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使用者
→第四屆內閣
imported>NoahLDW 無編輯摘要 |
imported>CYL992 (→第四屆內閣) |
||
第106行: | 第106行: | ||
至於對外方面,他改變了自己自第三屆內閣後的「不再積極參與外交事務」方針,先後主導了紐新退出樺林-竿蓁協約組織及八國公約的決策,並參與尼亞斯坦託管地事件的決策,亦在 MLC 50 及 MCF 30 中恢復活躍。 | 至於對外方面,他改變了自己自第三屆內閣後的「不再積極參與外交事務」方針,先後主導了紐新退出樺林-竿蓁協約組織及八國公約的決策,並參與尼亞斯坦託管地事件的決策,亦在 MLC 50 及 MCF 30 中恢復活躍。 | ||
但在2023年4月,由於公民聯盟與作為信任供給的保守黨在改制行政區劃和地方自治的方案上出現分歧,當中保守黨堅持徹底改制和以完全地方自治為目標,而公民聯盟則傾向以現有行政區劃為基礎,並在此之上實行精簡版地方自治。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保守黨便 | 但在2023年4月,由於公民聯盟與作為信任供給的保守黨在改制行政區劃和地方自治的方案上出現分歧,當中保守黨堅持徹底改制和以完全地方自治為目標,而公民聯盟則傾向以現有行政區劃為基礎,並在此之上實行精簡版地方自治。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保守黨便宣佈撤回信任供給,直接令內閣淪為少數政府。而李德永則在次日便以「為免政府失去民意」為由,宣佈提請時任聯邦總統鄭靖永解散第二屆聯邦主權議會,並獲鄭靖永接納。 | ||
本次選舉以公民聯盟獲得四席,成為第一大黨告終,但距離單獨組閣所需的七席仍有差距,由此便開始了組閣商討。經過連日商討,李德永在5月3日舉行的國務總理信任動議投票上,在中間派及獨立人士的三席和尊嚴一席的支持下,取得九票而勝過保守黨呂睿廷的四票,成功再次取得組閣權,並成為自第三屆內閣倒台後的首個多數政府。 | 本次選舉以公民聯盟獲得四席,成為第一大黨告終,但距離單獨組閣所需的七席仍有差距,由此便開始了組閣商討。經過連日商討,李德永在5月3日舉行的國務總理信任動議投票上,在中間派及獨立人士的三席和尊嚴一席的支持下,取得九票而勝過保守黨呂睿廷的四票,成功再次取得組閣權,並成為自第三屆內閣倒台後的首個多數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