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拜然聯邦共和國」:修訂間差異

增加 3,643 位元組 、​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Bai Tin Wayne
imported>Bai Tin Wayne
無編輯摘要
第44行: 第44行:
'''拜然聯邦共和國''',簡稱'''拜然尼亞'''、'''拜然'''或'''拜聯'''<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1條第3項:國名「拜然聯邦共和國」及「拜然尼亞」、「拜然」、「拜聯」意義相同。</ref>。是個位於東亞臺灣島北部的[[w:Micronation|微型國家]]。
'''拜然聯邦共和國''',簡稱'''拜然尼亞'''、'''拜然'''或'''拜聯'''<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1條第3項:國名「拜然聯邦共和國」及「拜然尼亞」、「拜然」、「拜聯」意義相同。</ref>。是個位於東亞臺灣島北部的[[w:Micronation|微型國家]]。


拜然尼亞與[[w:Taiwan|中華民國]][[w:Keelung City|基隆市]][[w:Nuannuan District|暖暖區]]接壤,宣稱的統治面積達0.44平方公里;拜然聯邦共和國成立於2018年6月23日,繼承了[[庭瑋蘭聯邦共和國]]和[[老拜然聯邦]]。
拜然尼亞與[[w:Taiwan|中華民國]]臺灣[[w:Keelung City|基隆市]][[w:Nuannuan District|暖暖區]]接壤,宣稱的統治面積達0.44平方公里;拜然聯邦共和國成立於2018年6月23日,繼承了[[庭瑋蘭聯邦共和國]]和[[老拜然聯邦]]。


==國名由來==
==國名由來==
相傳拜然尼亞之名稱來源於俄語「火炬」([[w:Russian_language|俄語]]:факел),並經由若干口音演變而來;或有一說是拜然尼亞所在之地附近居民以「[[w:Bai_(surname)|白]]」姓氏為大宗,因而得名;該專有名詞從2018年開始頻繁使用。
相傳拜然尼亞之名稱來源於俄語「火炬」([[w:Russian_language|俄語]]:факел),並經由若干口音演變而來;或有一說是拜然尼亞所在之地附近居民以「[[w:Bai_(surname)|白]]」姓氏為大宗,因而得名;該專有名詞從2018年開始頻繁使用。


拜然尼亞地區的舊「大庭瑋蘭」因政治因素和禁止個人崇拜而被廢棄。
拜然尼亞地區的舊「大庭瑋蘭」因政治因素和禁止個人崇拜政策而被廢棄。


==歷史==
==歷史==


===早期===
===早期===
2015年5月23日,白庭瑋和鄭宇傑在臺灣島北部的基隆暖暖地區成立了多個「基金會」政權,其中包括今拜然尼亞前身「白氏基金會」。6月23日,基金會正式成立為國家,並於一天後更名為「鄭聯會」。這一時期被稱為「第一共和國」。因名稱的變更,白庭瑋隨後離開了鄭聯會
2015年5月23日,白庭瑋和鄭宇傑在臺灣島北部的基隆暖暖地區成立「基金會」政權,其中包括今拜然尼亞前身「白氏基金會」。同年6月23日,白氏基金會改制為國家政權,並於一天後更名為「鄭聯會」。為「第一共和國時期」。


2016年9月20日,白庭瑋立「新白氏基金會」,並企圖取代鄭聯會。鄭聯會政府遷至鄭島地區(今無法確認該地區所在),改組為「鄭聯國」。而由何元介領導、今拜然尼亞北部邊境的「海峽兩岸大基會」併入新白氏基金會,重組為何斯敦自治區(今東勢溪州)。2016年11月20日,新白氏基金會更名為庭瑋共和國,延續「第一共和國」
2016年9月20日,白庭瑋立「新白氏基金會」,並宣稱為鄭聯會的繼承者同日鄭聯會改組為「鄭聯國」。而今拜然尼亞北部邊境、由何元介領導的「海峽兩岸大基會」併入新白氏基金會,重組為何斯敦自治區(今東勢溪州)。2016年11月20日,新白氏基金會更名為庭瑋共和國。


這段時間裡,第一共和國的領土不斷擴大,但只是聲稱領土。白庭瑋也嘗試組黨國家共和黨(今國家自由黨)。
在第一共和國時期,國家共和黨(今國家自由黨)成立,為拜然尼亞歷史上首個政治團體


===嘗試建立國家聯盟 ===
===嘗試建立國家聯盟===
2017年3月,鄭島地區首次與庭瑋共和國展開國際交流,為國家聯盟的成立作出貢獻,而這一時期被稱為「鄭邦聯時期」。雖稱「聯盟」,但兩個國家實際上獨立運作的,領導層對聯的權力劃分不清,以致經常產生內部衝突。
2017年3月,鄭聯國首次與庭瑋共和國進行官方交流,為國家聯盟的成立作出貢獻,而這一時期被稱為「鄭邦聯時期」。雖稱「聯盟」,但兩個政治實體實際上各自獨立運作領導層對聯的權力劃分不清,以致經常產生內部衝突。


兩個月後的5月18日,聯解體,原屬於庭瑋共和國的部分領土被割讓給實力更強的鄭聯國。庭瑋共和國國內的左派團體也建立了社會主義共和國直到5月22日,國家共和黨與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談判,後改組為「庭瑋民主獨立國」,又稱「第二共和國」。
同年5月18日,聯盟解體,因解體產生的權力真空,原屬於庭瑋共和國的部分領土被割讓給實力更強的鄭聯國。庭瑋共和國國內的左派團體也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史稱「三日政權」;5月22日,國家共和黨與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談判,後改組為「庭瑋民主獨立國」,又稱「第二共和國時期」。


===收復失地運動===
===收復失地運動===
第二共和國成立後,對鄭聯國態度強硬。庭、鄭雙方多次爆發嚴重衝突。但第二共和國憑藉地緣優勢,最終吞併鄭聯國。此舉成為未來共和國第二次解體的遠因
第二共和國成立後,憑藉地緣優勢及鄭聯國政要減少對於微國事務的關注,最終吞併鄭聯國。


2017年10月1日,第二共和國西南地區舉行獨立公投,經中央同意,正式克孜勒-土瓦共和國,但前提是雙方必須組建聯邦政府。雖然中央政府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但這是聯邦制的再次嘗試。10月2日,蒙古兀魯斯共和國成立;10月20日,奧拉伯共和國成立;同日,第二共和國改為「庭瑋聯邦共和國」,即「第一聯邦」。10月21日,奧拉伯共和國更名為伊吉普特共和國。
2017年10月1日,第二共和國西南地區經中央政府同意舉行公投並宣布克孜勒-土瓦共和國,雙方組建聯邦政府。此為歷史上聯邦制的再次嘗試。10月2日,蒙古兀魯斯共和國成立;10月20日,奧拉伯共和國成立;同日,第二共和國改國號為「庭瑋聯邦共和國」,即「第一聯邦」。10月21日,奧拉伯共和國更名為伊吉普特共和國。


在此期間,「自治共和國」首次以行政區域和聯邦主權實體的形式出現。
在此期間,「自治共和國」首次以行政區域和聯邦主權實體的形式出現。


===二次崩潰與第二聯邦===
===二次崩潰與老拜然聯邦===
2018年4月,因不明原因導致第一聯邦將三個自治共和國逐出聯邦政府,國家再次分崩離析。5月8日,拜然聯邦(老拜然聯邦)成立,稱為「第二聯邦」。
2018年4月,第一聯邦將三個自治共和國逐出聯邦政府,聯邦解體,庭瑋聯邦共和僅餘本部地區。5月8日,庭瑋聯邦共和國改國號為拜然聯邦,稱為「第二聯邦」或「老拜然聯邦」。這是該地區歷史上第一次不使用領導人名字作為國家名稱,也是第一次出現「拜然尼亞」一詞


這是該地區歷史上第一次不使用領導人名字作為國家名稱也是第一次出現「拜然尼亞」一詞
2018年6月23日,老拜然聯邦改組拜然聯邦共和國,拜然尼亞政府亦將該日定為拜然尼亞獨立日


2018年6月23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成立。這一天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第二聯邦時期的延續。但在未來這一天將被視聯邦或聯邦共和國最重的一天
===首次接觸外部主權實體===
2018年10月上旬,[[新韓康共和國]]政府派代表與白庭瑋交換外部資訊。這是首次接觸拜然尼亞地區以外的微型國家政權。10月11日,[[特維斯共和國]]與拜然聯邦共和國正式建交,為第一個與拜然尼亞建正式外交關係的微型國家同日,聯邦政府正式啟動「復興政府計畫」以建立對外平臺、門戶網站、民主化目標


===首次接觸外部資訊===
10月12日,[[克里斯蘭共和國]]與拜然尼亞建立交關係。2018年10月28日,聯邦總統白庭瑋參加[[中寧民國]]國慶,與中寧開國元勳國權、克里共和國總理[[林京右]]、[[史東共和國]]總統[[高旭志]]簽署《[[逸仙條約]]》
2018年10月上旬,[[新韓康共和國]]領導人白庭瑋交換信息。這是首次接觸拜然尼亞地區以的微型國家。10月11日,[[特維斯共和國]]與拜然聯邦共和國正式建交,成為第一個與拜然尼亞建交的微型國家。同日,聯邦政府正式啟動「復興政府計畫」,以建立對外平臺、門戶網站、民主化為首要目標


10月12日,拜然尼亞未來的友邦——[[克里斯蘭共和國]]與聯邦政府建立外交關係。2018年10月28日,聯邦總統白庭瑋參加[[中寧民國]]國慶,與中寧開國元勳、克里斯蘭總理、[[史東和國]]總統簽署《[[逸仙條約]]》。同一天聯邦總統宣布拜然聯邦共和國為中立國。
2018年11月,拜然尼亞政府致電微國際組織[[微型家聯盟]][[福爾摩沙微國家同體]],確立拜然尼亞中立國地位


2018年底,新韓康無端製造紛爭,建立傀儡政權。聯邦政府和部分友邦對新韓康實施制裁,新韓康政府最終倒臺。所以12月31日是拜然尼亞的反傀儡集團勝利紀念日
2018年底,新韓康共和國政府無端建立傀儡政權,並在臉書公布《我國對拜然政策》,其中暗指拜然尼亞具攻擊新韓康肯林地區之意圖,對此白庭瑋表示強烈反對拜然尼亞合逸仙條約成員國對新韓康實施制裁,新韓康政府最終倒臺。


===持續發展的2019年===
===持續發展===
2019年1月,地區名稱正式定為「拜然尼亞」,傳統「大庭瑋蘭」被捨棄
2019年1月,地區名稱正式定為「拜然尼亞」,傳統名稱「大庭瑋蘭」被拜然尼亞政府禁止使用


這一年,拜然尼亞繼續與多個微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參與多項活動,並於7月底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這一年,拜然尼亞與多個微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於3月10日加由克里斯蘭的林京右在新竹東門城主辦之【迷你烏托邦:存在於臺灣的私人家文化】交流活動,並於7月底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2019年1月,舉行了首屆聯邦總統、國會(立法院)民主選舉。白庭瑋獲得多數總統選票,開始了聯邦憲法(一九憲法後的第一個任期。
2019年1月,舉行了首屆聯邦總統、國會(立法院)選舉,該選舉為拜然尼亞首個大型選舉活動,該選舉亦讓[[拜然尼亞一九憲法]]獲得通過最終白庭瑋獲得多數選票,於2月11日開始一九憲法後的總統任期。


收復拜然尼亞的運動仍然進行中並一直持續到8月15日統一全境方告結束。該年,聯邦政府(部長理事大會)傳播媒部公佈了身份證並確立了人口普查和
6月,白庭瑋逕行調停中山民國與中正民國之[[雙中事件]]失敗,宣布撤除拜然尼亞之中立位。7月獲准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成為觀察員國。


2019年底由於大部分人需要參大學學考試聯邦府暫停職能至2020年1月21日
8月15日蒙古兀魯斯共和國宣布加入拜然尼亞至此為期一年4個月的統一運動宣告結束,拜然尼亞收復所有歷史宣稱領土。該年,公佈身份證樣式,並確立人口普查


===2020:新冠疫情下的拜然尼亞===
2019內民眾準備大學學考試,拜然尼亞政府暫停職能至2020年1月21日
儘管[[w:COVID-19 pandemic|新冠病毒]](COVID-19)在1月份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但拜然尼亞仍舉行了新屆聯邦總統和立法院議席選舉,最終由「祖之光」黨的林承翰當選。2月,拜然尼亞加了台灣與香港地區的[[微型國家聯盟]]。為應對疫情,拜然尼亞成立了疫情資訊集合中心


林承翰擔任聯邦總統期間,拜然尼亞的宗教信仰和性別平等得到顯著改善。
===疫情下的拜然尼亞===
2020年1月,[[w:COVID-19 pandemic|新冠病毒]](COVID-19)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但拜然尼亞仍舉行了新屆聯邦總統和立法院議席選舉,最終由「祖國之光」黨的林承翰當選總統。
 
2月上旬,國會上院「人民代表大會參議院」凍結職能,職責由立法院代替。23日,拜然尼亞獲准加入[[微型國家聯盟]]。2月25日,林承翰正式就職拜然尼亞總統;林承翰擔任聯邦總統期間,拜然尼亞的宗教信仰和性別平等得到顯著改善
 
3月,為應對疫情,拜然尼亞成立了疫情資訊集合中心。
 
5月,拜然尼亞政府公布前總理艾瑞克謝的政變意圖,並將其驅逐出境、剝奪榮譽稱號及頭銜。
 
6月,宣布修改一九憲法,後於2021年7月取消修憲計畫,改為制定新憲


由於大部分人口將在2020年6月升上大學,因此聯邦政府緊急進行政府職能線上化,並在畢業前夕完成了計劃。
由於大部分人口將在2020年6月升上大學,因此聯邦政府緊急進行政府職能線上化,並在畢業前夕完成了計劃。


===2021年:發生巨變的一年===
===2021年:發生巨變的一年===
2021年1,聯邦政府再次舉行聯邦總統與立法院席次的大選,這也是拜然尼亞所有公民首次在線上投票的選舉。2月25日,「祖國之光」黨的白庭瑋勝選聯邦總統,在[[w:Kinmen|金門島]]進行就職同月,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通過《波比王國託管案》,拜然尼亞正式代管[[波比民主主義人民聯邦王國]]。
2021年1月11日,位於新加坡之微型國家[[阿爾卡尼亞公國]]涉嫌抄襲拜然尼亞總統官方門戶網站,內容幾乎照搬拜然尼亞總統官網原有內容,是為「[[阿爾卡尼亞首次抄襲事件]]」。雖然阿方再隨後撤除爭議頁面,然在此次事件說詞反覆,已在微國圈失信。
 
1月15日,聯邦政府再次舉行聯邦總統與立法院席次的大選,這也是拜然尼亞所有公民首次在線上投票的選舉,「祖國之光」黨的白庭瑋勝選總統
 
2月5日,[[順康事件]]爆發順康帝國背後操盤手陳宜昇恐嚇拜然尼亞當選總統白庭瑋,稱將其老師的協助下對白庭瑋提告,然白氏致電陳氏校方,校方稱無接獲相關情事,或為陳氏單方面不實指控;該事件後來衍伸[[華夏眾聯國]]與拜然尼亞交惡,經[[黃名帝國]]及[[靖康民主共和國]]協調方和平落幕
 
2月11日,關閉疫情資訊統整處(疫情資訊集合中心)。15日,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通過《波比王國託管案》,拜然尼亞正式代管[[波比民主主義人民聯邦王國]],開始著手進行託管程序。2月25日,白庭瑋在[[w:Kinmen|金門島]]進行就職,開始總統任期


2021年上半年拜然尼亞與多個國家或團發生衝突但大多都和平化解
3月宣布申請加入[[港臺微型國家共榮圈]],並於四個月後正式加入。5月18日,獲選為福共理事國。6月23日,宣布將國慶日改稱為獨立日,並自2015年基金會政權成立開始計算而非2018年老拜然聯邦建政日


2021年8月13日,新憲法(二一憲法通過,總統白庭瑋也在三天後宣布國家進入「第三聯邦時期」。
2021年8月13日,[[拜然尼亞二一憲法]]通過,總統白庭瑋宣布國家進入「第三聯邦時期」。26日,因國際局勢動盪,總統白庭瑋宣布波比託管地實施緊急狀態


然而,一個月後的9月26日,由於幾乎所有家內部資料丟失,聯邦政府於9月28日正式宣布停運營,只留下總統官網媒體「拜然尼亞24。在聯邦政府宣布將停止運作後部分友好國家際組織相繼紀念拜然尼亞
9月12日,國時變更為「颱風小yi先生最愛的敗燃臉幫」,國家元首稱呼改為「敗燃臉幫匪首」,並於一天後恢復為原有號與稱呼


2021年10月白庭瑋嘗試恢復家運作但均以失敗終。白庭瑋轉身繼續經營拜然尼亞24
9月25日與[[羅斯韋爾公]]、克里斯蘭以及史東共同宣成立區域型國際組織[[FOURMOSA]]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白庭瑋擔任「共和拜然流亡政府」主席,領導國家重啟運動。
9月26日,因重大機密資料遺失,損失極為嚴重,拜然尼亞政府於9月28日正式宣布暫停運營,只留下總統官網和自有媒體「拜然尼亞24」頻道。在聯邦政府宣布將停止運作後,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相繼紀念拜然尼亞。
 
2021年10月,白庭瑋嘗試恢復國家運作失敗,其轉而繼續經營拜然尼亞24頻道。
 
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因克里斯蘭之協助,白庭瑋擔任「共和拜然流亡政府」主席,再次領導國家重啟運動。


===2022年:沉寂與重新開始===
===2022年:沉寂與重新開始===
整個2022年的第一季,拜然聯邦共和國繼續停
整個2022年的第一季,拜然聯邦共和國繼續停運。


4月至5月,「共和拜然流亡政府」先後發布《國家二次復興若干決議》,宣布國家自由黨和拜然尼亞重啟日期;從5月中旬開始,主席白庭瑋開始在《拜然尼亞24》發表《B24主席若干看法》,評論臺灣地區微型國家發展。
4月至5月,「共和拜然流亡政府」先後發布《國家二次復興若干決議》,宣布國家自由黨和拜然尼亞重啟日期;從5月中旬開始,主席白庭瑋開始在《拜然尼亞24》發表《B24主席若干看法》,評論臺灣地區微型國家發展。


2022年5月23日,國家自由黨恢復運作。6月23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正式重啟,白庭瑋繼續擔任總統。他還宣布了第二次國家復興計劃。
2022年5月23日,國家自由黨恢復運作。6月23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政府正式重啟,白庭瑋繼續擔任總統。他還宣布了第二次國家復興計劃,著重政黨、行政機關恢復及重返國際之相關措施。
 
2022年7月3日,拜然尼亞加入柴可拉夫那協防組織。30日,獲邀參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大會。
 
12月,首都基金會市與[[華江斯坦君憲國]]首都中央大學城聯邦直轄區締結為姊妹市。
 
===2023年:二次復興有成===
2023年1月29日,拜然尼亞代表參加柴可拉夫納協防組織第三次實體大會。
 
8月4日,[[阿爾卡尼亞公國]]再度抄襲拜然尼亞總統門戶官網,因事件中拜然尼亞方的態度強硬,及阿爾卡尼亞方的說詞反覆、道歉後收回道歉、絲毫不認錯的回應,兩國關係急遽降溫並拉幫結派相互指責,最終阿爾卡尼亞自我毀滅、成立傀儡集團並以領導人自身以健康進行情緒勒索;由於此事件中阿爾卡尼亞單方面向中國大陸地區微國家輸出虛假偏頗訊息,亦讓拜然尼亞總統白庭瑋認識到微國領袖的教育程度,及必須加強該地區之官方聯繫之急迫性。詳見[[阿爾卡尼亞集團抄襲事件]]。
 
8月6日,政府派代表參加第五屆柴可拉夫那聯合協防組織大會;8月19日,政府派代表參加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大會。22日,總統白庭瑋宣布廢除12月31日「反傀儡集團勝利紀念日」的官方節日地位,及宣布8月6日為「反恐怖組織勝利紀念日」。
 
10月13日,拜然尼亞宣布支持華江斯坦,尊重華方外交政策,詳見[[2023年杜斯格羅桑-華江斯坦外交危機]]




第128行: 第159行: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半總統制共和國,國家元首聯邦總統、政府首腦部長理事大會會長、國會稱立法院、司法機構則為法院。在2021年8月通過新憲法後直至於2021年9月停運前,拜然尼亞改為總統制<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為實行總統制之聯邦制國家。</ref>,行政權重歸總統,部長理事大會改為部長理事會,並廢除會長一職;國會(國家議會,Gosduma)和司法機構(國家司法院)權力重新劃分。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半總統制共和國,國家元首聯邦總統、政府首腦部長理事大會會長、國會稱立法院、司法機構則為法院。在2021年8月通過新憲法後直至於2021年9月停運前,拜然尼亞改為總統制<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為實行總統制之聯邦制國家。</ref>,行政權重歸總統,部長理事大會改為部長理事會,並廢除會長一職;國會(國家議會,Gosduma)和司法機構(國家司法院)權力重新劃分。


正式的說,拜然聯邦共和國於微國家範疇內,是具主權、治權、民主、法治之共和國。現行憲法於2021年8月通過,是一套符合微國家運作的憲法。
正式的說,拜然聯邦共和國於微國家範疇內,是具主權、治權、民主、法治之共和國。現行憲法於2021年8月通過,是一套符合微國家運作的憲法。


2022年6月政府重啟後,政府人員減少,拜然尼亞開始實行強人政治。總統獲得了多數權力並凍結了部分行政機構、國會和司法機構的運作(儘管這些機構名義上仍然在憲法中)。
2022年6月政府重啟後,白庭瑋再度微國圈活動,拜然尼亞開始實行強人政治。總統獲得了多數權力並凍結了部分行政機構、國會和司法機構的運作(儘管這些機構名義上仍然在憲法中)。


===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
[[檔案:Presidential Standard of Baijania.svg|縮圖|200x200像素|拜然尼亞總統標準]]
[[檔案:Presidential Standard of Baijania.svg|縮圖|200x200像素|拜然尼亞總統標準]]
現任總統白庭瑋擁有巨大權力。而由於是現行憲法下的第一任總統,因此其任期不受限制。
現任總統白庭瑋擁有巨大權力。而由於憲法對於首任總統的任期限制較為寬鬆,且白氏是現行憲法下的第一任總統,因此其任期不受限制。


由於意識到微國制度不同於當今的主權國家,白庭瑋在國家重啟後進行改革,減少繁瑣龐大的國家機器制度。當前的拜然尼亞,是按照《B24主席若干看法》運作之
白庭瑋在國家重啟後意識到微國制度不同於當今的主權國家,因此其進行改革,減少繁瑣龐大的國家機器制度。當前的拜然尼亞,官定意識形態為《B24主席若干看法》。


===拜然尼亞總統列表===
===拜然尼亞總統列表===
第158行: 第189行:
|2020年2月25日
|2020年2月25日
| rowspan="2" bgcolor="#0068A8" |
| rowspan="2" bgcolor="#0068A8" |
| rowspan="2" |國家自由黨<br>獨立
| rowspan="2" |國家自由黨<br>無黨籍
| rowspan="2" |—<br>2019
| rowspan="2" |—<br>2019
|-
|-
第169行: 第200行:
|2021年2月24日
|2021年2月24日
| rowspan="2" bgcolor="#0068A8" |
| rowspan="2" bgcolor="#0068A8" |
| rowspan="2" |國家自由黨<br>獨立
| rowspan="2" |國家自由黨<br>無黨籍
| rowspan="2" |2020
| rowspan="2" |2020
|-
|-
第180行: 第211行:
|2021年8月13日
|2021年8月13日
| rowspan="2" bgcolor="#0068A8" |
| rowspan="2" bgcolor="#0068A8" |
| rowspan="2" |國家自由黨<br>獨立
| rowspan="2" |國家自由黨<br>無黨籍
| rowspan="2" |2021
| rowspan="2" |2021
|-
|-
第315行: 第346行:


===選舉===
===選舉===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定期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有時則會舉行全民公決。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定期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有時則會舉行全民公決,國會亦會通過重要法案


第一次民主選舉於2019年1月18日舉行,意在選舉總統、國會席次及通過全民公決。選舉結果由白庭瑋當選總統,國家共和黨(現國家自由黨)贏得國會多數席位;此次亦通過了關於國家象徵、憲法和領土之公投。總統和國會議員的就職日期在一個月後舉行。
第一次選舉於2019年1月18日舉行,選舉總統、國會席次及通過全民公決。選舉結果由白庭瑋當選總統,國家共和黨(現國家自由黨)贏得國會多數席位;此次亦通過了關於國家象徵、憲法和領土之公投。總統和國會議員的就職日期在一個月後舉行。


第二次選舉於2020年2月11日舉行,選舉總統和國會。本次選舉首次增加了網絡投票。由於憲法明定禁止總統連任,選舉結果由林承翰當選總統,「祖國之光」黨(現國家自由黨)繼續獲得第一大黨的地位。新任總統和國會議員於2月26日就職。在林承翰擔任總統期間,也是拜然尼亞最接近議會制運作。
第二次選舉於2020年2月11日舉行,選舉總統和國會。本次選舉首次增加了網絡投票。由於憲法明定禁止總統連任,選舉結果由林承翰當選總統,「祖國之光」黨(現國家自由黨)繼續獲得第一大黨的地位。新任總統和國會議員於2月26日就職。在林承翰擔任總統期間,也是拜然尼亞最接近議會制運作。
第484行: 第515行:
截至2023年8月21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有一個[[w:Municipality|市]]、四個[[w:Oblast|州]]、一個蘇丹國及三個[[w:Autonomous_republic|共和國]]<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5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由州、共和國、蘇丹國及市之聯邦主體組成。</ref>。這些行政區是唯一的級別,沒有更詳細的劃分。
截至2023年8月21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有一個[[w:Municipality|市]]、四個[[w:Oblast|州]]、一個蘇丹國及三個[[w:Autonomous_republic|共和國]]<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5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由州、共和國、蘇丹國及市之聯邦主體組成。</ref>。這些行政區是唯一的級別,沒有更詳細的劃分。


市和州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區域,由政府直接管理;共和國是為歷史上的特殊少數民族建立具有自治地位,可以通過與中央政府談判或其他法律程序脫離拜然聯邦共和國。
市和州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區域,由政府直接管理;自治共和國是為歷史上的特殊少數民族建立,具有自治地位,二依憲法賦予權力,可以通過與中央政府談判或其他法律程序使自治共和國脫離拜然聯邦共和國。


然而,由於微型國家的特殊地位,這些地區都僅為「宣稱」,實際上由中華民國統治。
然而,由於微型國家的特殊地位,這些地區都僅為「宣稱」,實際上由中華民國統治。
第573行: 第604行:


===國家格言===
===國家格言===
自建政以來,拜然尼亞便有確立家格言的計劃;政府曾先後採用「民主-自由-聯邦共和國」以及「民主-自由-聯邦」。而當前拜然尼亞的國家格言為「民主-聯邦-自由」。
自2018年拜然聯邦共和國政府成立以來,曾先後採用「民主-自由-聯邦共和國」以及「民主-自由-聯邦」作為國家格言。而當前拜然聯邦共和國的國家格言為「民主-聯邦-自由」。


===國旗===
===國旗===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由三條藍、紅、藍的橫條及一個位於左方的綠色梯形組成。紅條尚有三顆五角黃星、綠色梯形上有一個黑柄火炬,帶有紅色火焰。[[File:Flag of Baijania (construction sheet).png|thumb|國旗比例]]歷史上,拜然尼亞地區曾有數面具代表性的旗幟。當前版本於2017年06月提出,由時任國家元首白庭瑋設計;2018年11月進行標準化以利印製及網路通行;2019年02月,該設計正式經由全民公決通過,成為官定國旗。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由三條藍、紅、藍的橫條及一個位於左方的綠色梯形組成。紅條尚有三顆五角黃星、綠色梯形上有一個黑柄火炬,帶有紅色火焰。[[File:Flag of Baijania (construction sheet).png|thumb|國旗比例]]歷史上,拜然尼亞地區曾有數面具代表性的旗幟。當前國旗設計於2017年06月提出;2018年11月進行標準化以利印製及網路通行;2019年02月,該設計正式經由全民公決通過,成為官定國旗。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中,藍色代表南北半球;三顆黃色五角星分別指國家格言:民主、聯邦、自由;綠色表未知西方土地或直接代指土地;黑柄火炬表示「為了爭取獨立所進行的鬥爭」,或表示拜然尼亞生生不息。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旗中,藍色代表南北半球;三顆黃色五角星分別指國家格言:民主、聯邦、自由;綠色表土地;黑柄火炬表示「為了爭取獨立所進行的鬥爭」,或表示拜然尼亞生生不息。  


{| class="wikitable" width="600px"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style="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left"
{| class="wikitable" width="600px"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style="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left"
第623行: 第654行:
當前國徽於2022年07月30日採用,由時任國家元首白庭瑋設計。
當前國徽於2022年07月30日採用,由時任國家元首白庭瑋設計。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徽以盾徽為主體,大國徽版本也可被視紋章 (Seal),紋章外圍有拜然尼亞的藍-紅-藍特徵,並書寫了「'''拜然聯邦共和國'''」與國家格言「'''民主-聯邦-自由'''」。小國徽則是單純盾徽,盾徽的四個象限分別是努山塔拉共和國、印契-駱越共和國、巴賽共和國及泉安共和國,中間則是象徵統一拜然尼亞的火炬
拜然聯邦共和國國徽為紋章,紋章外圍有拜然尼亞的藍-紅-藍特徵,並書寫了「'''拜然聯邦共和國'''」與國家格言「'''民主-聯邦-自由'''」。小國徽則是盾徽為主,盾徽的四個象限分別是努山塔拉蘇丹國、印契-駱越共和國、巴賽共和國及泉安共和國,中間的火炬則是象徵拜然尼亞本部


===國歌===
===國歌===
第630行: 第661行:
2018年6月,拜然尼亞的第一首官方正式批准的國歌是《聯邦共和國國歌》,由克斯利·多西布(英語:Axali Doëseb)作曲;2019年1月,另一首國歌《統一和自由》獲得公決通過,由米哈伊爾·霍赫洛夫(英語:Mikhail Khokhlov)作曲,在2019年8月15日兀魯斯地區回歸後,此曲也巧合地作為象徵拜然尼亞統一的歌曲。
2018年6月,拜然尼亞的第一首官方正式批准的國歌是《聯邦共和國國歌》,由克斯利·多西布(英語:Axali Doëseb)作曲;2019年1月,另一首國歌《統一和自由》獲得公決通過,由米哈伊爾·霍赫洛夫(英語:Mikhail Khokhlov)作曲,在2019年8月15日兀魯斯地區回歸後,此曲也巧合地作為象徵拜然尼亞統一的歌曲。


當前的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歌為《'''我的共和國'''》,自2020年02月23日正式採用;2022年07月16日採用當今歌詞,賦予歌曲國歌的崇高地位,更加莊嚴地演唱。曲調由巴什基爾音樂家法里特·伊德里索夫([[w:Russian_language|俄語]]:Фарит Идрисов)所作。
當前的拜然聯邦共和國國歌為《'''我的共和國'''》,自2020年02月23日正式採用;2022年07月16日採用當今歌詞。曲調由巴什基爾音樂家法里特·伊德里索夫([[w:Russian_language|俄語]]:Фарит Идрисов)所作。


當前歌詞:
當前歌詞:
匿名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