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guolaia思想
Niguolaia思想,是卡特蘭民主共和國領導人Niguolaia一系列政治思想的概括,主要內容包括共產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國際主義、托洛茨基主義、華江斯坦主義等一系列的思想。
詞源
起源於卡共一大後一些黨員對於Niguolaia政治思想的稱呼。2024年被正式確立為卡國共產黨官方意識形態。
內容
鬥爭思想
Niguolaia指出,人民欲要推翻暴政,建立一個沒有剝奪、壓迫的自由世界,就必須進行鬥爭。他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
愛國主義
Niguolaia指出微國的特殊性必須要搞愛國主義,堅決反對極端民族主義。
他認為愛國主義應該是忠於國家的,而不是忠於特定政權或個人的。他拿二戰德國為例,批評希特勒帶領德國走向毀滅,又認為反對納粹政權的民主人士才是愛國主義者,他們不希望德國走向毀滅。
反對宗教
Niguolaia自稱無神論者,卡國共產黨的黨綱也要求必須堅持無神論的原則。
Niguolaia認為宗教是在以前由於當時的科學觀念不成熟,很多人遇見當時無法解釋的事發時,就認為世界上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然後就形成了宗教。宗教後來演變成為封建集團操縱人民的手段,因此他認為必須反對宗教,提倡科學無神論,「只信科學,不信狗屁神學」。
反對儒法
Niguolaia稱儒家和法家思想為「骯髒、封建、下流的思想」,並以非常尖銳的措辭批評這兩個思想:
他猛烈批評孔子的「克己復禮」、「君臣父子」、「大同世界」[1],認為這些都是封建階級「最後的掙扎」。他猛烈批評孔子「畢生積極害民」,即使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被普遍看為有益的言論,他也認為這只不過是「非常抽象的道德呼籲罷了」、「試試跟資本家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試試跟獨裁者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他猛烈抨擊荀子的「性惡論」,認為荀子試圖以人性為藉口搞封建主義和獨裁統治,為法家思想崛起鋪平道路。
自由辯論
Niguolaia主張任何人都有權自由辯論,探討馬克思主義和其他意識形態哪個更好,尋找人類未來之路。他也允許甚至鼓勵卡國共產黨的黨員質疑他的思想。
工人自治
反對帝國主義
微國非現實
國際主義
- ↑ 孔子的大同世界理論起源於《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Niguolaia批評孔子的大同世界是基於階級壓迫的,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