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清和聯合帝國」:修訂間差異

移除 3,266 位元組 、​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imported>ChiEmpire
無編輯摘要
第79行: 第79行:


=== 凱德政權 ===
=== 凱德政權 ===
2016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2015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2016年9月27日,適逢政權成立一周年,推動週年改革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 民主共和國時期 ===
=== 民主共和國時期 ===
年12月26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年11月28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第121行: 第123行:
同月24、25兩日,大清和舉行第一屆聯邦代表選舉暨公民投票,社會改革聯盟取得6席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其公民自由、公明民主聯盟組成的選舉聯盟取得9席,獲得半數席次,組建聯合內閣,由公民自由黨魁朱孝文出任政務總理,由社改盟黨魁舜和出任外務總理。公民選舉的四項提案分別為:針對官員持有之外國國籍數量與跨國兼職數量以及職等進行限制、就[[八國公約組織]]以外交對策為手段保障我國全體國民權益、[[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展望問題、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名稱問題。前兩項公投皆通過且超過半數,第三項議題以「改組為柔性組織」為結果,第四項議題以「改名為桂城-樺林協約組織」為結果。
同月24、25兩日,大清和舉行第一屆聯邦代表選舉暨公民投票,社會改革聯盟取得6席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其公民自由、公明民主聯盟組成的選舉聯盟取得9席,獲得半數席次,組建聯合內閣,由公民自由黨魁朱孝文出任政務總理,由社改盟黨魁舜和出任外務總理。公民選舉的四項提案分別為:針對官員持有之外國國籍數量與跨國兼職數量以及職等進行限制、就[[八國公約組織]]以外交對策為手段保障我國全體國民權益、[[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展望問題、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名稱問題。前兩項公投皆通過且超過半數,第三項議題以「改組為柔性組織」為結果,第四項議題以「改名為桂城-樺林協約組織」為結果。


=== 二月革新迄今 ===
=== 二月革新 ===
多元民主化運動結束後,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舜和以社改盟、桂平府、外務院等名義推動多項政策。基於[[眾聯國|華夏眾聯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的高度同質性,由兩國組成[[清華外交共同體]],並由大清和外務總理暨眾聯國外相舜和出任共同體主席。而基於部分組織重疊性過高,執政聯盟與聯安會成員推動多個組織之整併。執政聯盟亦推動聯邦會議組成之改革,減少皇室對聯邦會議之干預,並精簡會議組成、增加不分區席次。另外,桂平府推動貴族品秩之修改,將原有之十個品秩增加為十二個。
多元民主化運動結束後,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舜和以社改盟、桂平府、外務院等名義推動多項政策。基於[[眾聯國|華夏眾聯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的高度同質性,由兩國組成[[清華外交共同體]],並由大清和外務總理暨眾聯國外相舜和出任共同體主席。而基於部分組織重疊性過高,執政聯盟與聯安會成員推動多個組織之整併。執政聯盟亦推動聯邦會議組成之改革,減少皇室對聯邦會議之干預,並精簡會議組成、增加不分區席次。另外,桂平府推動貴族品秩之修改,將原有之十個品秩增加為十二個。


之同時,國內對反對八國公約組織內部行為的聲量持續加劇,亦致使以親近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四國政府的國公黨團與親近八公約理事會的八約最棒聯盟形成事實上的對立。在多次論戰後,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先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其次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在衝突之中,時任政務總理朱孝文假借大清和與格蘭迪亞政府之名義逕自宣布退出八國公約組織,致使大清和受到格蘭迪亞之譴責,並造成輕微的公關危機。此後,皇室會議集結下轄之直隸機關,偕同聯邦政府做出中止行使於八國公約組織之一切權利,拒絕旅行八約施加之義務與要求,正式退出八約組織,此一舉動受到執政黨與在野黨之支持,亦難得出現全體皇室成員皆同意的狀況。下為外務總理就八國公約衝突與外務院立場做出之演說內容:<blockquote>八國公約是不是經不起質疑?如果不是,那有必要為了成員國民眾或政府的質疑用那麼大的力氣來駁斥嗎?我要提醒執行長與諸理事,各位的反應越大,越顯排斥,那只是明確的告訴眾人,我八國公約組織沒有那個能力接受質疑。而該公告所說的內容則為國內部分人士的猜疑,如果八國公約沒有人有意圖透過多數暴力支配八約,行的直坐的正,何必擔憂人民的質疑?或許是有心人士自己對號入座罷了。
=== 與八約國系惡鬥 ===


我坦白,清和的確並沒有很妥善地處理八國公約的事務,但並不代表清和此前有任何逾越之行為也不代表清和沒有積極參與八國公約組織。二月十八日理事會做統一見解,清和了兩千多字的演講其中也明確表現出清和以及我三盟邦憂慮然而理事在徵詢加盟國意見後卻又置不理除了麗山共和國理事陳廷宇閣下以外,無人積極做出回應,執長甚至在一個小時內迅速做出統一見解。首先,清和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理事會開傳達我國擔憂,絕對不是執長所說「不把話說明白、不善用所賦予的權利」,反而是理事會多次忽略我方意見;其次,如果不會採納任何盟國的意見或者解開加盟國的擔憂那我認為行長乾脆不要詢問加盟國代表好了。 而該演說中明確從法律學、政治學的觀點分析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侵犯主權,俄羅斯也不覺自己在侵略烏克蘭,有關「沒有主權侵害」說詞簡直無稽之談!
與之同時,國內對反對八國公約組織內部行為聲量持續加劇亦致使以親近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四國政府的八國公約黨團與親近八國公約理事會八約最棒聯盟形成實上的對立。多次論戰後大赫卡忒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先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其次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在衝突之中時任政務總理朱孝文假借大清和與格蘭迪亞政府之名義逕自宣布退八國公約組織致使大清和受到格蘭迪亞之譴責,並造成輕微公關危機。此後皇室議集結下轄直隸機關偕同聯邦政府做出中止使於八國約組織一切權利八約施之義務與要求正式退出八約組織此一舉動受到政黨與野黨之支持,亦出現全體皇室成員皆同意狀況。


另外,我看了颱風合眾國理事兼八國公約議長撰寫的報導十分精采,非常超中立但我依然一些問題存在
即便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大清和聯合帝國未與其他國家或組織正面衝突。國家外交核心的[[舜和]]、[[李興道]]、[[朱孝文]]等人仍時發生與八約國系骨幹發生衝突之情事,例如[[黃名帝國]]政局動盪以及[[眾聯國]]政局動盪等事件,同時被指控為[[清和帝國主義]]


首先是您方認為八公約議會與理事會趨就已經是完全沒有不等的制度,那為什麼加盟的意見沒有被傾聽?為什麼加國不能參與理事的決?還是這就是議長閣下所謂「很多權利」?我等自發起監議的討論已經明確表示我們訴求是八國公約組織內部加盟與締約國具有同等權利義務,請問您覺得在監會的討論結束多數理事贊同這個想法之後八國公約有繼續促進平等嗎?
=== 近期運作 ===
2023年下半年政局回歸安穩。皇室會議修正家基本法,原本較偏向聯邦制半邦聯制更加相似邦聯制,力調整後帝國政府仍然維持原本運作,惟邦聯政府僅外務院正常運作,因此遭到盛昌皇帝與桂親皇之大力抨擊。該次修憲案造成奧克治王獨立以及[[滬江聯]]成立。皇室會議於2023年9月29日公布〈[[皇令字080601002號特殊命令]]〉宣布由於即將到來數個大型考試,將凍結部分機關運作並將13人皇室會議以10人聯合統治會取代。惟2024年4月27日皇室首席理事官[[舜和]]公布清和九年官員任命名冊將凍結的機關限縮至只剩政務院與邦聯會議。


其次,若比照歐盟辦理,請問歐盟只有最初構成關稅同盟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可以參與歐洲理事會的表決嗎?再者,歐盟政府一向被詬病不完全民主,連香蕉有多彎都要管。當今沒有完整將歐盟體制使用於八約,還引喻失義,拿一個不民主的國際組織來和八約做比擬,那這不就很明顯表示八約正在轉為高度強制了嗎? 如果議長對於國際組織應該有的規制標準以及民主自由與我以及清和政府不同,那似乎就這方面拿來作為攻擊清和政府的說詞並不妥適吧?
最後,感謝梁大理事明確表明不歡迎繼續留在八國公約組織,我想八國公約組織不需要任何較為多元的聲音以及國家組成,清和不會被八約理事會歡迎。然而,清和也在這裡表達對於八國公約組織、理事會以及議長的失望,我也非常希望我們盡快退出,不要看八國公約組織某部分人士丟人現眼。
題外話,我個人深切關心媒體傳播專業的能力以及中立性,媒體做為第四權不應該有輿論引導出現。我也認為稍早對於我國之公告抱有疑慮且未查證未了解就開砲的那些人可以考慮對被波及者致意。
另外,先不討論清和的問題,今天已經有三到四個加盟國表示退出或已經退出,我建議理事會究其根本,尋找改善空間。</blockquote>
==地理==
==地理==


第229行: 第225行:


== 行政區劃 ==
== 行政區劃 ==
[[檔案:UKQMAP.png|置中|縮圖|925x925像素|清和聯合帝國欽定國家疆域圖[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mid=1GRTkUw_HhNTg-RbmJsAZX-UDqDB5dbY&ll=28.64621020561075%2C124.79968625000001&z=6]]]
=== 自治國 ===
=== 自治國 ===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第256行: 第250行:
| rowspan="11" |清和
| rowspan="11" |清和
| rowspan="11" |舜和
| rowspan="11" |舜和
| rowspan="11" |舜和
| rowspan="11" |恕悠王
| rowspan="11" |君主制
| rowspan="11" |君主制
總理制
總理制
第470行: 第464行:
|龍成特別保護區
|龍成特別保護區
|25.9
|25.9
|0
|-
| rowspan="6" |奧克治
| rowspan="6" |朱孝文
| rowspan="6" |朱孝文
| rowspan="6" |君主制
|'''基斯特別市'''
|'''96.9'''
|'''2'''
| colspan="3" rowspan="6" |''無''
|島南縣
|0.282
|0
|-
| colspan="3" rowspan="5" |
|島南東縣
|0.313
|0
|-
|觀塘縣
|197
|1
|-
|馬游塘縣
|91.1
|0
|-
|茶果嶺縣
|107
|0
|-
|神樂院縣
|33.5
|0
|0
|-
|-
第734行: 第695行:


== 政府制度 ==
== 政府制度 ==
[[檔案:UKQGOV.png|縮圖|925x925像素|清和聯合 政府架構圖]]
清和聯合國政府簡稱為帝國政府,帝國政府分設兩套體系,分別為皇室政府與邦聯政府。皇宮與皇室會議不隸屬並凌駕於兩政府之上。


=== 皇宮 ===
=== 皇宮 ===
皇宮為無實權機關,下設國王府、眾親府、眾郡王府與眾嗣王府。
皇宮為無實權機關,下設皇帝府、眾親府、眾郡王府與眾嗣王府。


=== 皇室會議 ===
=== 皇室會議 ===
皇室會議為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由皇帝擔任機關領導
皇室會議為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皇室會議由皇室成員組成,


皇室會議由皇室與經特許之上品爵組成<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皇室會議於沃德維順王國晚期設立,原本由皇帝親自主持,惟盛昌皇帝於投身教職日漸繁忙,故設立皇室首席事務官一職,該職位自設立起便由桂平親皇[[舜和]]擔任


第十二條  皇室會議具有下列權力:
=== 皇室政府 ===


        (一)糾正糾舉權
==== 公務院 ====
公務院為[[清和制]]政府獨有的機關,專司國家民政、司法行政、國安、治安銓敘等各項公共事務作業,由公務總理領導


        (二)解散權
設立之目的在於避免民政、司法行政等公共事務因執政黨改變而大幅變更,為帝國政府中組織架構最為龐大的一級機構


        (三)駁回權
==== 輔政院 ====
輔政院類似樞密院,專司皇室之顧問與輔佐等工作,由首席輔政官擔任機關領導


        (四)職權
==== 司法院  ====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專司司法審判、法律釋等事務,由首席司法官擔任機關領導


        (五)人事任命權。
=== 邦聯政府 ===


        (六)考選權。
==== 政務院 ====
 
        (七)發布戒嚴令、緊急命令、特殊命令。
 
第十三條  皇室會議具有下列權力:
 
        (一)行使赦免、減刑。
 
        (二)冊封、剝奪貴族頭銜。
 
        (三)授予榮典、勳章。</blockquote>
 
=== 公務院 ===
公務院為國家公共事務之最高決策執行機構,下設法務府、官務府、制政府、民務府、社會保護府,由公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法務府為法典之管理與案件之偵查、起訴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官務府為官員之考試、銓敘、任免、考績與國家官職之管理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制政府為國家歷史與資料之紀載、收藏與禮儀、榮典之管理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民務府為民政與地政管理、社會福利施行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社會保護府為國家安全與社會保護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 輔政院 ===
輔政院為皇室之顧問與輔佐之機關,下設樞密府、行政府,由首席輔政官擔任機關領導
 
樞密府為皇室事務之管理與皇室對外之溝通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府為國家對外形象之管理、民眾對皇室建言之傳達、各機關運作之協調等業之主管機關。
 
=== 司法  ===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下設司法官會議、庭務府,由首席司法官擔任機關領導。<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第二十六條 司法官會議為司法院之最高決策機關,由首席司法官擔任主任委員。
 
      司法官會議具有以下權力:
 
        (一)於法規違反本法時凍結或勒令修正該法令。
 
        (二)對具爭議性之法規行法律解釋。
 
第二十八條 庭務府為庭審事務、庭審記錄之保存等業務之主管機關。</blockquote>
 
=== 政務院 ===
政務院為政務優先執政機關,下設國務委員會與執政府,由政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政務院為政務優先執政機關,下設國務委員會與執政府,由政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第808行: 第727行:
政務委員會無實際決策權力,惟得向執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政務委員會無實際決策權力,惟得向執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執政府為國家優先施政機關,具有政務之決策權與施行義務。<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執政府為國家優先施政機關,具有政務之決策權與施行義務。
 
第三十七條 執政府有權於皇帝許可後發布戒嚴令與緊急命令。
 
第三十八條 執政府遇窒礙難行之法案得移請國王覆議。
 
第三十九條 聯邦會議對政政務院提出之不信任案若通過,政務總理得移請國王解散聯邦會議。</blockquote>
 
=== 外務院 ===
=== 外務院 ===
外務院為國家外交事務之優先決策與執行機構,下設合作發展署、邦誼事務部、國際組織部、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署、僑民事務署,由外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外務院為國家外交事務之優先決策與執行機構,下設合作發展署、邦誼事務部、國際組織部、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署、僑民事務署,由外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外務總理由政務總理向聯邦會議、皇室會議舉薦同意後任命。<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外務總理由政務總理向聯邦會議、皇室會議舉薦同意後任命。
 
第四十三條 合作發展部為國際合作與促進微國家發展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四條 邦誼事務部為邦交國相互往來之事務、駐使之派駐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五條 國際組織部為國際組織之參與與代表、議員之派駐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六條 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部為判斷國際局勢、保障國家與友邦之利益、審度外交關係並輔助外務院各部會決策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七條 僑民事務署為處理僑民事務、保護僑民權益等相關業務之主管機關。</blockquote>
 
=== 聯邦會議 ===
=== 聯邦會議 ===
聯邦會議為國家優先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擔任機關領導。
聯邦會議為國家優先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擔任機關領導。


聯邦代表之產生由自治國公民直選產生或由自治國行政機關之首長直接擔任,以選舉產生者,任期六個月,連選得連任。<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聯邦代表之產生由自治國公民直選產生或由自治國行政機關之首長直接擔任,以選舉產生者,任期六個月,連選得連任。
 
第五十一條 各自治國至少具有兩席聯邦會議席次,海外公民與屬地具有一席次。
 
      若自治國人口超過二十人,人口每增加十人,該自治國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若自治國有超過一個特別市,每增加一特別市,該自治國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單一聯邦最多不超過四席。
 
      若聯邦會議總席次為偶數,聯邦人口不超過二十人且聯邦人口數為全國次多時,該聯邦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第五十二條 聯邦會議具有下列權責:
 
        (一)制定、修正、廢止法律。
 
        (二)監督政務院。
 
        (三)提起不信任案。
 
        (四)提起政務院官員之彈劾案。
 
        (五)研議政務議案。</blockquote>
 
=== 國民會議 ===
=== 國民會議 ===
國民會議下設監議會、諮議會,監、諮議員由全國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三個月,連選得連任。,兩議會設議長擔任機關領導。 <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國民會議下設監議會、諮議會,監、諮議員由全國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三個月,連選得連任。,兩議會設議長擔任機關領導。
 
第五十六條 兩議會之席次由皇帝訂定之。監、諮議會總席次應為奇數且不得多於八席,國民會議總席次數不得少於六席或多於


      十二席。
== 政治 ==


第五十七條 民會議具下列權責:
=== 皇室派系 ===
沃德維順王國時期,國王[[王昇陽]]與理親王[[林昀安]]、慧親王[[林昀庭]]在治國方針上意見不合,導致皇室出現分別以王昇陽、林昀安為核心的兩個集團。由於林昀庭策動元安地區自沃德維順王國獨立,盛昌集團與綾系集團關係降至低點,與此同時,東平國與奧克治王加入使以舜和為核心桂平集團成為平衡另外兩個集團,因此造成皇室首席事務官至今只舜和擔任過之結果。


        ()監督務院
=== 政黨 ===
舜和主導的社會民主黨無論在東亞聯邦共和國、沃德維順王國皆為第一大政黨,繼承過往龐大的政治勢力,社會民主黨時至今日仍為聯合帝國的最大黨。在深知黨政治對國家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下,社會民主黨在歷次選舉皆鼓勵小黨參選,使帝國存在許多小


        (二)提出施建議</blockquote>
社會民主黨之後幾個較大的黨分別為綾系集團主導的[[清和公民參政黨]]、盛昌集團主導的[[公理黨]]、[[林子軒]]成立的[[青年黨]]


== 外交 ==
== 外交 ==
第881行: 第759行:
!附註
!附註
|-
|-
| rowspan="8" |盟邦
| rowspan="9" |盟邦
| rowspan="3" |百合
| rowspan="3" |百合
|[[格蘭迪亞共和國]]
|[[格蘭迪亞共和國]]
|2021年11月28日
|2021年11月28日
|沃德維順的第一個友邦,建交時國號為大大大共和國
|沃德維順的第一個友邦,建交時國號為'''大大大共和國'''
|-
|-
|[[華夏眾聯國]]
|[[華夏眾聯國]]
第891行: 第769行:
|
|
|-
|-
|[[科紐與新韓志聯邦]]
|[[域多利聯合王國]]
|
|
|-
| rowspan="6" |山櫻
|[[蒙萊納瓦聯邦]]
|2022年4月17日
|2022年4月17日
|建交時國號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
|-
|[[奧格洛伊聯合王國]]
|
|
|
|-
|-
| rowspan="5" |山櫻級
|[[共和邦聯]]
|[[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
|
|
|-
|[[郲夏帝國]]
|
|
|-
|[[華江斯坦君憲國]]
|2021年12月26日
|建交時國號為'''華江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2021年12月26日
|2021年12月26日
|繼承'''[[里屬星火]]'''、'''[[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希里歐斯共和國]]'''、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里格利亞帝國]]'''外交關係
|-
| rowspan="17" |友邦
| rowspan="5" |杜鵑
|[[赫斯維爾公國]]
|
|
|繼承'''[[羅斯韋爾公國]]'''、'''[[赫米爾帝國]]'''、'''[[奧斯丁與法藍特聯合王國]]'''外交關係
|-
|-
|[[里格利亞帝國]]
|[[約克塞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
|2021年12月26日
|
|
|
|-
|-
|[[赫斯維爾公國]]
|[[梅蘭邦聯]]
|羅斯韋爾:2022年3月30日
|
 
|建交時號為'''蘭曦共和'''
赫米爾:2022年3月24日
|羅斯韋爾公與赫米爾帝現已合併
|-
|-
|[[克里斯蘭共和國]]
|[[大雲帝國]]
|2022年3月11日
|
|
|
|-
|-
|[[烏克拉明帝國]]
|[[杜斯格羅桑]]
|2022年5月30日
|
|
|非邦交國;認定為友好國時國號為'''杜斯格羅桑共和國'''
|-
|-
| rowspan="11" |友邦
| rowspan="12" |玉蘭
| rowspan="6" |杜鵑級
|[[克里斯蘭大公國]]
|[[萊塔尼亞帝聯邦]]
|2022年3月11日
|
|建交時國號為'''[[克里斯共和國]]'''
|繼承希斯共和國之邦交關係
|-
|-
|[[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
|[[達爾克達聯邦]]
|
|
|
|
|-
|-
|[[黃名帝國]]
|[[貓羅聯邦共和國]]
|2022年3月14日
|
|
|
|-
|-
|[[大齊帝國]]
|[[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
|2022年5月11日
|
|
|
|-
|-
第940行: 第841行:


復交:2022年5月12日
復交:2022年5月12日
|首次建交時國號為'''[[維克托民主共和國]]'''
|-
|玉堂自由國
|
|
|-
|[[奧斯丁與法蘭特共和國]]
|2022年8月16日
|清和復國後的第一個友邦
|-
| rowspan="5" |玉蘭級
(甲類)
|[[天王民主帝國]]
|2022年1月9日
|
|
|-
|-
第957行: 第851行:
|
|
|-
|-
|[[大藍冰帝國]]
|[[天王民主帝國]]
|2021年12月5
|2022年1月9
|
|
|-
|-
|[[大雲帝國]]
|[[黃名帝國]]
|2022年5月13
|2022年3月14
|
|
|-
|-
|Republic of Belcity
|[[納塔瑰共和國]]
|2022年3月29日
|
|
|建交時國號為'''他他瑰茶花共和王國'''
|-
|-
| rowspan="6" |友好國
|[[大齊帝國]]
| rowspan="6" |玉蘭級
|2022年5月11日
 
(乙類)
|[[東亞聯邦共和國]]
| rowspan="6" |不適用
|
|
|-
|-
|[[史東共和國]]
|[[大藍冰民族聯合王]]
|2021年12月5日
|建交時國號為'''大藍冰帝國'''
|-
| colspan="2" rowspan="13" |原友邦
|[[里屬星火]]
|
|
|受'''[[里格利亞帝國]]'''併吞而外交關係終止,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
|[[杜斯格羅桑]]
|[[龍湖帝國]]
|
|
|外交事務部終止對該政權之承認;該政權現已終止
|-
|-
|[[臺朗共和國]]
|[[中華三民主義民主共和國]]
|
|2022年1月5日
|政權終止
|-
|-
|[[帕德王國]]
|[[羅斯韋國]]
|
|
|與'''[[赫米爾帝國]]'''合併,現屬於'''[[赫斯維爾公國]]'''
|-
|-
|[[蘭曦共和國]]
|[[赫米爾帝國]]
|
|
|-
|與'''[[羅斯韋爾公國]]'''合併,現屬於'''[[赫斯維爾公國]]'''
| rowspan="5" |原友邦
| rowspan="6" |玉蘭級
 
(丙類)
|[[大龍皇朝]]
|2020年3月29日
|大龍皇朝單方面斷交
|-
|-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
|2021年12月12日
|2021年12月12日
|現屬於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與'''[[希里歐斯共和國]]'''合併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中華三民主義民主共和國]]
|2022年1月5日
|已滅亡
|-
|-
|[[希里歐斯共和國]]
|[[希里歐斯共和國]]
|2022年2月24日
|2022年2月24日
|現屬於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與'''[[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合併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
|與'''[[里格利亞帝國]]'''合併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烏克拉明帝國]]
|
|成為聯合帝國下的'''[[奧克治王國]]'''
|-
|-
|[[紅綠燈王國]]
|[[紅綠燈王國]]
|2022年5月21日
|2022年5月21日
|已滅亡
|政權終止
|-
|[[大龍皇朝]]
|2020年3月29日
|大龍皇朝單方面斷交;該政權現終止
|-
|[[阿爾帕德王國]]
|
|政權終止
|-
|[[奧斯丁與法蘭特聯合王國]]
|2022年5月21日
|與[[赫斯維爾公國]]合併
|-
|-
|原友好國
| colspan="2" rowspan="2" |原友好國
|[[康科迪亞民主共和國]]
|[[康科迪亞民主共和國]]
|不適用
|不適用
|已滅亡
|政權終止
|-
|[[東亞聯邦共和國]]
|不適用
|政權終止
|}
|}
== 國民組成 ==
=== 種族 ===
由於位處臺灣、香港,多數清和人為漢人,且閩南裔較客家裔更多。由於《身分條例》僅將原東亞聯邦共和國國民之公民權凍結,故法理上原東亞聯邦共和國國民全數皆為帝國國民,因此種族涵蓋歐洲人、美洲人、東南亞人。
=== 語言 ===
基於使用者眾多,聯合帝國的官方語言為標準漢語、粵語、閩南語與英語,客家語、潮州語、緬語與日語為通用語言。另外,意第緒語、芬蘭語、德語、法語等語言亦為聯合帝國國民使用之語言。
=== 性別 ===
聯合帝國目前的性別比為358.33,男性人數約為女性人數的3.5倍。[[舜和]]表示即便男性仍大幅多於女性,但這樣的數據在臺灣微國家中已經是女性數量數一數二多的國家了。
聯合帝國有多位女性參政,例如[[林昀安]]、[[林昀庭]]、[[恕悠嗣王]]等人皆曾擔任一級機關首長。
=== 宗教 ===
由於臺灣人占國民比例最高,聯合帝國最多人信奉儒釋道信仰,而香港人與海外國民使基督宗教為聯合帝國第二多人信奉的宗教。除儒釋道信仰與基督宗教,亦有伊斯蘭教與神道教的信奉者。
另外,由於社會主義思想對部分國民影響深刻,聯合帝國的無神論與不可知論者數量僅次於儒釋道信仰與基督宗教。
[[Category:國家列表]]
[[Category:國家列表]]
[[Category:君主制國家]]
[[Category:君主制國家]]
[[Category:帝國]]
[[Category: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