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修訂間差異
(建立空白頁面) |
無編輯摘要 標籤:行動版編輯 行動版網頁編輯 |
||
第1行: | 第1行: | ||
在漫長歷史中,「皇帝」起源於秦始皇嬴政。 春秋戰國諸侯混戰,秦國經變法實力大增,嬴政繼位後,先後滅掉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 他覺得「王」的稱號不足以彰顯功績,於是取“三皇五帝”中“皇”與“帝”,創造“皇帝”名號,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稱呼。 | |||
皇帝被視為“天子”,代天牧民,掌控全國軍政大權,皇位大多世襲,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 新皇登基有複雜儀式,向天下昭告正統性,以鞏固統治,如祭天、大赦天下等。 在位期間,皇帝透過任免官員、頒布法律等治理國家,決策影響國家走向 。 |
於 2025年3月31日 (一) 21:40 的修訂
在漫長歷史中,「皇帝」起源於秦始皇嬴政。 春秋戰國諸侯混戰,秦國經變法實力大增,嬴政繼位後,先後滅掉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 他覺得「王」的稱號不足以彰顯功績,於是取“三皇五帝”中“皇”與“帝”,創造“皇帝”名號,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為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稱呼。
皇帝被視為“天子”,代天牧民,掌控全國軍政大權,皇位大多世襲,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 新皇登基有複雜儀式,向天下昭告正統性,以鞏固統治,如祭天、大赦天下等。 在位期間,皇帝透過任免官員、頒布法律等治理國家,決策影響國家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