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萊納瓦聯邦國務總理」:修訂間差異

出自微國家百科
無編輯摘要
第49行: 第49行:
*召集及主持內閣會議;
*召集及主持內閣會議;
*提名國家基金委員會委員;
*提名國家基金委員會委員;
*向國家防衛委員會提案修正國家安全政策;
*參與[[國家改革委員會]]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當然委員;
*參與[[聯邦安全會議]]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委員;
*參與[[聯邦安全會議]]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委員;
*參與[[國務最高議會]]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委員;
*參與[[國務最高議會]]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委員;
*參與[[國家安全與主權委員會]]會議並作為委員;
*[[蒙萊納瓦總統委員會|總統委員會]]組成時,與其他成員共同代行總統職權。
*緊急狀態委員會組成時,作為委員並參與會議;
*緊急狀態委員會組成時,作為委員並參與會議;
*國家管理委員會組成時,作為委員並參與會議;
*國家管理委員會組成時,作為委員並參與會議;

於 2024年6月15日 (六) 09:49 的修訂

蒙萊納瓦聯邦國務總理
Prime Minister of the Federation of Monreinava
國務總理旗
現任
林維閎

2024年4月12日就任
尊稱 先生/女士、閣下
所屬 國務最高議會國務院國家安全與主權委員會總務府
官邸 國務總理官邸
機關所在地  蒙萊納瓦聯邦瓦倫克爾自由邦
任命者 總統評議會任命
任期 無任期限制
設立法源蒙萊納瓦聯邦憲法
首任 李靜和
設立 2018年
副職 國務部長
薪資 無給薪(2018年起)
網站 紐新聯邦總務府

蒙萊納瓦聯邦國務總理(英語:Prime Minister of the Federation of Monreinava,標準文化語:Premiér Monreinavaská Federace),即紐新總理,是蒙萊納瓦聯邦政府首腦,由其代表紐新人民行使行政權,總理之主要職責為領導內閣的運作、提名或撤換內閣成員、決定聯邦政府政策方針及其他法律授予之職權。根據憲法規定,國務總理由總統評議會依據議會信任動議結果任命,通常具有議員身分;現任國務總理為林維閎先生,在2024年6月組成第二次內閣,迄今共組成兩屆內閣。

沿革

職位更迭

選出

根據聯邦憲法規定,國務總理之人選由國民議會議員提名,並在提名期結束後由國民議會辦理信任動議投票,當取得二分之一以上議員同意時,得由聯邦總統直接任命;然若未取得二分之一以上議員同意時,議會議長應辦理及主持國務總理選舉辯論,而應在信任動議投票後四十八小時內舉辦第二次信任動議投票,如一樣無法取得二分之一以上議員同意時,應另尋人選;然若距第一次信任動議投票後兩個月內,無法產生新任政府時,總統應在取得國民議會議長的附署後,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重新辦理選舉。

國務總理是由名為「信任動議投票」(非正式的被稱為國務總理選舉)的間接選舉產生,國務總理實際上並沒有任期規定,而基於憲法未對國務總理人選上有進一步規定,意即有可能產生非議員的國務總理。

就職

卸任與解職

權力和職責

根據《蒙萊納瓦聯邦憲法》、其他聯邦性法律及憲政慣例,國務總理作為紐新聯邦之政府首腦,全權領導國務院之日常工作,基於前述法律之規定,國務總理的權力和義務如下:

  • 組織國務院(內閣),領導國務院進行日常工作並執掌大多數行政權;
  • 提名內閣各部會首腦及總務府各官員;
  • 代表內閣指揮及監督行政部門;
  • 撤換內閣不適任官員;
  • 召集及主持內閣會議;
  • 提名國家基金委員會委員;
  • 參與聯邦安全會議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委員;
  • 參與國務最高議會所有會議工作並作為委員;
  • 緊急狀態委員會組成時,作為委員並參與會議;
  • 國家管理委員會組成時,作為委員並參與會議;
  • 提請總統評議會解散議會;

歷任總理列表

任次 屆次 肖像 姓名
所屬選區
任期 內閣 所屬政黨 議會 聯邦總統
上任 離任
1 1 李靜和
總統直接任命
2019年
2月1日
2019年
4月26日
李靜和內閣 USP-HDP
聯合多數派政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韓慶銘
(HDP
HDC
→獨立)
85天
首任國務總理,因韓康民主黨與統一社會黨組成執政聯盟而出任閣揆;任內政績因資料散失而不詳;就任國務總理不久便因兩黨分歧而辭職和率領統一社會黨退出執政聯盟,本人後亦退籍離國。
2 2 陳清洋
總統直接任命
2019年
4月27日
2019年
12月24日
陳清洋內閣 獨立
多數派政府
第一屆中央議會
242天
曾任內政事務部部長,由時任總統韓慶銘指定出任國務總理一職;任內政績因資料散失而不詳,僅知其曾有意推動中央議會改選,但因人口不足而被迫取消;因獲時任總統韓慶銘邀請為其第三屆總統副總統選舉副手而辭任國務總理一職,並推薦時任教育部部長的林維閎接任。
3 3 林維閎
總統直接任命
2019年
12月24日
2021年
8月24日
第一次林維閎內閣 HDP→HDC
多數派政府
1年244天
首次任相,此前曾任教育部部長,因獲前任陳清洋推薦而得以出任閣揆一職;任內推動《入籍革新政策》,開始吸引新人入籍,為後來李德永時代的「政治活躍期」打下基礎;另改組韓康民主黨為韓志民主陣線;因個人原因而退任,並推薦時任教育部部長的李德永任相。
4 4 李德永
總統直接任命
→代表第二選區
2021年
8月26日
2022年
1月23日
第一次李德永內閣 HDCRDP
多數派政府
5 2022年
1月24日
2022年
5月29日
第二次李德永內閣 RDP→FM
多數派政府
第一屆主權議會
楊耿豪
(RDP
MF)
6 2022年
5月30日
2022年
9月2日
第三次李德永內閣 RDPCVU
多數派政府

鄭靖永
(CVU)
7 2022年
9月2日
2023年
5月3日
第四次李德永內閣
改組
CVU
少數派政府
DNTCON閣外支持
第二屆主權議會
8 2023年
5月3日
2024年
4月12日
第五次李德永內閣 CVU-MIP-CDP-CAI
聯合多數派政府
第二屆國民議會
2年231天
曾任教育部部長,因獲前任林維閎推薦而得以出任閣揆一職,開展長達近三年的李德永時代,並先後贏得三次立法選舉,組成五次內閣;任內以推動長達近三年未改選的中央議會與總統一同改選作起點,推動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三次修改國名,兩次重新制憲和多次修憲,改單一制為聯邦制,一院制為兩院制,亦於2023年主導舉辦了開國以來首次地方選舉,大致奠定蒙聯作為「民主大國」的形象;2024年宣佈不再爭取連任閣揆職,並因公民聯盟於第三屆國民議會選舉大敗,跌落至第三大黨而正式辭職,為李德永時代劃上句號。
5 9 莊在安
非議員
2024年
4月12日
2024年
6月4日
莊在安內閣 APA-CON
聯合多數派政府
第三屆國民議會
CON-CDP
聯合少數派政府
CVU閣外支持

何韋臣
(CAI)
54天
繼李靜和後第二位非來自公民聯盟或其前組織的國務總理,而其所組成的政府亦是蒙聯政治史上首個排除公民聯盟在外的政府;任內推行《24年國務院改革》;五月中時有意推動總統評議會改革,卻遭同為執政聯盟成員的蒙聯維新會反對並退出內閣,淪為少數派政府,在公民聯盟以莊內閣於六月初辭職為條件而獲信任供給,並避過其首次不信任動議;五月末因民意支持度徘徊低點,下合時間迫近和黨內迫宮而宣告辭職,並在6月4日林維閎獲任命後正式下台,以54日的任期取代李靜和,或為蒙聯任期最短的國務總理。
(3) 10 林維閎
政黨名單
2024年
6月4日
現任 第二次林維閎內閣 MIP-CDP-CAI
聯合少數派政府
CVU閣外支持
306天
二次拜相,獲維新、中間和國民三黨支持,加上公民的閣外支持而得以任相,組成其第二屆內閣,亦因而成為首位「回鍋」的國務總理。

記錄

  • 總任期最長的國務總理:李德永,2年231天,任期:2021年8月26日-2024年4月12日
    • 總統制下總任期最長的國務總理:林維閎,1年244天,任期:2019年12月24日-2021年8月24日
    • 議會內閣制下總任期最長的國務總理:李德永,2年231天,任期:2021年8月26日-2024年4月12日
  • 總任期最短的國務總理:莊在安,54天,任期:2024年4月12日-2024年6月4日
    • 總統制下總任期最短的國務總理:李靜和,85天,任期:2019年2月1日-4月26日
    • 議會內閣制下總任期最短的國務總理:莊在安,54天,任期:2024年4月12日-2024年6月4日
  • 擔任次數最多:李德永,5次
    • 第一次:2021年8月26日-2022年1月23日
    • 第二次:2022年1月24日-2022年5月29日
    • 第三次:2022年5月30日-2022年9月2日
    • 第四次:2022年9月2日-2023年5月3日
    • 第五次:2023年5月3日-2024年4月12日

時間軸

莊在安李德永林維閎陳清洋李靜和

註釋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