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共和国」:修訂間差異

增加 4,859 位元組 、​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增添细节。
無編輯摘要
(增添细节。)
第3行: 第3行:
大洛共和国(英文:Evelysian Republic / Republic of Evelyse / Republic of Luo;正体字:大洛共和國),简称洛国,是位于东亚、北美及大洋洲的共和制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及澳大利亚联邦接壤,实际国土面积约400平方米(约121坪)。首都为英州。
大洛共和国(英文:Evelysian Republic / Republic of Evelyse / Republic of Luo;正体字:大洛共和國),简称洛国,是位于东亚、北美及大洋洲的共和制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及澳大利亚联邦接壤,实际国土面积约400平方米(约121坪)。首都为英州。


{{國家基礎資訊|国家格言=Ave Mater Evelyse /
{{國家基礎資訊|国家格言=Ave Mater Evelyse|国歌名称=大洛共和国国歌|国土面积数据=0.0004|水域率百分比=0|国家首都名称=英州|中央政府所在地=英州|最大城市名称=绥派|时区名称=洛国标准时间|时区=UTC +08:45|人口估计年份=2024年12月|总人口数据=7|官方语言=普通话
Audi, Vide, Tace, Si Vis Vivere In Pace|国歌名称=大洛共和国国歌|国土面积数据=0.0004|水域率百分比=0|国家首都名称=英州|中央政府所在地=英州|最大城市名称=绥派|时区名称=洛国标准时间|时区=UTC +08:45|人口估计年份=2024年12月|总人口数据=7|官方语言=普通话
淮语
淮语
吴语
吴语
第88行: 第87行:


自然灾害方面,洛国大部分城市在仲夏后易发洪水,同时间隔受到持续高温,亦会发生旱灾。洛西因靠近桐庐地震带为洛国唯一的地震常发地区。二〇二四年九月十八日洛国标准时间约二十时五十一分,绥派市、洛阳市及太平市受到合肥市肥东县4.7级地震的影响。
自然灾害方面,洛国大部分城市在仲夏后易发洪水,同时间隔受到持续高温,亦会发生旱灾。洛西因靠近桐庐地震带为洛国唯一的地震常发地区。二〇二四年九月十八日洛国标准时间约二十时五十一分,绥派市、洛阳市及太平市受到合肥市肥东县4.7级地震的影响。
=== 经济 ===


=== '''政治''' ===
=== '''政治''' ===
第266行: 第267行:


=== 国家象征 ===
=== 国家象征 ===
==== 旗帜 ====
洛国国旗的非官方称号为“青天玉龙旗。”其中蓝色是洛国的代表色,不仅代表国花桔梗,亦象征着理性、艺术、谦逊;白龙代表组成洛国的两省。同时白色也象征着纯洁。纵横比例为三比五。
洛国的政府机构必须同时悬挂洛国国旗及政府旗。<gallery mode="nolines" widths="100" heights="100">
檔案:8月8日修改11月24日启用之民用旗.png|民用旗
檔案:7月13日制成11月24日洛国正式国会旗.png|政府旗
檔案:8月25日内阁总理大臣旗.png|内阁总理大臣旗
</gallery>
==== 国徽 ====
洛国国徽仿照了国玺的设计方式。其中右侧“𩙣”字为“風”之异体字,与“海”字象征着洛国的地理环境。
根据相关规定,所有洛国政府机构下发的文件上必须拥有国徽样式的盖章。
==== 格言 ====
洛国格言原为“Credo in te.”为拉丁语“我相信你。”现为“Ave Mater Evelyse”意为“洛国母亲万岁。”
==== 国歌 ====
洛国从二〇二四年七月十二日至八月二十六日的国歌为《洛国国歌》,是古斯塔夫·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中的《木星——欢乐使者》的截取。整首国歌无歌词。
是年八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二十六日的国歌为《大江歌罢掉头东》,由周恩来作词、傅庚辰作曲。
是年十月二十六日后至今的国歌为《大洛共和国国歌》,为 Peeter Ruubel 和 Friedrich August Saebelmann 创作的歌曲《Kaunimad Laulud》,但因为原曲以爱沙尼亚语演唱而改为纯器乐。
==== 国旗歌 ====
洛国的国旗歌为 Rick van der Linden 所作 《You are the Only one I Love》,仅在特殊场合跟随国歌之后演奏。


=== '''文化''' ===
=== '''文化''' ===
洛国因地理方位在文化上与中国,尤其是江淮地区及淮扬地区一带同源。且由于移民迁入,亦有吴越地区和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当代文化的发展上。
因历史发展之进程迅速,洛国当代文化主要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主要来自魁北克省)、日本、德国、法国、前南斯拉夫诸国和前苏联诸国等,属于大熔炉式的融合。
在二〇一六年和二〇二四年于洛国发生了两次文化分裂,致使洛国国内尠有例如近几年抖音、小红书、韩国流行乐、日本流行乐、欧美流行乐、萌文化及部分主流化的亚文化的身影出现,而更侧重于研究与发扬古典主义建筑、雕塑、音乐、文学、绘画、书法等之美学。二〇二四年十月,大洛共和国政府决议采取对曾经甚为抵制的文化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认为此举可以防止潜在人才的过度流失。


==== '''语言''' ====
==== '''语言''' ====
洛国的官方语言为普通话、淮语、吴语、中原官话和英语,它们亦是常用语言。
洛国普通话与大陆普通话略有区别。最明显为带有淮语特征而不分前后鼻音;其次是改变部分字音回老国音或异读音,例如“崖”(yái)、“跃”(yào)、“曝”(pù)、“说(服)”(shuì)等;再次是受当涂话(淮语一种)的语法影响,例如由常见的“把”字句衍生出的“给”字句、方言特有词汇等(如“调伙”——一般询问一件事是否做完)。在当代,洛国尽可能消除流行用语的滥用与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淮语,又称江淮官话,尤其在靠长江沿岸一带受吴语影响。洛国国民因多来自或居住于江淮地区而常话淮语。其中绥派市、洛阳市主体说淮语洪巢片合肥话;英州市主体说淮语洪巢片江都话;太平市主体说淮语洪巢片当涂话;舞海市绘海市、新海市、过沿镇主体说淮语泰如片泰州话、如皋话和海安话;射陵市主体说淮语洪巢片建盐话。
吴语,更多散布在长江以南。在洛国仅有祖辈说吴语之国民略知其一二。舞海市梁诸县说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崇明话;其中环绕太平市之当涂县为江南一大侨县,十里不同音,除姑孰镇、江心洲等西北地区外,为淮语及吴语混杂区。吴语在当涂主要集中于湖阳、新市及博望,为其中一支宣州片。太平市主体则含有一种源头更加偏南方的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诸暨话,该方言亦出现在上述梁诸县。阜安市位于苏州,说吴语太湖片苏州话。但由于洛国建国后淮民南下,阜安也混杂了淮语。
中原官话更多分布在江苏极北、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全省及陕西省交界处。洛国中原官话使用者多受其家庭影响。占多数的有商阜片界首话、商阜片蒙城话、信蚌片蚌埠话、信蚌片寿县话等。
洛国英语因为绝大部分国民留学美国而基于美式英语。
==== 文字 ====
==== 习俗 ====


==== 文学 ====
==== 文学 ====
第282行: 第330行:


==== '''传媒''' ====
==== '''传媒''' ====
==== 游戏 ====


==== '''教育''' ====
==== '''教育''' ====
1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