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聯合帝國帝國議會選舉」:修訂間差異

imported>Lbj22
imported>Lbj22
第133行: 第133行:
| style="background:#CB2121" |
| style="background:#CB2121" |
| align="left" |[[帝國前進黨]]
| align="left" |[[帝國前進黨]]
|
|8
|
|36.36%
|1
|1
|11
|11
第146行: 第146行:
| bgcolor="#FFFFFF" |
| bgcolor="#FFFFFF" |
| align="left" |無黨籍
| align="left" |無黨籍
|
|14
|
|63.63%
|2
|2
| colspan="3" | -
| colspan="3" | -
第208行: 第208行:
=== 各組成國綜合選區選舉結果 ===
=== 各組成國綜合選區選舉結果 ===
由於無黨籍參選人並不受聯立制關於政黨之限制,故雖第五屆帝國議會依決議應選十席,然因無黨籍參選人之關係,超額增加至十二席。
由於無黨籍參選人並不受聯立制關於政黨之限制,故雖第五屆帝國議會依決議應選十席,然因無黨籍參選人之關係,超額增加至十二席。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colspan="7" |'''第五屆帝國議會'''各組成國綜合選區議員選舉結果
! colspan="7" |'''第五屆帝國議會'''各組成國綜合選區議員選舉結果
|-
|-
第222行: 第222行:
|[[帝國前進黨]]
|[[帝國前進黨]]
| style="background:#CB2121" |
| style="background:#CB2121" |
|
|8
| -%
| 36.36%
|[[檔案:Vote1.svg|20x20像素]]
|[[檔案:Vote1.svg|20x20像素]]
|-
|-
第230行: 第230行:
|無黨籍
|無黨籍
|  style="background:#CBCBCB" |
|  style="background:#CBCBCB" |
|
|8
| -%
| 36.36%
|[[檔案:Vote1.svg|20x20像素]]
|[[檔案:Vote1.svg|20x20像素]]
|-
|-
第238行: 第238行:
|無黨籍
|無黨籍
| style="background:#CBCBCB" |
| style="background:#CBCBCB" |
|
|6
| -%
| 27.27%
|[[檔案:Vote1.svg|20x20像素]]
|[[檔案:Vote1.svg|20x20像素]]
|}
|}
第246行: 第246行:


=== 組閣談判 ===
=== 組閣談判 ===
按全國選區選舉結果,[[保守黨(聯合帝國)|保守黨]]應能獲得七席,然而因為保守黨提名名單不足七人,故多出的二席將轉讓予[[帝國前進黨|國進黨]],使本該毫無懸念的過半多數轉變為懸峙國會。而後保守、國進兩黨於1月22日晚間展開對於組閣之協商,並達成共識:'''國進黨願意一同支持保守黨黨魁[[李哲惟]]出任首相並主導組閣事宜,而國進黨黨魁[[李柏均]]出任副首相。'''
按全國選區選舉結果,[[保守黨(聯合帝國)|保守黨]]應能獲得七席,然而因為保守黨提名名單僅有五人,故多出的二席將轉讓予[[帝國前進黨|國進黨]],使本該毫無懸念的過半多數轉變為懸峙國會。而後保守、國進兩黨於1月22日晚間展開對於組閣之協商,並達成共識:'''國進黨願意一同支持保守黨主席[[李哲惟]]出任首相並主導組閣事宜,而副首相將由國進黨主席[[李柏均]]出任。'''
 
=== 第五屆國會開議 ===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7" |第五屆帝國議會議長選舉
|-
!候選人
!所屬政黨
!同意票
!反對票
!棄權
!狀態
!備註
|-
|
|
|
|
|
|
|預備會議出席人數共-人,投出有效票者共-人
|}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8" |首相選舉
|-
!候選人
!所屬政黨
!同意票
!反對票
!棄權
!同意票比率
!狀態
!備註
|-
|
|
|票
|票
|票
| --%
|
|預備會議出席人數共-人,投出有效票者共-人(主席未投票)
|}


== 註釋 ==
== 註釋 ==
{{NoteFoot}}
{{NoteFoot}}
[[分類:赫里聯合帝國]]
[[分類:赫里聯合帝國]]
匿名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