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使用者
「聯邦最高武裝力量」: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Fimsa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Fimsa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聯邦最高武裝力量''',又稱主權軍(官方名稱為皇軍),是[[大瓦爾多蘭與布里尼亞帝國|瓦爾多蘭]]中央軍事組織。它由海、陸、空三軍、皇家憲兵隊、皇家禁衛軍、中央武裝警察部隊及多個民族自治武裝所構成,皇帝則是國防軍實質最高總司令,在承平時期由國防部門負責軍事訓練及演習。 | |||
基於公民保護其家園的普遍和個人義務的原則。國防大臣是管理帝國成員國所有軍事事務和與國防有關的所有問題的首腦,但軍隊的最高指揮權屬於君主,君主有權作為總司令對全軍採取一切措施。海軍是主要國防力量,致力於保護瓦爾多蘭與布里尼亞在津磯道海灣的利益。 | |||
== 建軍歷史 == | |||
=== 主權保安部隊 === | |||
2022年5月24日,時任聯邦總統李孟軒先生簽署《準軍事化組織法》,正式將防衛部隊整合成主權保安部隊,意用來抗擊513民主抗爭後布里尼亞及阿爾甘巴罕兩州的獨立戰爭。 | |||
由於布里尼亞及阿爾甘巴罕兩州地形上的差異,保安隊一直以來都由陸、空兩軍及特種作戰部隊所構成,針對布里尼亞及阿爾甘巴境內及周遭實施維穩行動,曾多次與地方割據武裝爆發激烈交火,其中著名「澄清湖戰役」最顯為人知。 | |||
=== 聯邦國民軍 === | |||
6月26日,李孟軒內閣在其任內因憲法漏洞等諸多問題未解決引發「桀霖政變」請辭下台,新總統鄭彥霖所領導的左翼政府隨後也將保安隊組織為國民軍,7月2日沸騰不止的民怨引爆多處抗爭示威行動,7月4日彥霖政府被憤怒的群眾推翻,散布在各軍區的國民軍也分裂成多個陣營,以寧華共產黨為主的激進組織趁機策劃奪權並成立寧華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引發各勢力不滿,隔日便爆發全面內戰。 | |||
=== 內戰時期主要交火軍隊 === | |||
==== 寧華聯邦軍 ==== | |||
寧華聯邦軍是寧華*內戰時期(2022年6月5日至7月26日)*的軍隊,屬於當時寧華流亡政府旗下正規軍事組織,設海、陸、空三軍,是現今寧昭皇軍的前身,曾三天之內攻破共產黨重要據點洛西尼市而引起巨大關注,因其佔領地區實施強硬手段統治也被民間稱作「從地獄來的惡魔軍隊」 | |||
==== 人民革命軍 ==== | |||
人民革命軍是寧華共產黨旗下軍事組織,設有陸軍及黨憲兵隊,是內戰時期存在時間最短的一支軍隊,隨著六月中旬國家經濟衰退帶來的高度通膨引發民怨,共產黨因此順道崛起,歷經演變成為強而有力的反政府革命武裝組織,隨後七月五日藉機發動「社會主義革命」以武裝暴力取得中央政權,同月十四日不敵壓倒性力量被寧華聯邦軍所剿滅。 | |||
==== 港東邊防衛隊 ==== | |||
港東邊防部隊是港東自治共和國,由自願人士所組織的自衛性軍事力量,因應島嶼特性設立岸巡衛隊、空防衛隊以及海防衛隊,其所有裝備主要供應廠商為人民革命軍,放到現在許多練兵方式仍然沿用人民革命軍的「五大教條」進行軍事訓練,素有革命衛士之稱。 | |||
== 體制 == | |||
=== 軍階 === | |||
== 戰區 == | |||
== 軍種 == | |||
== 裝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