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和聯合帝國

於 2023年7月29日 (六) 00:29 由 imported>G0414 所做的修訂 →‎郡、屬地與皇室直隸地區

大清和聯合帝國(英文:United Empire of Great Qinghe),簡稱大清和清和,是一個施行清和制與半邦聯制的君主立憲帝國,其現實地理位置以東亞地區的臺灣、香港為主,亦有位處於東亞的廣東、日本、美國、緬甸的海外屬地。

清和聯合帝國
United Empire of Qinghe
清和聯合帝國國旗
國旗
清和聯合帝國國徽
國徽
位置 東亞
首都 宮都直隸區(法律上,皇宮所在地)、桂城特別市 (行政上)
官方語言 現代標準漢語、英語、粵語、閩南語
族群 漢族(以閩南裔、客家裔為主)
宗教 以佛教、道教為最大宗信仰
政府 君主立憲制、半邦聯制清和制
• 皇帝
王昇陽
舜和
林昀安
黃郭康 (代理)
舜和
暫無
暫無
恕悠王
林昀庭
李興道
成立

建國:2016年11月28日

復國:2022年8月15日

清和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朔至2015年9月27日成立的政權,當時以娛樂為核心。清和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建國為單一制聯邦共和國,雖稱之為國家,但事實上其結構與法制尚不成熟,直至2017年的南擴、東擴和憲政改革才使國家趨於穩定。2018年,安煌與沃德維順退出聯邦,共和國進入專制時期,直至2020年12月清和併入東亞前衛主義共和國。2021年11月沃德維順王國改以君主立憲制復國,作為清和王政時期的根基。2022年9月,東亞聯邦共和國解散,北清和、南清和、沃德維順、安煌作為四個獨立的構成國,建立清和聯合王國。2022年12月,烏克拉明帝國、東平國與聯合王國合併,並以王政時期國家基本法作為基礎重制國家基本法。

國名

「清和」二字出自於〈萬葉集.卷一.幸于吉野宮之時柿本朝臣人麻呂作歌〉「國者思毛 澤二雖有 山川之 清河内跡 御心乎 吉野乃國之」一句,其義為「天下諸國 國數雖多不勝數 然有殊勝者 山川水清河內谷 御心寄情兮 御吉野兮吉野國」,以其為名之意涵有二,其一是表示清和與淡水河的緊密地緣關聯,其二是寓意希望國家山明水秀、環境清幽。

而為呼應國家和平之理念且常有筆誤,故將「河」字改為「和」字。

歷史

凱德政權

2016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民主共和國時期

同年11月26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聯邦共和國時期

2017年,清和的疆域於二月南擴至沃德維順地區(彰化),於五月東擴至安煌地區(北投、內湖)。

同年夏天,由於擴張,造成人口結構較民主共和國時期複雜許多,故當時的執政黨民主黨推動「雙七改革」,廢止單一制,施行聯邦制,並完善立法、司法體系,新憲於8月11日通過。然而當時最大的在野黨人民黨對於該憲法抱持強烈的反對意見,公民投票結果壓倒性通過(83%同意),致使該黨於8月13日自行宣告獨立,成立清和人民共和國,經過多次的談判,該國於9月21日正式解散。

2018年,安煌、沃德維順領導人分別於五月、十月因生活、學業因素退出清和,同年10月15日正式宣告結束聯邦共和國時期。

專制時期

2018年10月15日,為使國家保持最低限度運作,全民公投廢止憲法。雖為專制但人民仍具有完整的自由權。

東亞時期

2020年11月,清和末任領導人舜和宣布加入人口僅有五人的東亞聯邦共和國,該舉造成東亞獲得翻倍的公民數量,但在其之前有四十餘名公民因不滿舜和之舉動而退出清和。

以大清和共和區為中心的東亞社會民主黨持續保持著全國與共和區內第一大黨的地位。

沃德維順獨立復國

沃德維順領導人王昇陽因學業因素趨緩而得以恢復微國家之運作,自八月起籌備獨立建國,於11月27日(清和獨立的前一天)宣布建國。

原本欲施行內閣制君主立憲,但由於網路攻擊與微國家局勢動盪等因素,決定更改為二元制君主立憲。

在這段時期內,沃德維順在台灣微國家領域上充分發展,和里格利亞、圖洛維亞、華江斯坦、他他瑰四國並稱為當時的微國五隼之中。

此外亦加入了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港台微型國家共榮圈明德合作聯盟八國公約組織烏德塔協約組織等國際組織。

清和復國與王政時期

清和於2022年8月15日宣布復國,由自東亞聯邦共和國獨立的北清和、南清和、解除特殊保護領地位的安煌以及原本的沃德維順組成,並繼承了沃德維順王國皇室以及政治基礎。

自福共體於七月底的峰會結束後,清和增加與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柴可拉夫那協約組織聯合安全會議等組織與其成員國之交流。

多元民主化運動

2022年12月1日,香江協議簽訂,清和聯合王國、烏克拉明帝國東平國合併成爲大清和聯合帝國。匯江共和國自清和、湳興獨立。匯江、改名為奧克治王國的烏克拉明以及東平國成為帝國第五、六、七個自治國。

同月24、25兩日,大清和舉行第一屆聯邦代表選舉暨公民投票,社會改革聯盟取得6席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其公民自由、公明民主聯盟組成的選舉聯盟取得9席,獲得半數席次,組建聯合內閣,由公民自由黨魁朱孝文出任政務總理,由社改盟黨魁舜和出任外務總理。公民選舉的四項提案分別為:針對官員持有之外國國籍數量與跨國兼職數量以及職等進行限制、就八國公約組織以外交對策為手段保障我國全體國民權益、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展望問題、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名稱問題。前兩項公投皆通過且超過半數,第三項議題以「改組為柔性組織」為結果,第四項議題以「改名為桂城-樺林協約組織」為結果。

二月革新迄今

多元民主化運動結束後,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舜和以社改盟、桂平府、外務院等名義推動多項政策。基於華夏眾聯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的高度同質性,由兩國組成清華外交共同體,並由大清和外務總理暨眾聯國外相舜和出任共同體主席。而基於部分組織重疊性過高,執政聯盟與聯安會成員推動多個組織之整併。執政聯盟亦推動聯邦會議組成之改革,減少皇室對聯邦會議之干預,並精簡會議組成、增加不分區席次。另外,桂平府推動貴族品秩之修改,將原有之十個品秩增加為十二個。

與之同時,國內對反對八國公約組織內部行為的聲量持續加劇,亦致使以親近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四國政府的八國公約黨團與親近八國公約理事會的八約最棒聯盟形成事實上的對立。在多次論戰後,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先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其次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在衝突之中,時任政務總理朱孝文假借大清和與格蘭迪亞政府之名義逕自宣布退出八國公約組織,致使大清和受到格蘭迪亞之譴責,並造成輕微的公關危機。此後,皇室會議集結下轄之直隸機關,偕同聯邦政府做出中止行使於八國公約組織之一切權利,拒絕旅行八約施加之義務與要求,正式退出八約組織,此一舉動受到執政黨與在野黨之支持,亦難得出現全體皇室成員皆同意的狀況。下為外務總理就八國公約衝突與外務院立場做出之演說內容:

八國公約是不是經不起質疑?如果不是,那有必要為了成員國民眾或政府的質疑用那麼大的力氣來駁斥嗎?我要提醒執行長與諸理事,各位的反應越大,越顯排斥,那只是明確的告訴眾人,我八國公約組織沒有那個能力接受質疑。而該公告所說的內容則為國內部分人士的猜疑,如果八國公約沒有人有意圖透過多數暴力支配八約,行的直坐的正,何必擔憂人民的質疑?或許是有心人士自己對號入座罷了。

我坦白的說,清和的確並沒有很妥善地處理八國公約的事務,但並不代表清和在此前有任何逾越之行為,也不代表清和沒有積極參與八國公約組織。二月十八日理事會在做統一見解,清和做出了兩千多字的演講,其中也明確表現出清和以及我三盟邦的憂慮,然而理事會在徵詢加盟國意見後卻又置之不理,除了麗山共和國理事陳廷宇閣下以外,無人積極做出回應,執行長甚至在一個小時內迅速做出統一見解。首先,清和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理事會公開傳達我國之擔憂,絕對不是執行長所說「不把話說明白、不善用所賦予的權利」,反而是理事會多次忽略我方意見;其次,如果不會採納任何加盟國的意見,或者解開加盟國的擔憂,那我認為執行長乾脆不要詢問加盟國代表好了。 而在該演說中,我亦明確從法律學、政治學的觀點分析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侵犯主權,俄羅斯也不覺得自己在侵略烏克蘭,有關「沒有主權侵害」的說詞簡直無稽之談!

另外,我看了颱風合眾國理事兼八國公約議長撰寫的報導,十分精采,非常超然中立,但我依然有一些問題存在。

首先是,您方認為八國公約的議會與理事會趨於平權就已經是完全沒有不平等的制度,那為什麼加盟國的意見沒有被傾聽?為什麼加盟國不能參與理事會的決議?還是這就是議長閣下所謂的「很多權利」?我等自發起監議會的討論之時,已經明確表示我們的訴求是八國公約組織內部的加盟國與締約國具有同等權利義務,請問您覺得在監議會的討論結束,多數理事贊同這個想法之後,八國公約有繼續促進平等嗎?

其次,若比照歐盟辦理,請問歐盟只有最初構成關稅同盟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可以參與歐洲理事會的表決嗎?再者,歐盟政府一向被詬病不完全民主,連香蕉有多彎都要管。當今沒有完整將歐盟體制使用於八約,還引喻失義,拿一個不民主的國際組織來和八約做比擬,那這不就很明顯表示八約正在轉為高度強制了嗎? 如果議長對於國際組織應該有的規制標準以及民主自由與我以及清和政府不同,那似乎就這方面拿來作為攻擊清和政府的說詞並不妥適吧?

最後,感謝梁大理事明確表明不歡迎繼續留在八國公約組織,我想八國公約組織不需要任何較為多元的聲音以及國家組成,清和不會被八約理事會歡迎。然而,清和也在這裡表達對於八國公約組織、理事會以及議長的失望,我也非常希望我們盡快退出,不要看八國公約組織某部分人士丟人現眼。

題外話,我個人深切關心媒體傳播專業的能力以及中立性,媒體做為第四權不應該有輿論引導出現。我也認為稍早對於我國之公告抱有疑慮且未查證未了解就開砲的那些人可以考慮對被波及者致意。

另外,先不討論清和的問題,今天已經有三到四個加盟國表示退出或已經退出,我建議理事會究其根本,尋找改善空間。

地理

地形

清和主要分布在關渡平原、大屯火山群、臺北盆地、林口台地、台中盆地、大肚台地、彰化平原、華南丘陵、九龍半島、上町台地等主要地形區。

氣候

地區 歷史最高溫

(單位:°C)

年均高溫

(單位:°C)

最暖月均溫

(單位:°C)

年均溫

(單位:°C)

最冷月均溫

(單位:°C)

年均低溫

(單位:°C)

歷史最低溫

(單位:°C)

年降水量

(單位:mm)

年均相對溼度

(單位:%)

北、西清和 38.8 26.2 29.0 22.4 15.4 19.4 2.3 2072.7 78.8
安煌

中、南清和

宮都與近畿

39.7 27.3 30.1 23.5 16.6 20.8 -0.2 2368.5 74.8
沃德維順 39.9 28.5 28.9 23.7 17.0 20.3 -1.0 1762.8 74.5
香江 36.8 27.2 28.6 23.3 2.2 20.7 2.2 2398.4 無資料
玉造 39.1 21.3 27.7 17.1 6.2 13.6 -7.5 1338.3 63.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香港天文台、日本氣象廳

行政區劃

 
清和聯合帝國欽定國家疆域圖[1]

自治國

名稱 元首 政治首腦 政府制度 特別市 自治市 一般行政區
名稱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面積

(公頃)

人口
清和 舜和 舜和 君主制

總理制

桂城特別市 0.617 2 豐悅自治市 0.784 0 水碓市 14.6 2
金國自治市 0.383 2 北新市 43.0 1
學府縣 36.2 0
竿蓁縣 35.5 0
八勢縣 16.6 0
英專縣 33.3 0
知行縣 19.9 1
乙農縣 4.65 1
公司田縣 40.3 0
偕叡理縣 47.8 0
光武縣 7.84 0
湳興 恕聰王 恕聰王 半總統制 興昌特別市 1.46 5 湳雅自治市 30.6 0 景南縣 6.76 0
安和自治市 5.86 0 崇德縣 31.2 0
通化縣 41.5 0
景文縣 3.70 0
馥臨縣 56.3 0
安和縣 35.0 0
建國縣 85.4 0
沃德維順 王昇陽 王昇陽 君主制

開明專制

泰安特別市 6.44 1 永安縣 78.4 6
浮圳縣 73.9 0
仁安縣 5.76 0
安煌 林昀安 林昀庭 君主制

議會制

棘環特別市 1.77 3 東華自治市 0.317 4 立農市 0.410 0
棘環縣 6.65 0
馬偕縣 8.16 0
東華縣 17.9 0
磺溪縣 15.0 0
明德縣 30.8 0
吉利縣 24.2 0
實踐縣 43.0 0
懷德縣 35.5 0
匯江 儀佐王 儀佐王 總統制 金城自治市 0.608 2 三和縣 9.89 0
倫承自治市 4.29 6 農安縣 17.7 0
北安縣 12.1 0
文林縣 27.1 0
艋舺縣 51.9 0
華山縣 15.7 0
美崙縣 36.9 0
龍成特別保護區 25.9 0
奧克治 朱孝文 朱孝文 君主制 基斯特別市 96.9 2 島南縣 0.282 0
島南東縣 0.313 0
觀塘縣 197 1
馬游塘縣 91.1 0
茶果嶺縣 107 0
神樂院縣 33.5 0
東平 楊四維 李興道 君主制 大窩口特別市 61.9 3 福來市 78.9 1
上葵涌市 92.1 0
葵興縣 175 0
葵盛縣 20.6 1
東荃灣縣 427 0
西荃灣縣 305 0
上荔華縣 3730 0
下荔華縣 182 0
藍田縣 157 0
南粉嶺縣 150 0
北粉嶺縣 228 0
上水縣 507 0
大城門特別保護區 238 0

郡、屬地與皇室直隸地區

類型 名稱 政治首腦 特別市 自治市 一般行政區
名稱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面積

(公頃)

人口
皇室直隸地區 宮都直隸區 王昇陽 特殊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36.3 0
近畿直隸區 164 0
珠海自治領 育仁藩王 珠海自治市 7.52 9 光明縣 16.9 0
復興縣 17.0 0
磺港縣 25.9 0
文化縣 11.3 0
元安自治領 陳逸婷 光日特別市 3.31 2 光日縣 41.9 2
永隆縣 67.2 1
永興特別保護領 檠箴藩王 特殊行政區劃不適用 安北特別保護區 4.31 5
北雲特別保護區 8.66 0
臨江特別保護區 16.1 0
繁華特別保護區 8.17 0
西郡 恕悠嗣王 中豐市 8.51 0
中豐縣 36.1 0
華峰縣 8.58 1
三園縣 83.7 0
東郡 淵定嗣王 後山縣 38.6 0
興東縣 54.5 0
明湖縣 4.87 0
香江郡 林子軒 碧堤特別市 18.4 1 葵芳自治市 40.6 0 翠華縣 9.98 0
蘇屋特別保護區 86.2 0
海外屬地 玉造屬地 直隸地區管理官 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65.7 1
樟深屬地 40.7 0
銘雲屬地 33.4 2
永成屬地 82.4 1

政府制度

 
清和聯合王國 政府架構圖

皇宮

皇宮為無實權機關,下設國王府、眾親王府、眾郡王府與眾嗣王府。

皇室會議

皇室會議為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由皇帝擔任機關領導。

皇室會議由皇室與經特許之上品爵組成。

《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

第十二條  皇室會議具有下列權力:

        (一)糾正、糾舉權。

        (二)解散權。

        (三)駁回權。

        (四)解職權。

        (五)人事任命權。

        (六)考選權。

        (七)發布戒嚴令、緊急命令、特殊命令。

第十三條  皇室會議具有下列權力:

        (一)行使赦免、減刑。

        (二)冊封、剝奪貴族頭銜。

        (三)授予榮典、勳章。

公務院

公務院為國家公共事務之最高決策執行機構,下設法務府、官務府、制政府、民務府、社會保護府,由公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法務府為法典之管理與案件之偵查、起訴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官務府為官員之考試、銓敘、任免、考績與國家官職之管理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制政府為國家歷史與資料之紀載、收藏與禮儀、榮典之管理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民務府為民政與地政管理、社會福利施行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社會保護府為國家安全與社會保護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輔政院

輔政院為皇室之顧問與輔佐之機關,下設樞密府、行政府,由首席輔政官擔任機關領導

樞密府為皇室事務之管理與皇室對外之溝通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行政府為國家對外形象之管理、民眾對皇室建言之傳達、各機關運作之協調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司法院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下設司法官會議、庭務府,由首席司法官擔任機關領導。

《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

第二十六條 司法官會議為司法院之最高決策機關,由首席司法官擔任主任委員。

      司法官會議具有以下權力:

        (一)於法規違反本法時凍結或勒令修正該法令。

        (二)對具爭議性之法規行法律解釋。

第二十八條 庭務府為庭審事務、庭審記錄之保存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政務院

政務院為政務優先執政機關,下設國務委員會與執政府,由政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政務總理之產生由聯邦會議選舉產生,在戒嚴或特殊情形下,總理得由皇帝任命,任期不設限制。

政務委員會無實際決策權力,惟得向執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執政府為國家優先施政機關,具有政務之決策權與施行義務。

《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

第三十七條 執政府有權於皇帝許可後發布戒嚴令與緊急命令。

第三十八條 執政府遇窒礙難行之法案得移請國王覆議。

第三十九條 聯邦會議對政政務院提出之不信任案若通過,政務總理得移請國王解散聯邦會議。

外務院

外務院為國家外交事務之優先決策與執行機構,下設合作發展署、邦誼事務部、國際組織部、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署、僑民事務署,由外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外務總理由政務總理向聯邦會議、皇室會議舉薦同意後任命。

《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

第四十三條 合作發展部為國際合作與促進微國家發展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四條 邦誼事務部為邦交國相互往來之事務、駐使之派駐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五條 國際組織部為國際組織之參與與代表、議員之派駐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六條 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部為判斷國際局勢、保障國家與友邦之利益、審度外交關係並輔助外務院各部會決策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七條 僑民事務署為處理僑民事務、保護僑民權益等相關業務之主管機關。

聯邦會議

聯邦會議為國家優先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擔任機關領導。

聯邦代表之產生由自治國公民直選產生或由自治國行政機關之首長直接擔任,以選舉產生者,任期六個月,連選得連任。

《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

第五十一條 各自治國至少具有兩席聯邦會議席次,海外公民與屬地具有一席次。

      若自治國人口超過二十人,人口每增加十人,該自治國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若自治國有超過一個特別市,每增加一特別市,該自治國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單一聯邦最多不超過四席。

      若聯邦會議總席次為偶數,聯邦人口不超過二十人且聯邦人口數為全國次多時,該聯邦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第五十二條 聯邦會議具有下列權責:

        (一)制定、修正、廢止法律。

        (二)監督政務院。

        (三)提起不信任案。

        (四)提起政務院官員之彈劾案。

        (五)研議政務議案。

國民會議

國民會議下設監議會、諮議會,監、諮議員由全國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三個月,連選得連任。,兩議會設議長擔任機關領導。 

《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

第五十六條 兩議會之席次由皇帝訂定之。監、諮議會總席次應為奇數且不得多於八席,國民會議總席次數不得少於六席或多於

      十二席。

第五十七條 國民會議具有下列權責:

        (一)監督政務院。

        (二)提出施政建議。

外交

友好國關係

種類 級別 國家名稱 建交日期 附註
盟邦 百合級 格蘭迪亞共和國 2021年11月28日 沃德維順的第一個友邦,建交時國號為大大大共和國
華夏眾聯國 2022年2月28日
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 2022年4月17日
山櫻級 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 2021年12月26日
里格利亞帝國 2021年12月26日
赫斯維爾公國 羅斯韋爾:2022年3月30日

赫米爾:2022年3月24日

羅斯韋爾公國與赫米爾帝國現已合併
克里斯蘭共和國 2022年3月11日
烏克拉明帝國 2022年5月30日
友邦 杜鵑級 他他瑰茶花共和王國 2022年2月3日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繼承希里歐斯共和國之邦交關係
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
黃名帝國 2022年3月14日
大齊帝國 2022年5月11日
翁屬維克托 首次建交:

復交:2022年5月12日

奧斯丁與法蘭特共和國 2022年8月16日 清和復國後的第一個友邦
玉蘭級

(甲類)

天王民主帝國 2022年1月9日
靖康民主共和國 2022年5月24日
大藍冰帝國 2021年12月5日
大雲帝國 2022年5月13日
Republic of Belcity 2022年3月29日
友好國 玉蘭級

(乙類)

東亞聯邦共和國 不適用
史東共和國
杜斯格羅桑共和國
臺朗共和國
阿爾帕德王國
蘭曦共和國
原友邦 玉蘭級

(丙類)

大龍皇朝 2020年3月29日 大龍皇朝單方面斷交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 2021年12月12日 現屬於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中華三民主義民主共和國 2022年1月5日 已滅亡
希里歐斯共和國 2022年2月24日 現屬於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紅綠燈王國 2022年5月21日 已滅亡
原友好國 康科迪亞民主共和國 不適用 已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