韓康共和國政府派代表與白庭瑋交換外部資訊。這是首次接觸拜然尼亞地區以外的微型國家政權。10月11日,特維斯共和國與拜然聯邦共和國正式建交,成為第一個與拜然尼亞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微型國家。同日,聯邦政府正式啟動「復興政府計畫」,以建立對外平臺、門戶網站、民主化為首要目標。
10月12日,克里斯蘭共和國與拜然尼亞建立外交關係。2018年10月28日,聯邦總統白庭瑋參加中寧民國國慶,與中寧開國元勳國權、克里斯蘭共和國總理林京右、史東共和國總統高旭志簽署《逸仙條約》。
2018年11月,拜然尼亞政府致電微國際組織微型國家聯盟及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確立拜然尼亞中立國地位。
2018年底,因新韓康共和國政府無端建立傀儡政權,並在臉書公布《我國對拜然政策》,其中暗指拜然尼亞具攻擊新韓康肯林地區之意圖,對此白庭瑋表示強烈反對。拜然尼亞聯合逸仙條約成員國對新韓康實施制裁,新韓康政府最終倒臺。
持續發展
2019年1月,地區名稱正式定為「拜然尼亞」,傳統名稱「大庭瑋蘭」被拜然尼亞政府禁止使用。
這一年,拜然尼亞與多個微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於3月10日參加由克里斯蘭的林京右在新竹東門城主辦之【迷你烏托邦:存在於臺灣的私人國家文化】交流活動,並於7月底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2019年1月,舉行了首屆聯邦總統、國會(立法院)選舉,該選舉為拜然尼亞首個大型選舉活動,該選舉亦讓拜然尼亞一九憲法獲得通過。最終白庭瑋獲得多數選票,於2月11日開始一九憲法後的首個總統任期。
6月,白庭瑋逕行調停中山民國與中正民國之雙中事件失敗,宣布撤除拜然尼亞之中立地位。7月,獲准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成為觀察員國。
8月15日,蒙古兀魯斯共和國宣布加入拜然尼亞,至此為期一年4個月的統一運動宣告結束,拜然尼亞收復所有歷史宣稱領土。該年,公佈身份證樣式,並確立人口普查政策。
2019年底,因國內民眾準備大學入學考試,拜然尼亞政府暫停職能至2020年1月21日。
疫情下的拜然尼亞
2020年1月,新冠病毒(COVID-19)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但拜然尼亞仍舉行了新屆聯邦總統和立法院議席選舉,最終由「祖國之光」黨的林承翰當選總統。
2月上旬,國會上院「人民代表大會參議院」凍結職能,職責由立法院代替。23日,拜然尼亞獲准加入微型國家聯盟。2月25日,林承翰正式就職拜然尼亞總統;林承翰擔任聯邦總統期間,拜然尼亞的宗教信仰和性別平等得到顯著改善。
3月,為應對疫情,拜然尼亞成立了疫情資訊集合中心。
5月,拜然尼亞政府公布前總理艾瑞克謝的政變意圖,並將其驅逐出境、剝奪榮譽稱號及頭銜。
6月,宣布修改一九憲法,後於2021年7月取消修憲計畫,改為制定新憲。
由於大部分人口將在2020年6月升上大學,因此聯邦政府緊急進行政府職能線上化,並在畢業前夕完成了計劃。
2021年:發生巨變的一年
2021年1月11日,位於新加坡之微型國家阿爾卡尼亞公國涉嫌抄襲拜然尼亞總統官方門戶網站,內容幾乎照搬拜然尼亞總統官網原有內容,是為「阿爾卡尼亞首次抄襲事件」。雖然阿方再隨後撤除爭議頁面,然在此次事件說詞反覆,已在微國圈失信。
1月15日,聯邦政府再次舉行聯邦總統與立法院席次的大選,這也是拜然尼亞所有公民首次在線上投票的選舉,「祖國之光」黨的白庭瑋勝選總統。
2月5日,順康事件爆發,順康帝國背後操盤手陳宜昇恐嚇拜然尼亞當選總統白庭瑋,稱將在其老師的協助下對白庭瑋提告,然白氏致電陳氏校方,校方稱無接獲相關情事,或為陳氏單方面不實指控;該事件後來衍伸華夏眾聯國與拜然尼亞交惡,經黃名帝國及靖康民主共和國協調方和平落幕。
2月11日,關閉疫情資訊統整處(疫情資訊集合中心)。15日,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通過《波比王國託管案》,拜然尼亞正式代管波比民主主義人民聯邦王國,開始著手進行託管程序。2月25日,白庭瑋在金門島進行就職,開始總統任期。
3月,宣布申請加入港臺微型國家共榮圈,並於四個月後正式加入。5月18日,獲選為福共體理事國。6月23日,宣布將國慶日改稱為獨立日,並自2015年基金會政權成立開始計算,而非2018年老拜然聯邦建政日。
2021年8月13日,拜然尼亞二一憲法通過,總統白庭瑋宣布國家進入「第三聯邦時期」。26日,因國際局勢動盪,總統白庭瑋宣布波比託管地實施緊急狀態。
9月12日,國號暫時變更為「颱風和小yi先生最愛的敗燃臉幫」,國家元首稱呼改為「敗燃臉幫匪首」,並於一天後恢復為原有國號與稱呼。
9月25日,與羅斯韋爾公國、克里斯蘭以及史東,共同宣告成立區域型國際組織FOURMOSA。
9月26日,因重大機密資料遺失,損失極為嚴重,拜然尼亞政府於9月28日正式宣布暫停運營,只留下總統官網和自有媒體「拜然尼亞24」頻道。在聯邦政府宣布將停止運作後,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相繼紀念拜然尼亞。
2021年10月,白庭瑋嘗試恢復國家運作失敗,其轉而繼續經營拜然尼亞24頻道。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因克里斯蘭之協助,白庭瑋擔任「共和拜然流亡政府」主席,再次領導國家重啟運動。
2022年:沉寂與重新開始
整個2022年的第一季,拜然聯邦共和國繼續停運。
4月至5月,「共和拜然流亡政府」先後發布《國家二次復興若干決議》,宣布國家自由黨和拜然尼亞重啟日期;從5月中旬開始,主席白庭瑋開始在《拜然尼亞24》發表《B24主席若干看法》,評論臺灣地區微型國家發展。
2022年5月23日,國家自由黨恢復運作。6月23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政府正式重啟,白庭瑋繼續擔任總統。他還宣布了第二次國家復興計劃,著重政黨、行政機關恢復及重返國際之相關措施。
2022年7月3日,拜然尼亞加入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30日,獲邀參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大會。
12月,首都基金會市與華江斯坦君憲國首都中央大學城聯邦直轄區締結為姊妹市。
2023年:二次復興有成
2023年1月29日,拜然尼亞代表參加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第三次實體大會。
8月4日,阿爾卡尼亞公國再度抄襲拜然尼亞總統門戶官網,因事件中拜然尼亞方的態度強硬,及阿爾卡尼亞方的說詞反覆、道歉後收回道歉、絲毫不認錯的回應,兩國關係急遽降溫並拉幫結派相互指責,最終阿爾卡尼亞自我毀滅、成立傀儡集團並以領導人自身以健康進行情緒勒索;由於此事件中阿爾卡尼亞單方面向中國大陸地區微國家輸出虛假偏頗訊息,亦讓拜然尼亞總統白庭瑋認識到微國領袖的教育程度,及必須加強該地區之官方聯繫之急迫性。詳見阿爾卡尼亞集團抄襲事件。
8月6日,政府派代表參加第五屆柴可拉夫那聯合協防組織大會;8月19日,政府派代表參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大會,並於該次大會當選新任理事國。21日,就職拜然尼亞努山塔拉蘇丹國蘇丹,號拜然尼亞的穆斯塔法一世。22日,總統白庭瑋宣布廢除12月31日「反傀儡集團勝利紀念日」的官方節日地位,及宣布8月6日為「反恐怖組織勝利紀念日」。
10月13日,拜然尼亞宣布支持華江斯坦,尊重華方外交政策,詳見2023年杜斯格羅桑-華江斯坦外交危機。
2024年
2024年1月上旬,國歌由《我的共和國》改為《獨立而自由,拜然聯邦共和國》,國家格言修改為「共和-聯邦-自由」。同月中旬,因憲法修正,努山塔拉恢復共和制,總統白庭瑋辭任努山塔拉蘇丹;拜然尼亞先後宣布退出柴可拉夫那聯合協防條約組織及逸仙條約組織。
政府與政治
政治制度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半總統制共和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為部長理事大會會長、國會稱立法院、司法機構則為法院。在2021年8月通過新憲法後直至於2021年9月停運前,拜然尼亞改為總統制[2],行政權重歸總統,部長理事大會改為部長理事會,並廢除會長一職;國會(國家議會,Gosduma)和司法機構(國家司法院)權力重新劃分。
正式的說,拜然聯邦共和國於微國家範疇內,是具主權、治權、民主、法治之共和國。現行憲法於2021年8月通過,是一套符合微國家運作的憲法。
2022年6月政府重啟後,白庭瑋再度於微國圈活動,拜然尼亞開始實行強人政治。總統獲得了多數權力並凍結了部分行政機構、國會和司法機構的運作(儘管這些機構名義上仍然在憲法中)。
政治改革
現任總統白庭瑋擁有巨大權力。而由於憲法對於首任總統的任期限制較為寬鬆,且白氏是現行憲法下的第一任總統,因此其任期不受限制。
白庭瑋在國家重啟後意識到微國制度不同於當今的主權國家,因此其進行改革,減少繁瑣龐大的國家機器制度。當前的拜然尼亞,官定意識形態為《B24主席若干看法》。
拜然尼亞總統列表
序號 | 肖像 | 姓名 | 任期 | 政黨 | 選舉 | ||
---|---|---|---|---|---|---|---|
拜然聯邦共和國聯邦總統 | |||||||
1 | ![]() |
白庭瑋 | 2018年6月23日 | 2020年2月25日 | 國家自由黨 無黨籍 |
— 2019 | |
1年247天 | |||||||
2 | ![]() |
林承翰 | 2020年2月26日 | 2021年2月24日 | 國家自由黨 無黨籍 |
2020 | |
364天 | |||||||
3 | ![]() |
白庭瑋 | 2021年2月25日 | 2021年8月13日 | 國家自由黨 無黨籍 |
2021 | |
169天 | |||||||
拜然聯邦共和國總統 | |||||||
(3) | ![]() |
白庭瑋 | 2021年8月13日 | 2021年9月28日[3] | 國家自由黨 | 2021 | |
44天 | |||||||
在此期間,拜然尼亞政府停止運作。 | |||||||
(3) | ![]() |
白庭瑋 | 2022年6月23日 | 現任 | 國家自由黨 | — | |
2年286天 |
拜然尼亞部長理事會會長(總理)列表
序號 | 姓名 | 任期 | 政黨 | 政府組成 | 國會選舉 | 國家元首 (任期) | |||
---|---|---|---|---|---|---|---|---|---|
就任日 | 離任日 | 持續時間 | |||||||
— | 在實施復興政府計畫之前,政府實際上是由總統白庭瑋領導的。 | — | 白庭瑋 (2018–2020) | ||||||
1 | 謝睿祺 | 2018年10月1日 | 2019年2月24日 | 207天 | 右翼政黨聯盟 | 謝睿祺第一次內閣 | |||
2019年2月25日 | 2019年4月26日 | ||||||||
謝睿祺第二次內閣 | 2019 | ||||||||
2 | 許允睿 | 2019年4月27日 | 2019年6月23日 | 57天 | 國家自由黨 | 許允睿內閣 | |||
3 | 謝睿祺 | 2019年6月24日 | 2019年11月9日 | 138天 | 右翼政黨聯盟 | 謝睿祺第三次內閣 | |||
4 | 陳逸鴻 | 2019年11月10日 | 2019年11月21日 | 11天 | 國家自由黨 | 陳逸鴻內閣 | |||
5 | 楊子瑩 | 2019年11月22日 | 2020年5月6日 | 166天 | 國家自由黨 | 楊子瑩第一次內閣 | |||
2020年2月1日 | 2020年2月25日 | ||||||||
2020年2月26日 | 2020年5月6日 | 楊子瑩第二次內閣 | 2020 | 林承翰 (2020–2021) | |||||
6 | 白庭瑋 | 2020年5月6日 | 2020年10月5日 | 284天 | 國家自由黨 | 白庭瑋內閣 | |||
2020年10月5日 | 2021年2月14日 | ||||||||
— | 總統沒有任命特定的人擔任該職位,政府實際上將由各部委共同領導。 | ||||||||
— | 直到8月13日新憲法通過時,政府將繼續由各部共同領導。 此後,部長理事會被實質廢除。 | ||||||||
2021 | 白庭瑋 (2021–) |
選舉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定期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有時則會舉行全民公決,國會亦會通過重要法案。
第一次選舉於2019年1月18日舉行,選舉總統、國會席次及通過全民公決。選舉結果由白庭瑋當選總統,國家共和黨(現國家自由黨)贏得國會多數席位;此次亦通過了關於國家象徵、憲法和領土之公投。總統和國會議員的就職日期在一個月後舉行。
第二次選舉於2020年2月11日舉行,選舉總統和國會。本次選舉首次增加了網絡投票。由於憲法明定禁止總統連任,選舉結果由林承翰當選總統,「祖國之光」黨(現國家自由黨)繼續獲得第一大黨的地位。新任總統和國會議員於2月26日就職。在林承翰擔任總統期間,也是拜然尼亞最接近議會制運作。
第三次選舉於2021年1月11日舉行,同樣是選舉新總統和議會席位。最終,白庭瑋當選總統,「祖國之光」黨繼續獲得第一大黨地位。就職典禮於2月25日舉行。
2021年8月13日,隨著國會通過新憲法草案並經聯邦總統簽署後,白庭瑋的總統(國家元首職稱由「聯邦總統」改為「總統」)任期重新計算。
拜然尼亞於2022年6月重啟後,沒有舉行任何選舉。國會職能被凍結,而政黨獲得保留。
政黨
名稱 | 代號 | 意識形態 | 政治坐標 | 成立 | 備註 | ||
---|---|---|---|---|---|---|---|
![]() |
國家自由黨 | NLP | 社會自由主義 | 大帳篷 | 2016 (國家共和黨) 2019 (拜然青年) 2020 (祖國之光) 2021 (國家自由黨) |
2022年5月23日重新登記。2023年06月01日與國家自由黨左派合併。 | |
![]() |
右翼政黨聯盟 | RPA | 保守主義 傳統主義 國家主義 |
中右翼 至 右翼 | 2019 (謝氏北洋) 2020 (新國民黨拜然分部) 2020 (拜然國民黨) 2021 (右翼政黨聯盟) |
2020年10月05日與台灣民眾黨拜然全民連線合併,稱拜然國民黨;2022年06月23日重組。 | |
![]() |
社會民主黨 | SDP | 社會民主主義 | 中左翼 或 大帳篷 | 2022 (國家自由黨左派) 2023 (社會民主黨) |
歷屆國會政黨席次
政黨 | % | 席次 | |
---|---|---|---|
國家自由黨[5] | 66.67 | 6 | |
右翼政黨聯盟[6] | 33.33 | 3 | |
總計 | 100 | 9 |
政黨 | % | 席次 | |
---|---|---|---|
祖國之光 | 66.67 | 6[8] | |
拜然國民黨 | 33.33 | 3[9] | |
總計 | 100 | 9 |
政黨 | % | 席次 | |
---|---|---|---|
祖國之光 | 69.23 | 9 | |
拜然國民黨[11] | 30.77 | 4 | |
總計 | 100 | 13 |
政黨 | % | 席次 | |
---|---|---|---|
祖國之光[13] | 61.54 | 8 | |
新國民黨拜然分部[14] | 38.46 | 5 | |
總計 | 100 | 13 |
政黨 | % | 席次 | |
---|---|---|---|
國家共和黨 | 100 | 13 | |
總計 | 100 | 13 |
行政區劃
截至2024年1月11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有一個市、四個州、四個共和國[15]。這些行政區是唯一的級別,沒有更詳細的劃分。
市和州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區域,由政府直接管理;自治共和國是為歷史上的特殊少數民族建立,具有自治地位,二依憲法賦予權力,可以通過與中央政府談判或其他法律程序使自治共和國脫離拜然聯邦共和國。
然而,由於微型國家的特殊地位,這些地區都僅為「宣稱」,實際上由中華民國統治。
文化
國家格言
自2018年拜然聯邦共和國政府成立以來,曾先後採用「民主-自由-聯邦共和國」、「民主-自由-聯邦」、「民主-聯邦-自由」作為國家格言。而當前拜然聯邦共和國的國家格言為「共和-聯邦-自由」。
國旗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由三條藍、紅、藍的橫條及一個位於左方的綠色梯形組成。紅條尚有三顆五角黃星、綠色梯形上有一個黑柄火炬,帶有紅色火焰。

歷史上,拜然尼亞地區曾有數面具代表性的旗幟。當前國旗設計於2017年06月提出;2018年11月進行標準化以利印製及網路通行;2019年02月,該設計正式經由全民公決通過,成為官定國旗。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中,藍色代表南北半球;三顆黃色五角星分別指國家格言:民主、聯邦、自由;綠色代表土地;黑柄火炬表示「為了爭取獨立所進行的鬥爭」,或表示拜然尼亞生生不息。
國徽
歷史上,拜然尼亞曾採用許多國徽代表國家;在2018年建政之初,首個被採用的國徽是黃色的雙頭鷹,但因非正式的國徽,故旋即被放棄使用;第二版國徽則是類似於社會主義式的徽章,不過由於國徽缺乏一些紋章學的元素以及與社會主義相關聯,因此在隔年2月的的全民公決由新的國徽替換之;第三版國徽是盾徽,當中有象徵和平的白鴿,且盾徽兩旁有老作為護盾獸,盾徽上下分別是五角金星及綬帶,上書寫了國家格言「民主-聯邦-自由」的英文「Democracy-Federation-Liberty」,俄文版本國徽則是「Демократия-Федерация-Свобода」。
當前國徽於2022年07月30日採用,由時任國家元首白庭瑋設計。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徽為紋章,紋章外圍有拜然尼亞的藍-紅-藍特徵,並書寫了「拜然聯邦共和國」與國家格言「共和-聯邦-自由」。小國徽則是盾徽為主,盾徽的四個象限分別是努山塔拉共和國、印契-駱越共和國、巴賽共和國及泉安共和國,中間的火炬則是象徵拜然尼亞本部。
國歌
在拜然尼亞建政的歷史上,國歌曾四次被批准——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4年。
2018年6月,拜然尼亞的第一首官方正式批准的國歌是《聯邦共和國國歌》,由克斯利·多西布(英語:Axali Doëseb)作曲;2019年1月,另一首國歌《統一和自由》獲得公決通過,由米哈伊爾·霍赫洛夫(英語:Mikhail Khokhlov)作曲,在2019年8月15日兀魯斯地區回歸後,此曲也巧合地作為象徵拜然尼亞統一的歌曲。2020年02月23日,政府正式採用《我的共和國》為國歌,2022年07月16日採用當今歌詞。曲調由巴什基爾音樂家法里特·伊德里索夫(俄語:Фарит Идрисов)所作。
當前的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歌為《獨立而自由,拜然聯邦共和國》,自2024年01月01日正式採用;無法定歌詞。曲調由羅馬尼亞音樂家馬泰·索科爾(羅馬尼亞語:Matei Socor)所作。
國家節日
拜然尼亞有許多法定的國定假日,但一般來說,人們主要慶祝中華民國的法定假日或台灣的民間節日。
這是拜然尼亞的國定假日列表:
日期 | 節日名稱 | 備註 |
---|---|---|
1月1日 | 元旦 | |
2月25日 | 國家象徵日 | 自2019年起 |
5月8日 | 老聯邦獨立日 | |
5月18日 | 國恥日 | 共黨奪取政權之日 |
5月23日 | 第一共和國獨立紀念日 | 第一個基金會政權宣布獨立 |
6月16日 | 政府職能線上化紀念日 | 自2020年起 |
6月23日 | 國慶日暨國家二次復興紀念日 | 自2022年起 |
8月6日 | 反恐怖組織勝利紀念日 | 自2023年起,紀念拜然尼亞及其盟友戰勝阿爾卡尼亞集團。詳見阿爾卡尼亞集團抄襲事件。 |
8月13日 | 憲法日 | 自2021年起 |
8月15日 | 國家統一紀念日 | 自2019年起,紀念兀魯斯地區回歸 |
9月26日 至 9月28日 | 國恥日 | 自2021年起,政府停運日 |
10月10日 | 中華民國國慶日 | |
10月11日 | 復興計畫實施紀念日 | 自2018年起 |
外部連結
參見
- ↑ 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1條第3項:國名「拜然聯邦共和國」及「拜然尼亞」、「拜然」、「拜聯」意義相同。
- ↑ 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為實行總統制之聯邦制國家。
- ↑ 在2021年9月26日宣布辭職。
- ↑ 二一憲法下第一屆國家議會
- ↑ 初期稱祖國之光。
- ↑ 初期稱拜然國民黨。
- ↑ 一九憲法下第三屆立法院
- ↑ 在席次精簡化之前,該黨擁有13個議席中的9個。
- ↑ 在席次精簡化之前,該黨擁有13個議席中的4個。
- ↑ 一九憲法下第二屆立法院
- ↑ 初名新國民黨拜然分部,有兩個席位。後來與同樣有兩個席位的台灣民眾黨拜然全民連線合併。
- ↑ 一九憲法下第一屆立法院
- ↑ 原名國家共和黨,後更名為拜然青年。
- ↑ 初名謝氏北洋。
- ↑ 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5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由州、共和國及市之聯邦主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