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洛共和国」:修訂間差異

增加 497 位元組 、​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語言:​ 增加细节、删除错别字。
→‎国家象征:​ 國家象徵
→‎語言:​ 增加细节、删除错别字。
第263行: 第263行:
==== 民族 ====
==== 民族 ====
洛國主體民族為漢族,占全國的100%,但因歷史上北人南遷,其中洛國人祖輩基因中北方漢族占比多。
洛國主體民族為漢族,占全國的100%,但因歷史上北人南遷,其中洛國人祖輩基因中北方漢族占比多。
==== 氏族 ====
洛國最常見的姓氏及氏族為諸暨趙氏、下塘李氏、夏店孔氏、合肥周氏、合肥董氏、壽縣夏氏和蚌埠王氏。


=== '''國家象徵''' ===
=== '''國家象徵''' ===
第307行: 第310行:
淮語,又稱江淮官話,尤其在靠長江沿岸一帶受吳語影響。洛國國民因多來自或居住于江淮地區而常話淮語。其中綏派市、洛陽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合肥話;英州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江都話;太平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當塗話;舞海市繪海市、新海市、過沿鎮主體說淮語泰如片泰州話、如皋話和海安話;射陵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建鹽話。
淮語,又稱江淮官話,尤其在靠長江沿岸一帶受吳語影響。洛國國民因多來自或居住于江淮地區而常話淮語。其中綏派市、洛陽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合肥話;英州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江都話;太平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當塗話;舞海市繪海市、新海市、過沿鎮主體說淮語泰如片泰州話、如皋話和海安話;射陵市主體說淮語洪巢片建鹽話。


吳語,更多散佈在長江以南。在洛國僅有祖輩說吳語之國民略知其一二。舞海市梁諸縣說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崇明話;其中環繞太平市之當塗縣為江南一大僑縣,十不同音,除姑孰鎮、江心洲等西北地方外,為淮語及吳語混雜區。吳語在當塗主要集中于湖陽、新市及博望,為其中一支宣州片。太平市主體則含有一種源頭更加偏南方的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諸暨話,該方言亦出現在上述梁諸縣。阜安市位於蘇州,說吳語太湖片蘇州話。但由於洛國建國後淮民南下,阜安也混雜了淮語。
吳語,更多散佈在長江以南。在洛國僅有祖輩說吳語之國民略知其一二。舞海市梁諸縣說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崇明話環繞太平市之當塗縣為江南一大僑縣,十不同音,除姑孰鎮、江心洲等西北地方外,為淮語及吳語混雜區。吳語在當塗主要集中于湖陽、新市及博望,為其中一支宣州片。太平市主體則含有一種源頭更加偏南方的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諸暨話,該方言亦出現在上述梁諸縣。阜安市位於蘇州,說吳語太湖片蘇州話。但由於洛國建國後淮民南下,阜安也混雜了淮語。


中原官話更多分佈在江蘇極北、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全省及陝西省交界處。洛國中原官話使用者多受其家庭影響。占多數的有商阜片界首話、商阜片蒙城話、信蚌片蚌埠話、信蚌片壽縣話等。
中原官話更多分佈在江蘇極北、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全省及陝西省交界處。洛國中原官話使用者多受其家庭影響。占多數的有商阜片界首話、商阜片蒙城話、信蚌片蚌埠話、信蚌片壽縣話等。


洛國英語因為絕大部分國民留學美國而基於美式英語。
洛國英語因為絕大部分國民留學美國而基於美式英語。在美式英語中屬中西部口音


==== 文字 ====
==== 文字 ====
洛國雖因主體民族為漢族而廣泛使用漢字,但據《大洛共和國憲法》規定,國民可以在正式文件中使用正體字及簡體字,在非正式場合使用正體字、簡體字和二簡字。洛國也是第一個重新啟用已在一九八七年廢止的二簡字的國家。


==== 習俗 ====
==== 習俗 ====
1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