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拜然聯邦共和國」:修訂間差異

增加 222 位元組 、​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Bai Tin Wayne
無編輯摘要
imported>Bai Tin Wayne
無編輯摘要
第39行: 第39行:




'''拜然聯邦共和國''',簡稱'''拜然尼亞'''、'''拜然'''<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1第3項:國名「拜然聯邦共和國」及「拜然尼亞」、「拜然」意義相同。</ref>北部的[[w:Micronation|微型國家]]。
'''拜然聯邦共和國''',簡稱'''拜然尼亞'''、'''拜然'''<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1第3項:國名「拜然聯邦共和國」及「拜然尼亞」、「拜然」意義相同。</ref>北部的[[w:Micronation|微型國家]]。


拜然尼亞與[[w:Taiwan|中華民國]][[w:Keelung City|基隆市]][[w:Nuannuan District|暖暖區]]接壤,宣稱的統治面積達0.44平方公里;拜然聯邦共和國成立於2018年6月23日,繼承了[[庭瑋蘭聯邦共和國]]和[[老拜然聯邦]],目前該國正積極推行政治改革,並頻繁參與國際事務。
拜然尼亞與[[w:Taiwan|中華民國]][[w:Keelung City|基隆市]][[w:Nuannuan District|暖暖區]]接壤,宣稱的統治面積達0.44平方公里;拜然聯邦共和國成立於2018年6月23日,繼承了[[庭瑋蘭聯邦共和國]]和[[老拜然聯邦]],目前該國正積極推行政治改革,並頻繁參與國際事務。
第125行: 第125行: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半總統制共和國,國家元首稱聯邦總統、政府首腦是部長理事大會會長、國會稱立法院、司法機構則為法院。在2021年8月通過新憲法後直至於2021年9月停運前,拜然尼亞改為總統制,行政權重歸總統,部長理事大會改為部長理事會,並廢除會長一職;國會(國家議會,Gosduma)和司法機構(國家司法院)權力重新劃分。
從2019年至2021年8月,拜然尼亞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半總統制共和國,國家元首稱聯邦總統、政府首腦是部長理事大會會長、國會稱立法院、司法機構則為法院。在2021年8月通過新憲法後直至於2021年9月停運前,拜然尼亞改為總統制<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為實行總統制之聯邦制國家。</ref>,行政權重歸總統,部長理事大會改為部長理事會,並廢除會長一職;國會(國家議會,Gosduma)和司法機構(國家司法院)權力重新劃分。


正式的說,拜然聯邦共和國於微國家範疇內,是具主權、治權、民主、法治之共和國。現行憲法於2021年8月通過,是一套符合微國家運作的憲法。
正式的說,拜然聯邦共和國於微國家範疇內,是具主權、治權、民主、法治之共和國。現行憲法於2021年8月通過,是一套符合微國家運作的憲法。
第180行: 第180行: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6月23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有兩個[[w:Municipality|市]]、五個州[[w:Oblast|州]]和四個[[w:Autonomous_republic|共和國]]。這些行政區是唯一的級別,沒有更詳細的劃分。
截至2022年6月23日,拜然聯邦共和國有兩個[[w:Municipality|市]]、五個州[[w:Oblast|州]]和四個[[w:Autonomous_republic|共和國]]<ref>拜然聯邦共和國憲法第53條:拜然聯邦共和國由州、共和國及市之聯邦主體組成。</ref>。這些行政區是唯一的級別,沒有更詳細的劃分。


市和州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區域,由政府直接管理;共和國是為歷史上的特殊少數民族而建立的,它具有自治地位,且可以通過與中央政府談判或其他法律程序脫離拜然聯邦共和國。
市和州是具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區域,由政府直接管理;共和國是為歷史上的特殊少數民族而建立的,它具有自治地位,且可以通過與中央政府談判或其他法律程序脫離拜然聯邦共和國。
匿名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