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永

於 2024年8月7日 (三) 00:52 由 Noah LDW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李德永(英語:De-Yong Lee),蒙萊納瓦聯邦公民聯盟籍政治人物,現任樞密院院長國民議會議長議員、前任紐新聯邦國務總理。此前,他曾任中央議會議員。

閣下
李德永
Noah De-Yong Lee
蒙萊納瓦聯邦 第1任樞密院院長
現任
就任日期
2024年4月12日
前任 樞密院成立
蒙萊納瓦聯邦 第4-8,11任蒙萊納瓦聯邦國務總理
現任
就任日期
2024年8月2日
總統 何韋臣
副總統 江誠佑鄭靖永
副總理 高鈞啟江誠佑李齊洋
前任 林維閎
任期
2021年8月26日—2024年4月12日
總統 韓慶銘楊耿豪國務最高議會/空缺鄭靖永
副總統 陳清洋→廢止→江誠佑李齊洋
秘書長 江誠佑
副總理 鄭靖永第二次內閣
江誠佑第三次內閣
空缺
江誠佑第四次內閣
陳清洋(代理)
國務部長 江誠佑林維閎第五次內閣
前任 林維閎
繼任 莊在安
蒙萊納瓦聯邦 第3任國民議會議長
現任
就任日期
2024年4月12日
前任 宋啟康
公民聯盟領袖
任期
2022年7月18日—2024年4月21日
書記 江誠佑鄭延誠
前任 政黨成立
繼任 鄭延誠
瓦倫克爾自由邦 第1-2任瓦倫克爾自由邦首席部長
現任
就任日期
2022年11月12日 -
代理:2022年6月18日-2022年11月11日
總統 鄭靖永
總理 他自己莊在安
前任 瓦倫克爾地區成立
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 國民議會議員
代表第二選區
現任
就任日期
2023年5月3日
秦正洋李齊洋同時在任
前任 選區成立
多數票 第二輪獲勝(≥50%
蒙萊納瓦聯邦 第3-6任教育文化研究部部長
任期
2021年8月26日—2022年9月3日
總理 林維閎他自己
前任 宋啟康
繼任 林維閎
蒙萊納瓦聯邦 聯邦主權議會議員
代表第二選區
任期
2022年8月27日—2023年5月3日
前任 選區成立
繼任 選區撤銷
多數票

第二輪獲勝(≥50%

代理部長職務
蒙萊納瓦聯邦 代理外交事務部部長
任期
2022年11月24日—2022年12月31日
總理 他自己
前任 江誠佑
繼任 江誠佑
蒙萊納瓦聯邦 代理財務經濟部部長
任期
2022年9月3日—2022年12月31日
總理 他自己
前任 鄭靖永
繼任

盧義禾

個人資料
公民權 檔案:Flag of Hong Kong.svg 香港特別行政區
 蒙萊納瓦聯邦
政黨 公民聯盟(2022—)
其他政黨 韓康民主黨(2019)
韓志民主陣線(2019—2021)
革新民主黨(2021—2022)
聯邦自由運動(2022)
內閣 第一次林維閎內閣
第一次李德永內閣
第二次李德永內閣
第三次李德永內閣
第四次李德永內閣
第四次李德永改組內閣
第五次李德永內閣
簽名

而在國務總理改由議會選出而非總統指名後,他所屬的政黨從未能夠單獨獲得過半席次,但仍能因其政治手段而得而多次連任國務總理,因而在紐新國內有「幸運的德永」、「不倒翁」之稱,同時由於自韓慶銘不再連任後導致聯邦總統一職多次變更,但他本人仍然能夠任職國務總理,更在2023年時超越前任林維閎,成為紐新史上任期最長的國務總理乃至行政首長,故國內有「流水的總統,鐵打的德永」等語句出現,反映他在紐新政壇的權力和影響力。

同時,由於他在就任國務總理後所進行的一連串的政治改革,令紐新從他就任前的總統制轉換至實質上的內閣制,因此獲支持者稱為「前進的德永」;但同時反對者認為此舉只是為了能夠讓他長期執政和架空聯邦總統,且自韓慶銘離任後的繼任者也為李德永的摯友和受其提拔,因此亦被批評是「開民主倒車第一人」、「李太后」。

經歷

早期

李德永於2019年獲時任總統韓慶銘邀請加入當時仍稱為新韓康共和國的蒙萊納瓦聯邦,隨即獲當時的韓康民主黨提名為中央議會議員候選人,因選舉無法舉行,其被時任總統韓慶銘指定為中央議會議員,但不久後就因個人原因和缺乏興趣而暫時退出政界。

至2021年時,在時任國務總理林維閎辭職後,他應時任總統韓慶銘的邀請,擔任其任內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國務總理。此前韓慶銘亦曾在2019年邀請他接替因就任副總統而辭職的陳清洋任國務總理,但被其以「缺乏經驗」為由婉拒。

國務總理任內

第一屆內閣

2021年8月,李德永獲總統韓慶銘任命為國務總理,上任之初,他提出「以國民內政為首」的施政方針,指出要活躍紐新沉寂的風氣。為此,他先後推行一系列改革議案,包括成立國家改革委員會、重新制定和標準化現行國家象徵、重組國務院及重劃行政區等,令紐新國內有復蘇的現象。伴隨國民的年歲漸長和當時的現實中的政治局勢,國內開始有聲音關注紐新的政治,並質疑為何中央議會長期未改選,同時李德永所屬的韓志民主陣線也因此而分裂。

為此,李德永在和時任總統韓慶銘及中央議會商討後,第一屆中央議會在延任多年後宣佈解散,並在2022年1月和第四任總統選舉共同進行,而自建國起即擔任總統的韓慶銘也宣佈不再連任,標誌着紐新進入後韓慶銘時代

而由李德永領導,繼承了前韓志民主陣線的左派主要政黨地位的革新民主黨,也在經過多次磋商後,與同為左派的新民主黨合作參加大選,並以初選決定候選人,最終由時任中央議會議長的楊耿豪出線,並在大選中以高達六成一的票數當選,而革新民主黨也取得7席,並在新民主黨獲得3席的協助下維持多數地位,而李德永亦在按例因聯邦總統更替而宣佈解散內閣後,旋即獲新任聯邦總統楊耿豪重新任命為國務總理,開展其第二任期,也成為首位在不同聯邦總統任內都獲任命的國務總理。

第二屆內閣

1月24日,甫就任聯邦總統的楊耿豪在就職演說上宣佈將再次任命李德永為國務總理,同時亦任命來自新民主黨的鄭靖永為副國務總理。

在第二任期之初,他延續「國民內政為首」的方針,並決議推動 E-Hanning 計畫,將內政和外交事務移至網上表單進行,同時亦開始修正已過時的法案,且推動聯邦內首個自治國「紐克蘭多自治共和國」的成立,並重新設立國民代表大會作監察政府用。進一步完善和鞏固第一任期內的改革措施。而同時,因疫情持續導致三地無法來往,致使李德永內閣推動設立高級專員一職,以此在聯邦總統無暇出席國際會議時有代表可替代。

但在2022年2月中旬,原屬國營,後被黃名帝國收購作其國營媒體的新韓傳媒發表對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事變的言論,導致紐新聯邦需要出面澄清已被黃名帝國收購的新韓傳媒和紐新毫無關係。但由於時任紐新駐黃名大使的韓慶銘和國務總理李德永在處理問題上過於急躁,致使局勢惡化,紐黃關係亦一度緊張。儘管最後事件和平解決,但李德永仍在事件完結後的同年3月向時任聯邦總統的楊耿豪提出辭呈,但被其拒絕。此事亦成為後來楊耿豪辭職的原因之一。

黃名報業事件發生後,國內對聯邦總統楊耿豪和李德永越發不滿,有批評者認為李德永應該下台負責,更有甚者認為應該直接重選總統和議會,以反映最新的民意。而後李德永和時任高級專員的江誠佑在 MLC60 發生爭執,也進一步影響了紐新的國際形象,進一步加強了國內的不滿,更直接導致了在野的保守黨在4月初放言威脅要退出紐新和叛亂,引發了四月政治危機。儘管事件最終在聯邦政府和叛變方首領宋元順的磋商下,以宋元順被剝奪政治權利一年,而聯邦政府則宣佈回復「休兵政策」,加強取得國籍的方法和不與爭議國家交流的政策而結束,但這次事件已然展現出國內對政府的不滿已經浮上桌面。

2022年4月底,發生對跨國兼職之定義爭議,引發多國互相斷交的危機,紐新亦被牽涉其中,一度令紐里關係及紐大關係緊張化,並令紐新與里格利亞一度斷交。而在事件告一段落後,時任聯邦總統楊耿豪宣佈全聯邦進入緊急狀態,但被聯邦主權議會否決。而時任國務總理的李德永、副國務總理鄭靖永和高級專員江誠佑亦宣佈辭職,但被楊耿豪否決。以保守黨為首的在野黨派亦在聯邦主權議會先後提出對楊耿豪的彈劾案和對李德永的不信任案,最終楊耿豪的彈劾案獲得通過,被轉交憲法法庭處理,而李德永的不信任案則以一票之差被否決,得以留任。

同年5月2日,楊耿豪以「造成過多衝突」為由宣佈辭職,而時任聯邦主權議會議長的陳清洋及時任首席法官的何韋臣先後婉拒接任代理總統後,李德永以「一個才剛躲過不信任案的政治家,有何面目更進一步?」為由婉拒。後時任副國務總理鄭靖永亦婉拒接任,致使聯邦總統一職懸缺,並以國務最高議會以集體領導制代理,直到因違憲而再次進行選舉,後來在第三任期中,李德永主導政黨在修憲中引入總統委員會,以避免有關問題再次發生。

而在四月政治危機和詮和五五風波前,由李德永領導的革新民主黨便已和鄭靖永領導的新民主黨合併為新的左派政黨「聯邦自由運動」。而在辦理黨內初選後,時任副國務總理的鄭靖永支持率最高,得以代表聯邦自由運動參選第五屆聯邦總統選舉,最終亦以四成八的得票率,僅一票之差勝出。李德永亦在按例因聯邦總統輪替而宣佈解散內閣後,旋即再次獲新任聯邦總統鄭靖永重新任命為國務總理,開展其第三任期。

第三屆內閣

5月30日,甫就任聯邦總統鄭靖永在就職典禮後宣佈任命李德永為國務總理,但未有任命其餘內閣成員,而是由李德永提名後交由聯邦主權議會同意後由鄭靖永任命,形同授予國務總理內閣人事提名權,被指是國務總理職權的進一步擴大。

在第三任期之初,他便以自己之前在外交場合上過於失態為由,宣佈將不再積極參與外交事務,同時宣佈延續「國民內政為首」的方針。任內,他先後推動公共媒體協會的成立,以推動國內媒體及新聞事業;同時亦宣佈將再次重組國務院的部門,重新分工各項事務,成立「通訊科技與多媒體部」,並成立內閣協調委員會和韓寧政府秘書長,以精簡人手;又以政黨主席之姿,推動以「領地」、「地區」和「共和國」替代先前所使用的「州」和「聯邦市」區劃,整併了行政區的數目,大致形成聯邦如今一領地三地區的格局。

而對外方面,他領導的內閣亦同意與時里格利亞帝國合組倫格利亞邦聯,以此進一步達成紐里政治及經濟等的整合。但此舉卻遭包括保守黨在內的在野政黨質疑為出賣國家主權,形同賣國,而李德永所屬的執政黨內也出現不少質疑聲,質疑李德永未有先向國民作好解說工作便茂然推行邦聯。最終在同年8月16日,保守黨黨團、尊嚴黨黨團及統一團結黨黨團以「行為背離國家主權及國家利益」為由,在聯邦主權議會提出對李德永的不信任案動議,並在隨後以七票通過,令李德永宣佈提請時任聯邦總統鄭靖永解散聯邦主權議會重選,他則以看守國務總理的身份看守至新政府的組成。

李德永在本次大選中也首次以候選人身份參選,並在所屬的第二選舉區以第一高票當選,而他所屬的公民聯盟則取得4席,與同獲4席的保守黨並列最大黨,形成懸持國會。經過3天的組閣商討後,李德永在第二屆聯邦主權議會首次會議舉行的國務總理信任投票上,以將聯邦主權議會議長一職讓與尊嚴和答應保守黨議員列席內閣的兩大條件下,換取尊嚴和保守黨各一席的閣外支持,取得六票而通過信任投票,以少數政府姿態開展其第四任期。

第四屆內閣

9月2日,在第二屆聯邦主權議會第一次會議上,李德永以六張同意票而通過信任投票,並以少數政府姿態開展其第四任期。而此次內閣也是李德永首次以議員的身份,而非被委任的身份籌組內閣,象徵紐新從總統制轉換成實際上的內閣制。

在第四任期之初,他即延續了先前的修憲進程,正式明定了聯邦總統的職權和國務總理組閣的過程,同時也因應憲法修正而修改多項法律,例如設立國務部長一職及國家情報院;此外他亦開展了紐新立國五年的國慶準備,最終以線上方式舉行作結;而同時,他亦推動將原只擁有監察權力的國民代表大會改組為國民議會,並和聯邦主權議會共享立法權,使紐新從建國以來即施行的一院制改成兩院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行政機關的制衡力度。

而在2022年12月底,李德永在韓寧政府基本法修正案通過後,便宣佈將在2023年1月1日改組內閣,成為首位在任內改組內閣的國務總理;他同時亦委任來自尊嚴的盧義禾為財務經濟部部長,令本次改組內閣成為公民聯盟與尊嚴的聯合內閣。

至於對外方面,他改變了自己自第三屆內閣後的「不再積極參與外交事務」方針,先後主導了紐新退出樺林-竿蓁協約組織及八國公約的決策,並參與尼亞斯坦託管地事件的決策,亦在 MLC 50 及 MCF 30 中恢復活躍。

但在2023年4月,由於公民聯盟與作為信任供給的保守黨在改制行政區劃和地方自治的方案上出現分歧,當中保守黨堅持徹底改制和以完全地方自治為目標,而公民聯盟則傾向以現有行政區劃為基礎,並在此之上實行精簡版地方自治。最終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保守黨便宣佈撤回信任供給,直接令內閣淪為少數政府。而李德永則在次日便以「為免政府失去民意」為由,宣佈提請時任聯邦總統鄭靖永解散第二屆聯邦主權議會,並獲鄭靖永接納。

本次選舉以公民聯盟獲得四席,成為第一大黨告終,但距離單獨組閣所需的七席仍有差距,由此便開始了組閣商討。經過連日商討,李德永在5月3日舉行的國務總理信任動議投票上,在中間派及獨立人士的三席和尊嚴一席的支持下,取得九票而勝過保守黨呂睿廷的四票,成功再次取得組閣權,並成為自第三屆內閣倒台後的首個多數政府。

第五屆內閣

5月3日,經過多輪商討後,李德永以九票勝出信任投票,並在中間派及獨立人士和尊嚴加入政府的情況下,以多數政府姿態開展其第五任期,也是他自第三屆內閣倒台後所組成的又一屆多數政府。

在第五任期之初,因應國民部分需要應即將到來的學測或DSE,故以李德永為首的內閣提出修正現有聯邦憲法,正式賦予聯邦總統宣佈進入特殊或緊急狀態的法理依據。

而在5月20日的總統大選過後,李德永以「新內閣組成僅兩星期餘,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總辭再行信任投票」為由,不再遵循先前由其定下,當新一屆總統任期開展時率領內閣總辭的憲政慣例,因而曾引來對國務總理任期是否與聯邦總統任期掛勾的爭議和討論。

6月初,在經過與在野黨的多輪商議後,聯邦總統鄭靖永依先前通過的修憲條文宣佈聯邦進入特殊狀態,同時制定聯邦特別狀態條款,成立民主常務委員會。


樞密院院長

選舉紀錄

參見

  蒙萊納瓦聯邦政府職務
首任 第1任樞密院院長
2024年4月12日-
現任
前任:
林維閎
第4-8任國務總理
2021年8月26日-2024年4月12日
繼任:
莊在安
前任:
林維閎
第2-5任教育文化研究部部長
2019年12月24日-2024年4月12日
繼任:
宋啟康
  大議會職務
選區成立 國民議會第二選區議員
2023年5月3日-
秦正洋李齊洋同時在任
現任
選區成立 聯邦主權議會第二選區議員
2022年8月27日-2023年5月3日
選區撤銷
  中央議會職務
選區成立 中央議會指定議員
2019年-2021年8月26日
選區撤銷
政黨職務
首任 第1任公民聯盟全國委員會主席
2022年7月18日-2024年4月21日
繼任:
鄭延誠
首任 第1任革新民主黨主席
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月23日
繼任:
楊耿豪
前任:
楊耿豪江誠佑
第2任聯邦自由運動副主席
2022年1月23日-2022年7月18日
與新民主黨合併
為公民聯盟
前任:
楊耿豪江誠佑
第1任韓志民主陣線政務調查會長
2019年-2021年8月26日
繼任:
鄭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