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赫史拜是對四個臺灣頂尖與完全開發微國家的合稱,包括克里斯蘭大公國赫斯維爾公國史東共和國拜然聯邦共和國。另外民間也有將臺朗共和國納入的版本,合稱克赫史拜臺

源起

「克赫史拜」的稱呼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7月29日,當日舉行克里斯蘭、赫米爾、史東、拜然聯邦四國會談,赫米爾帝國政府將此次聯合會談簡稱克赫史拜會談。然而,此詞真正泛起是大約在2021年開始。當時適逢第一次大新興潮衝擊臺灣微國社群,在紛亂不堪的國際社會中,克里斯蘭共和國代表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完成了與駿宏民國解決歷史問題的工作,而拜然聯邦共和國史東共和國同時出任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理事國。赫斯維爾公國的前身羅斯韋爾公國則在2021年9月號召成立Fourmosa組織,利用自身語言優勢嘗試向海外推廣臺灣的微國品牌。有鑒於此四個國家陸續達到高開發水平,「克赫史拜」的稱呼也開始出現,並逐漸成為臺灣完全開發水平微國家的代名詞。

「克赫史拜」曾在多個地方被提起。如華江斯坦君憲國第一次李文甄執政時期的執政目標便是全力追趕「克赫史拜」的開發程度,而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秘書長蔡易臻也曾在和外國政要討論「成熟的微國主義者」議題時使用過「克赫史拜」。

排序

克赫史拜的固定排序與開發程度和建國日期並無絕對,目前的排序只是口語順暢所致,事實上四個國家的開發水平差不多,也各有自身優勢;而排序與地理位置無關,但事實上卻是從南向北。克里斯蘭位於新竹縣、赫斯維爾史東位於臺北市、拜然尼亞位於基隆市。

有些意見會將「克赫史拜」做出調整,即刪去較晚達已開發國家程度的赫斯維爾公國,將臺朗共和國納入排序形成「克史拜臺」;而華江斯坦君憲國政府曾使用過「克華史里」的排序,即克里斯蘭、史東、華江斯坦、里格利亞的排序作為該國首次與克里斯蘭及史東首腦會晤時的稱呼;此外也有排序將中寧民國納入,稱「克史拜寧」。有別於其他排法,「克史拜寧」的排序因中寧民國國慶典禮東門會議而具有某種政治意義。

四國對比

國名 克里斯蘭大公國 赫斯維爾公國 史東共和國 拜然聯邦共和國
國旗
 
 
 
 
建國時間 2015年9月1日 2022年7月3日(赫米爾與羅斯韋爾統合生效) 2017年11月30日 2015年5月23日
國名變革
  • 克里斯蘭第一共和國(2015年)
  • 克里斯蘭公國(2015年)
  • 克里斯蘭聯合王國(2016年)
  • 克里斯蘭帝國(2017年)
  • 克里斯蘭第二共和國(2017年)
  • 克里斯蘭大公國(2023年)
  • 里賈凱共和國(2013年)
  • 羅斯韋爾公國(2018年)
  • 赫米爾帝國(2018年)
  • 赫斯維爾公國(2022年)
  • 樂高聯合帝國(2015年)
  • 史東共和國(2017年)
  • 白氏基金會(2015年)
  • 新白氏基金會(2016年)
  • 庭瑋共和國(2016年)
  • 庭瑋民主獨立國(2016年)
  • 庭瑋聯邦共和國(2017年)
  • 拜然聯邦(2018年)
  • 拜然聯邦共和國(2018年)
現任統治者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暫不適用) 總統制 總統制
人口總數 無最新普查數據 無最新普查數據 1人 無最新普查數據
邦交國總數 94國 統合後未整理 33國 26國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