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州府」:修訂間差異

移除 633 位元組 、​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Xueliang50
imported>Lbj22
無編輯摘要
第1行: 第1行:
'''三州府'''(英語:'''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政治術語,泛指[[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及[[格奧吉爾王國]]同屬[[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時期。由於長年以來一直都有[[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赫里聯合帝國]]的聲音,雖然多半僅是玩笑,但相應的政治術語也在玩笑中誕生。在[[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赫里聯合帝國]]的設想中,曾有將[[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拆分為三個自治州、自治共和國或蘇丹國的計畫,但'''無論是哪種拆法都無法繼續使用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作為國號,因此採納英屬海峽殖民地方式合稱三州府。'''之後[[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0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三州府此一政治術語在此後則作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非官方使用簡稱之一。
'''三州府'''(英語:'''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政治術語,亦可作為政治笑話,出現於[[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及[[格奧吉爾王國]]同屬[[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時期。
 
由於[[華江斯坦君憲國]]境內少數殖民主義人士支持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的聲音,雖然多半僅是玩笑,但相應的政治術語也在玩笑中誕生。在[[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赫里聯合帝國]]的設想中,曾有將[[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拆分為三個自治州、自治共和國或蘇丹國的計畫,但無論是哪種拆法都無法繼續使用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作為國號,因此採納英屬海峽殖民地方式合稱三州府」'''。'''之後[[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三州府此一政治術語在此後則作為少數殖民主義人士對[[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的非官方使用簡稱之一。


== 詞源 ==
== 詞源 ==
三州府這一詞源的由來是存在於1826年至1946年、範圍涵蓋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天定、納閩港和科科斯群島的英屬海峽殖民地。在最初始的海峽殖民地範圍中僅有檳城、麻六甲和新加坡,因此又被當地華人稱作三州府。'''[[華江斯坦君憲國]]在[[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和[[格奧吉爾王國]]同屬聯合帝國時,較常使用三州府作為涵蓋個子地區的稱呼,因而得名。'''
三州府這一詞源的由來是存在於1826年至1946年、範圍涵蓋檳城、麻六甲、新加坡、天定、納閩港和科科斯群島的英屬海峽殖民地。在最初始的海峽殖民地範圍中僅有檳城、麻六甲和新加坡,因此又被當地華人稱作三州府。而在[[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和[[格奧吉爾王國]]同屬聯合帝國時,[[華江斯坦君憲國|華江斯坦]]少數殖民主義人士引三州府作為涵蓋赫、里、格的稱呼,因而得名。在[[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後,事實上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僅剩兩個成員國,因此三州府的定義被修改,納入不屬於[[赫卡忒帝國|赫卡忒]]和[[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首都隆登堡直轄領,仍稱三州府。目前在官方場合,[[華江斯坦中央聯邦政府|華江斯坦政府]]如果遇到[[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名字太長而懶得念、懶的寫時,仍會以三州府作為代稱。
 
 
在[[格奧吉爾王國]]在2023年11月06日脫離[[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獨立後,事實上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僅剩兩個子地區,因此三州府的定義被修改,納入不屬於[[赫卡忒帝國|赫卡忒]]和[[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的[[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聯合帝國]]首都隆登堡直轄領,仍稱三州府。目前在官方場合,'''如果遇到[[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名字太長而懶得念、懶的寫時,[[華江斯坦中央聯邦政府|華江斯坦政府]]仍會以三州府作為代稱。'''
 


== 三州府總督 ==
== 三州府總督==
{{Infobox official post
'''「三州府總督'''(英語:'''Governor of the 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假想的殖民官僚,是假設[[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因故全境交由[[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時的[[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代表。假想中的三州府總督在華江斯坦所實施的接近西敏制君主立憲制憲政慣例下,按理只擁有象徵權力,例如代表[[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行使[[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作為三州府軍隊總司令的職權、任命獲立法機構多數信任的政黨領袖為行政首長、按行政首長建議任命政府成員及授勛、出席不同的公眾活動如接待外國政要和探訪弱勢社群等。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在假想中,一旦經過[[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聯邦首席執政官]]及[[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的雙重允許,三州府總督可以擴大自身權力對三州府自治事務做出干涉和決定,包括但不限於解散立法機構、自行任命行政首長及政府成、停止或提前選舉等。
| political_office  = <small>三州府總督<br />Governor of the Three Prefectures</small>
[[檔案:Suwu's flag.png|縮圖|華江斯坦境內少數人士假想的三州府總督旗幟]]
| country            =
| insignia          = File:華江斯坦國徽.png
| insigniasize      = 150px
| insigniacaption    = [[華江斯坦君憲國|君憲國]][[華江斯坦國徽|國徽]]
| image              = File:Suwu's flag.png
| caption            = 三州府總督旗<br>(2023年)
| successor          =
| first_officeholder = 未設置
| last_officeholder  = 未設置
| style              = 總督閣下
| residence          =
| appointer          = [[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首席執政官]]<br />[[華江斯坦最高元首|最高元首]]
| began              = 2023年
| ended              =
}}'''三州府'''(英語:'''Governor of the Three Prefectures'''),是一種假想的殖民官僚,是假設[[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因故全境交由[[華江斯坦君憲國]]管治時的[[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代表三州府總督在華江斯坦所實施的接近西敏制君主立憲制憲政慣例下只擁有象徵權力,例如代表[[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行使[[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蘇丹]]作為三州府軍隊總司令的職權、任命獲三州府參議院多數信任的政黨領袖為首席部長、按總理建議任命內閣成員及授勛、出席不同的公眾活動如接待外國政要和探訪弱勢社群等。然而有所不同的是,一旦經過[[華江斯坦首席執政官|華江斯坦聯邦首席執政官]]及[[華江斯坦最高元首|華江斯坦蘇丹]]的雙重允許,三州府總督可以擴大自身權力對三州府自治事務做出干涉和決定,包括但不限於解散參議院、自行任命殖民地席部長及閣員、停止或提前選舉等。然而在承平時期的三州府總督事實上沒有什麽真正的政治權力,大多數的政治權力都按慣例授予由首席部長領導的政府。




匿名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