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Shunwa/2025年黃名帝國政治危機

於 2025年4月6日 (日) 23:41 由 Shunwa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2025黃名帝國政治危機
日期解散港台共爭議:
2024年12月30日 - 2025年2月11日
外交政策爭議:
2025年3月14日 - 迄今
地點
結果

黃名港台共逐出
多國與黃名斷交,部分國家發動制裁或不承認
黃名試圖區分微國家與虛擬國家之界線

黃名否認自身為主權國家
衝突方

 黃名帝國

  • 第31屆內閣
  • 港台共代表團

主要被影響方
 蒙萊納瓦聯邦

  • 第13屆內閣
  • 港台共代表團

 格蘭迪亞共和國

  • 第4屆內閣
  • 港台共代表團

 大清和聯合帝國

  • 大清和聯合帝國皇室皇室首席理事官與他諭令的官員
  • 大清和聯合帝國聯邦政府第3屆外務內閣(看守內閣)
  • 大清和聯合帝國東平國

 布萊爾維亞、坡托克澤及眾主權共和國國家聯盟

  • 港台共代表團

次要被影響方與參與方
 奧格洛伊聯邦

  • 港台共代表團

 眾聯國

  • 港台共代表團

奧琳塔利亞共和國神聖奧琳塔利亞聯邦
 赫斯維爾公國

 大雲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黃名帝國李君羨
黃名帝國關二哥
黃名帝國驅牛翁
黃名帝國將臣嵐

黃名帝國仲尼

主要領導者
大清和聯合帝國舜和
格蘭迪亞共和國沈雲深
蒙萊納瓦聯邦江誠佑
大清和聯合帝國大清和聯合帝國域多利聯合王國李興道
其他參與者
奧格洛伊聯邦朱孝文
奧琳塔利亞共和國顏于哲
赫斯維爾公國王佑恩
大雲帝國雲鵬天

大雲帝國林均叡

中立方領導者
港臺微型國家共榮圈代理主席朱孝文
政治支持方領導者
華江斯坦君憲國李文甄
中寧民國國權
拜然聯邦共和國白庭瑋
郲夏帝國帝曌
郲夏帝國劉奕廷

郲夏帝國宋芷容
政治支持

制裁與政治支持
 華江斯坦君憲國
中寧民國寧洲大統制共和國
 拜然聯邦共和國

 郲夏帝國

2025年黃名帝國政治危機(英語:2024 Wong Ming Political Crisis),是指自2024年年底至2025年春季黃名帝國發生的一系列政治危機,為2022年眾聯國衝突八國公約政治衝突事件後,涉及八國公約組織成員國最大的政治事件,亦為五二三事件後黃名帝國首次與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多個成員國發生衝突。

該次事件並未被視為是前述政治事件的後續事件,而是作為獨立的政治危機看待。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黃名帝國此次的政治危機使該國影響力大幅下降,然而黃名帝國國內卻充斥一種民粹主義與愛國主義的氛圍,認為自身在此一系列事件中並無錯誤,亦不認為自身國力衰退。

除黃名帝國與各受影響國家的雙邊關係崩塌,傳統上受黃名帝國影響深遠的更在此次事件中被逐出

命名與定性

冠未事變至今眾聯國官方依然未有就事件給予命名或定性,因此導致各方各執一詞。主流觀點認為冠未事變的爆發是源於眾聯國人口過度重疊引發的跨國兼職爭議再加上意識形態的衝突。

在事件發生後,有部分派別認為事件是一場政變;但亦有派別認為這是根據眾聯國憲法第一章第十條所合理行使的公民革命權。

背景

人口政策

2021年中,為刺激人口增長,時任首相陳廷宇政府推出「歸籍政策」,無條件開放眾聯國國境,只要外國人抵達眾聯國境內,即可取得眾聯國公民身份,包括投票權。

根據眾聯國聯邦政府統計局在2021年末發佈的數據顯示,外來人口佔據了極大部份。而原本處於主體民族的平安族也隨着外來人口的增長下跌為少數民族,即使在衝突過後,平安族依然是眾聯國的少數民族(皇族),眾聯國現時已從由平安族主導轉變為漢族主導的國家。而巨大的外來人口亦引申來灌票的疑慮。

開槓問題

眾聯國聯邦政府及皇室在開槓問題上各執一辭,時任首相陳廷宇及副首相黃祺恩皆為開槓中京政府的支持者,因此眾聯國聯邦政府奉行「一個開槓政策」。然而,眾聯國皇室的立場偏向支持開槓新都政府,英韋希親皇曾代表女皇愛爾柏塔一世訪問新都,並同意新都政府在眾聯國設立辦事處,此舉惹來聯邦政府的不滿。後來,聯邦政府本意圖效彷靖康及開槓中京政府推行嚴厲措施禁止和斷絕眾聯國人民與新都政府的聯絜,但是受到皇室的壓力和反對,眾聯國對於新都政府的政策是相對溫和的,亦象徵着眾聯國聯邦政府與皇室之間的衝突愈見鮮明。

過程

爆發

2022年3月14日,華夏眾聯國首相理文侯爵認為丁共連線的宣傳手法已經侵犯他本人與其黨內成員之名譽,與丁共連線主導人黃祺恩、陳廷宇、梁安迪等人發生一系列言語衝突,此事件被廣泛視為華國春季政爭之始,然在此前已有衝突跡象。

春季政爭從2022年3月14日至5月22日,從原本的政治衝突向外延伸出跨國兼職議題、多重國籍議題,並指控「丁共連線部分人士有意以多數暴力修憲減少皇室權力,眾聯國復興會內部更有丁共連線濫用〈歸籍政策〉以廣納人才之名,行灌票之實」。在4月11日,華夏眾聯國首相理文侯爵因不滿而自行暫停行使首相職權。在此危急關頭下,眾聯國皇室只得臨時任命黃祺恩與梁安迪為代理首相、副首相,惟代理期間最多一個月,且理文侯爵得隨時復行視事。

落幕

2022年5月22日,此日被廣泛認為是華夏眾聯國春季政爭最後一場衝突事件,沙靈親皇單方面宣布解除依據〈歸籍政策〉入籍者,並建立新國民群,以皇室之名義執行上述行為,然其行為並未被奧爾德一世、代理首相黃祺恩、國會主席何正背書。至今對事次行動屬於政變、自我正變或一般越權行為仍無定論。

後續事件

颱風聯邦共和國理事梁安迪就5月22日發生之事態以華國主權不明為由,向九國公約理事會提出提案暫停華國在九約的一切權力。華國時任外相沙靈親皇以違背九約宗旨為由反對,並當即單方面宣告退出九國公約組織,收回華夏眾聯國提供九約之一切版權。奧爾德一世嘗試從中調停上述行為,並鼓勵雙方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問題。在經過丁共連線(事實上的九國公約理事會方)與復興會(事實上的眾聯國掌權方)談判,復興會以華夏眾聯國退出九國公約組織,要求撤除丁共連線等被他們視為「叛國者」之人士的國籍。而在華夏眾聯國正式退出九國公約組織後,九約制定了〈八國公約壬寅五月補充條款〉並正式改為八國公約組織。

麗山共和國理事陳廷宇就華夏眾聯國退出九約一事發表之演講內容如下:

華夏眾聯國退出九約,對我而言不代表九約的瓶頸或遺憾,我反而認為,華國的退出使得一個更完整的集合體出現了。 在座的八個成員,都是有理想、守法治,尊重國內不同聲音的國家,都是對內謹守憲政秩序、對外積極溝通的民主法治夥伴。我們可能不善於搞動聽或精緻的感官施政,但我們對於實業、對於生活模式的堅持都是一致的。我們不會因為權力受到威脅,就屢屢對外放話指稱在野黨有意圖篡位謀權。我們不會因為在選舉或政治協商的過程有所口角,就想要把對手驅逐出去。我們對於自己和彼此都有個承諾,在以群體的身份互動之前,我們首先是個體,是需要顧及別人感受、和別人互動的個體。我們沒有權利把自己的私求強加在其他人身上,我們並不比較特別,但我們尊重彼此。 這一次華國的離開,換來了其他成員很大的完整,不管是價值觀層面的統合,或是對民主法治的再追求。這次風波給了我們很重要的定位,真正的和平或穩定不是靠長期掌權,而是靠不同聲音的政治勢力之間建立一個合乎制度的對話管道。 當我們面對一個會以政變、整肅手段對待政敵的獨裁專制政府,我們也不應該關上對話的大門,我們應該盡我們所有的力氣訴求、對話。 當我的人生步入一個需要自己做決定是,無論是決策、思考或任何事情,都需要經過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很慶幸,今天,在這個群組裡面的代表都是明事理的人,我們的想法越來越一致。

聯邦政府的政策

在衝突落幕後,聯邦政府決定重振民生,推行大復興計劃,唯計劃最終隨着女皇的退位和英韋希親皇的引退而告吹。

2023年初,隨着眾聯國國力復甦,聯邦政府重新推行被譽為眾聯國歷史最大型的改革計劃,名為眾看·眾尋

各界觀點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