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迪亞共和國
最莊嚴的格蘭迪亞協和共和國(英文:The Most Serene Concordian Republic of Grandia),通稱格蘭迪亞共和國(英文:Republic of Grandia),簡稱格蘭迪亞、格國(Grandia)、R.O.G,又稱格倫迪亞、大大大,是一個施行三權分立的單一制民主共和國,位處於東亞的台灣,人口約40人,官方語言為中華民國國語、英語、台灣閩南語、台灣客家語與新霍爾語,而葡萄牙語與德語亦是格蘭迪亞的通用語言。
最莊嚴的格蘭迪亞協和共和國 | |
---|---|
The Most Serene Concordian Republic of Grandia | |
格言: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 |
位置 | 東亞 |
首都 |
和協市(法律上) 花社市(行政上) |
最大城市 |
和協市(實際國籍人口15人) 花社市(區域常住人口5362人) 直隸深澳坑領地(區域面積0.588平方公里) |
官方語言 |
中華民國國語 英語 台灣台語 台灣客家語 新霍爾語 |
認可的語言 |
葡萄牙語(布丁同盟通用語言) 德語 |
族群 |
漢族(閩南裔為主) 台灣原住民族 |
政府 |
內閣制 共和立憲制 西敏制 |
• 執政官 | 沈雲深 |
• 眾議院議長 | 黃雅馨 |
• 首席大法官 | 舜和 |
立法機構 | 眾議院 |
成立 | |
• 大大大民主共和國建立 | 2015年5月28日 |
• 中央-東北分裂 | 2016年3月 |
• 第二共和成立 | 2016年11月29日 |
• 第三共和成立 | 2021年5月28日 |
• 加入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 2021年7月10日 |
• 併入不母列島 | 2021年7月21日 |
• 第四共和成立,更名格蘭迪亞 | 2022年8月1日 |
• 不母獨立 | 2022年8月1日 |
• 烏德塔同盟成立 | 2022年8月1日 |
• 第四共和憲法通過 | 2022年9月1日 |
• 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通過 | 2024年3月7日 |
人口 | |
• 2022年8月普查 | 39人 |
貨幣 |
聯合磅(法定) 鞐幣(鞐蘭法定貨幣,實質上廢止) 新台幣(實際流通) |
日期格式 |
YYYY/MM/DD 共和YYY年MM月DD日 |
• 曆法 | 共和 |
道路通行方向 |
靠右駕駛 靠左駕駛(崇德地區) |
格蘭迪亞於西元2015年5月20日草創,經不斷的擴張、經營、內部規劃及調整,於西元2017年正式開啟正式營運,並於西元2021年5月正式成立臉書粉絲專頁,開始對外交流。
西元2022年8月1日格蘭迪亞共和國(第四共和)成立,續接前共和大大大共和國之法統。 西元2024年2月28日,格蘭迪亞通過通過《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全文修正案,確認了以大陸與普通混合法系為主的法律制度。
國家象徵
國旗
現行的格蘭迪亞國旗是由東尼泰瑞先生於西元2021年6月1日設計的黃黑旗。由黃色與黑色組成,上下成二等分,上置黃色橫條,下置黑色橫條。
國旗的黃色代表國土重光及王道之光普照大地,黑色代表革命之薪傳及戰爭的焦土。
黃色 | 黑色 | |
---|---|---|
RGB | 244-218-95 | 0-0-0 |
CMYK | 0-11-61-4 | 0-0-0-100 |
Hexadecimal | #F4DA5F | #000000 |
國徽
現行的格蘭迪亞國徽是由曉祝先生設計。
格蘭迪亞盾徽的中央為''黻'',圖案抽象,為兩「弓」形相背之紋飾,象徵多數民族的特色。
兩旁以擬人化的龍與鳳凰作為支撐物,手握有盾牌,象徵博愛與勇士精神。下方有紅白格紋絲帶,象徵革命及國民的善良。
國徽中多處融有黃黑元素,象徵國旗精神,盾徽上方置白色梅花,為格蘭迪亞之國花,亦象徵堅忍不拔之精神。基座為白色絲帶,上寫有''洪鍾大呂''四字。
國歌
現行的格蘭迪亞國歌為《卿雲歌》。《卿雲歌》為中國古歌,出自《尚書大傳·虞夏傳》,曾兩度由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重新譜曲並定為國歌。
2021年,大大大共和國政府宣布其為代國歌。自2022年8月,格蘭迪亞共和政府定為正式國歌並使用至今。
卿雲歌 蕭友梅作曲 中英對照版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How bright is the Auspicious Cloud! How broad is the brilliancy!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The light is spectacular with sun or moon. How it revives dawn after dawn!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The light is spectacular with sun or moon. How it revives dawn after dawn!
紀年與曆法
格蘭迪亞官方採用「共和」紀年,於官方書信公文中使用;民間則使用通用共和紀年、民國紀年與西元紀年。
格蘭迪亞官方採用公制曆法,即現行世界通用之陽曆、格里曆,以格林威治東八區(UTC+8)為標準時;民間陽曆外,亦通用陰曆(農曆)。
歷史
大大大共和國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時成立之大大大堡宮政權。
第一共和時期
大大大堡宮正式成立後,於2015年5月20日正式宣布建國,定國號為大大大,發表大大大共和國建國宣言,並由陳小閔擔任首任總統,沈球瓜擔任首任副總統,林翔擔任護國大將軍。七月,大國第一家企業-鳥仔巴開張營業,隔日,國家企業氣死大披薩成立,以販賣披薩為主。同年8月大大大首都正式定都於和協市。
第一共和時期,大國各大產業蓬勃發展,產業擴及飲食、遊戲、文化。教育方面,大大大國立大學設立,成為大大大共和國最高的學府,培養出大國許多政界人才。
第一次總統輪替,沈球瓜先生當選大大大共和國第二屆總統,同時,共和國臨時憲法頒布。
第一共和的結束與革命時期
時任國防部長郭氏因權慾薰心,發動政變欲爭奪總統之職,為保護國家安全,時任總統宣布全國戒嚴,並派遣林、陳兩人為將軍鎮壓政變。2016年2月,匪方暫時妥協,政府為求安寧,採取以德服人,讓出“東北方自治區”予匪治理為自治區總理,後匪方不滿足於此,自立為總統,開啟了大國分裂的時期。
2016年3月東北方自治區脫離大大大民主共和國政府管轄,同月末旬郭匪二次政變,國家陷入內亂,後有成紫陽國等外患,大大大第一共和宣告崩壞。
同年6月部分資料遭他人故意銷毀,8月匪徒攻佔我國諸多領土,9月首都資料庫遭攻破,郭匪自立為保可夢民主共和國總統,至此第一共和結束。
為保存大大大之國家正統,大大大的子民開始復國計畫,2016年10月,前第一共和的中央官員們開始籌建反攻基地,不久,大大大島反攻基地完成,反攻正式開始。
第二共和時期
2016年11月,過去的大大大國人與一群愛好Minecraft的同學在Minecraft組建了我的世界民主共和國,12月復國重建計畫正式開始。在第二共和時期,曾在Minecraft世界建構國土。隨著總統輪替,劉氏開始掌政,擔任第四任總統。
經劉先生的領導,國家統一計畫開始,公布新憲,確立新制度,逐步完成國家統一。多數失土回歸後,正式恢復國號為大大大。
此時期為大國之輝煌,也是人口增加最多的一段時光,國家愈漸繁榮,逐步吸引到其他人們。
2017年,許多資料再次遺失,紀錄中斷,加上年級分班的因素,國家內部一度運作停擺。
2018年8月,時任副總統至菲律賓訪問,擴展大國海外交流第一步。9月國家統一大業完成,東北方失土正式回歸大大大,並結合其他歷史政權,更名為大大大聯邦共和國,實施聯邦制。同年末,應朝野要求,一致認為大大大聯邦共和國此名稱過於壟長,決議縮減國名為大大大共和國。2019年2月頒布初代國籍法,並發行第三代紙本身分證。
2020年是大大大共和國中央組織改造的重要年分,同時大大大共和國第一代紋章正式定案。同年3月,因應大不母帝國國家停止運作,皇帝將國家交由大大大管理,聯邦政府設立駐不接管行政廳。同年,黃雅馨女士當選大大大共和國第5位總統,任內加速了大國拓展視野的計畫,為新日革新做出不可抹滅的貢獻。
第三共和時期
2021年5月28日新日革新,大大大共和國以主權私人國家的身分正式踏進台灣私人國家圈,這個時刻,我們稱之為大國重生。6月,大大大共和國新式國旗定案更改為黃黑旗幟,確立了今日我國國旗的基本元素。同月,大大大共和國資訊網開通,使更多私國圈的夥伴們認識到大大大共和國。
2021年7月,克里斯蘭共和國首肯我大大大共和國並與我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之後多國與我國正式建交。
7月10日,在多國支持之下,我國正式加入台灣私人國家組織-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7月15日大大大共和國國籍法修正案通過增修內容,包括取消任何多國籍限制、加入者得享有完整公民之權利、建立正式邦交之國家人民凡申請得直接加入、對我國或微國界貢獻者直接入我國籍、邦交國元首官員等直接入國籍等,原目的在於增進國民交流,促進社會發展。結果造成大量不明人士入侵,使國內動盪不堪。 同月20日起,受薩爾尼亞動盪影響,及不明人士亂入國民群加上新興圈混亂無章的人士對國內造成嚴重威脅,有鑑於此,時任總統宣布廢止人口開放政策,並強制驅逐所有未申請國籍之人。
7月21日,大大大共和國聯邦政府正式接收不母列島及原大不母帝國之所有領土。
8月,與我國邦交國達到25個,同時大大大共和國聯邦政府功能業務及組織調整。同月,大大大共和國使館特區開通。
2021年9月,制憲委員會宣布通過大國新憲,英文國名改為Grande。2022年1月,修改領土疆域為本土生活圈。
同時,我國及各國開始稱呼我國為格蘭德或格蘭迪亞 (Grandia)
12月,大大大共和國派出顧問團前往台中人民共和國,助其發展完全,跨入現代化微國家行列。
2022年2月初,大大大共和國聯邦政府宣布加入九國公約。
3月,3月外交計畫開始,4月,國中教育會考時期正式開始,國民赴華參與升學考試。
4月,受友邦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邀請參與八國聯合會談。同月,大藍冰帝國無故對我國發起爭端,我國宣布與之斷交。
5月,我國同FOURMOSA四國同盟與國際法語圈微國界組織(Organisation de la MicroFrancophonie)展開會談。
同月,維克托爆發政變,國中教育會考時期結束,總統有鑑於就有仿華制度不再適合這個國家,開始著手準備第四共和的革新。
2022年6月,政府託大國文化總會辦理格蘭迪亞公報。並於格蘭迪亞境內及台灣微國圈內發行。
第四共和時期
2022年8月,格蘭迪亞共和國正式成立,定年號為共和,史稱共和建政。創設新制,將原聯邦制國家改制為單一制,實施中央集權。同時新共和政府輔導不母帝國重新獨立。 22日與臺朗共和國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24日文化部辦理本月我國最佳歌曲活動,獲得廣大國民同胞響應。 同月,共和政府鑒於前共和使館特區之使用率低下,並無達成其目的,實無繼續使用之必要,故廢除使館特區。
8月1日,烏德塔同盟成立,與沃德維順、紐新聯邦、杜斯格羅桑四國同盟。
9月1日,格蘭迪亞共和國憲法正式頒布,確立了格蘭迪亞第四共和的體制與憲政。 同月9日,政府發文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哀。26日,格蘭迪亞共和國同玉堂自由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2023年1月,執政閣下發布新春談話。
同月,內務部進行共和二年年格蘭迪亞人口普查,惟成效不佳,當前資料仍以新舊共用為主。
2月20日,外務部行文抗議大清和造謠消息與八國公約逕自移除格蘭迪亞代表。
隔月,格蘭迪亞執政頒布內閣、眾議院與大法院之組織條例,確立政府組織之制度化。同時,格蘭迪亞簽訂《微國家權利與義務公約》,以條約確立格蘭迪亞主權微國家身份。
3月15日,格蘭迪亞因目標不盡相同與八國公約組織法案影響我國自主甚大,自動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同時廢除《九國公約組織加入法案施行法》。
12月,格蘭迪亞通過《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修正了許多問題,並更適合微國家生態,同時確立了以大陸與海洋混合法系為主的法律制度。
2024年8月,眾議院通過了《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的第一次修正,同時通過《共和三年政制憲制法令》等一系列法令,使格蘭迪亞的法治與政制基礎更加確立。
政治制度
依據2023年12月《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及2024年8月通過之《共和三年政制憲制法令》,格蘭迪亞共和政府為格蘭迪亞共和國的唯一中央政府,為全國事務主管機構,負責全國事務,推行國家憲法和適用全國的法律、負責國防、外交以及代表格蘭迪亞和其他國家簽署條約等。
格蘭迪亞執政官為格蘭迪亞之國家元首並掌握行政權領導內閣,眾議院掌握立法權,大理院掌理司法權及憲法解釋權。
執政官
格蘭迪亞及其領地執政官,為格蘭迪亞共和國及其屬地、國協之最高領袖,對外代表格蘭迪亞共和國,同時兼以大不母帝國皇帝身分對不母列島實施統治權。
執政官可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對內得依法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宣布戒嚴,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任免文武官員以及授與榮典。
執政府為格蘭迪亞元首之幕僚單位,原稱總統府、大大大堡宮,專責處理執政有關行政事務。成立於2015年間,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政府機關之一。
內閣
執政官會同內閣會議,又稱格蘭迪亞政府,由眾議院選出的執政官領導,其任命的內閣官員稱為政務官,內閣下設外務、總務、文教、防務等部。
執政官得召開內閣會議,共同商議國家大事,執政官若不能履行其職責,內閣應召開會議推選一政務官暫時代行執政官之職務。
眾議院
格蘭迪亞眾議院為格蘭迪亞最高立法機關,掌理立法權,由人民選出之議員所組成。
眾議院議員依憲法之規訂得推選出執政官。並得行使罷免、彈劾執政之權。
大法院
大法院及其各級法庭行使格蘭迪亞全國之司法權,大法院及其各級法庭由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非常任法官及法官所組成。
大法院負責解釋憲法及公務員懲戒,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
外交
格蘭迪亞共和國之外交,基於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應恪守國際規章,本持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之外交政策方針為基本精神與原則,爭取與維護國家之最高利益。
我國將對外闗係置於第一要位,目的就是敦睦邦誼,與各國建立友好的關係,並以此為基礎發展更近一步的合作與交流。
格蘭迪亞共和國現擁有42個邦交國,加入6個國際組織與2個同盟組織。
名稱 | 目前狀態 | 備註 |
---|---|---|
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 成員國 | |
港臺微型國家共榮圈 | 成員國 | |
東亞微國家公約組織 | 成員國 | |
FOURMOSA | 成員國 | |
微型國家聯盟 | 觀察國 | |
微國家標準化組織 | 成員國 |
名稱 | 成員 |
---|---|
布丁同盟 | 納塔瑰共和國 |
烏德塔聯盟 | 杜斯格羅桑、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清和聯合帝國 |
除了以組織締結的同盟關係外,格蘭迪亞也透過條約與以下國家建立同盟關係。
同盟國家名稱 | 締結條約 | 締結日期 |
---|---|---|
杜斯格羅桑 | 《杜斯格羅桑與大大大同盟協約》 | 2022年 |
蒙萊納瓦聯邦 | 《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與格蘭迪亞共和國間共同合作條約》 | 2023年1月1日 |
華江斯坦君憲國 | 《格蘭迪亞共和國與華江斯坦君憲國間軍事互助條約》 | 2023年5月31日 |
格蘭迪亞外務部於建國依始便發行格蘭迪亞護照,格蘭迪亞護照共分為下列六種。
(1)格蘭迪亞護照
(2)格蘭迪亞海外護照(鞐蘭)
(3)格蘭迪亞海外護照(海外領地)
(4)格蘭迪亞外交護照
(5)格蘭迪亞公務護照
(6)格蘭迪亞緊急護照
格蘭迪亞國協(自由聯合)
格蘭迪亞國協是格蘭迪亞前屬地、聯邦或同盟,與格蘭迪亞維持緊密關係,並得經格蘭迪亞政府監督行使外交自主權,亦得由當地政府同意由格蘭迪亞代行外交權。
名稱 | 與格蘭迪亞關係 | 備註 |
---|---|---|
大不母帝國 | 自由聯合 | |
卡比共和國 | 自由聯合 | |
鞐蘭 | 自治集體 | 依據《自治國外交自主法令》享有外交自主權,惟至今未有實行,其外交權力由格蘭迪亞政府代行。 |
地理與水文
格蘭迪亞本土位於台灣台北信義南港之交,橫跨日治時期中坡、後山埤兩個大字,比鄰南港山系,位處四獸山腳下,境內有後山埤等埤塘,鄰近有東新埤、永春埤等埤塘並有虎山溪一路自後山流經,距基隆河約2公里。
後山則位於四獸山上,為我國南方後山人煙稀少之處,環境清幽,溪水流潺,林木眾多,是大台北都市水泥叢林中難得之綠蔭森林,至高點南港山主峰海拔375.8公尺,山頂有一等三角點,離基點不遠處則為著名之「九五峰」。修築有登山步道供大眾休閒登山娛樂,境內有虎山溪、豹山溪等溪流,並有永春埤自然公園等其中。
特殊集體鞐蘭位於台灣雲林,地處嘉南平原,境內有嘉南大圳支流流經,並盛產蒜頭稻米等作物,為富饒之農地,廉使行省臨近高鐵雲林站及中科虎尾園區,為近日開發重鎮。
行政區劃
格蘭迪亞共和國為中央集權制度,依據憲法列舉之疆域、國土疆域法及內務部頒佈之領土疆界布告,可以區分行政區劃為二個層級。
我國一級行政區劃可分為2個特別市、1個自治集體、2個省、5個縣市、2個海外領地、4個海外直轄領地及昭南聯合租界。
特別市
和協市與花社市為格蘭迪亞的兩個首都,同時也是格蘭迪亞唯二設立之特別市。
和協市為格蘭迪亞法定首都及立法、司法機關名義上的所在地,西元2015年建城,為我國最早建立之城市。初名和協市,西元2017年改為大大大市,2021年合併聖的駝市為布丁米亞市,2022年第四共和後改回原名。
花社市則為執政官府及部分中央政府機關所在地,西元2022年建城,2023年格倫迪亞特別市與原奧利薇亞大區花社市合併為花社特別市。
省
格蘭迪亞下轄兩個省,分別為布丁米亞與奧利薇亞。
布丁米亞合併自原布丁米亞大區部分、西大區與中坡大區,為一級本土行政區,下設布丁米亞市、中坡市、廣慈縣。
奧莉薇亞合併自原後埤大區與東北方自治區,為一級本土行政區,下設奧莉薇亞市、後埤縣。
海外領地與海外直轄領地
法律上,格蘭迪亞之海外組成為海外領地與海外直轄領地。
後山,原為南方後山地區管理局,為我國南方後山人煙稀少之處,現下轄後山地區管理局、格屬新後山、後山永春等三個領地。
崇德(英文:Checkerboard),西元2021年建城,其名原意棋盤城,為我國唯一之非現實領土,原為位於納塔瑰Minecraft伺服器之大屬崇德地區,2022年2月改制崇格坡特別市,2022年3月因伺服器關閉無法實質治理,同年4月轉型並使用新地圖作為領土,5月復名崇德至今。現下轄有崇德、新地、南寮、潭湖等四個地區。
另有三領地為海外直轄領地,係前共和各聯邦之遺跡,因領土爭議或土地調整而留存之僅剩領土。
格蘭迪亞現有以下海外直轄領地:
直隸松苑領地,位於台灣台北南港之古蹟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
直隸淡江領地,位於台灣新北三重淡水河上之沙洲。
直隸深澳坑領地,位於台灣基隆深澳坑
自治集體
鞐蘭,為自治集體,得視為格蘭迪亞境內之特殊屬國,享有獨立自治權,並依據《自治國外交自主權法令》得對外締結關係(但仍未實際行使過該權利)。
租借地
而昭南聯合租界為2022年9月7日起由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格蘭迪亞共和國、清和聯合王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里格利亞帝國、赫斯維爾公國共同管理之國際租界。昭南聯合租界政府前身為微型國家資訊集散地社團,成立於公元2021年6月底,現今主權由四國共同管理。
類別 | 名稱 |
---|---|
特別市 | 和協市 花社市 |
省 | 布丁米亞省 奧莉薇亞省 |
海外領地 | 崇德 後山 |
海外直轄領地 | 直隸松苑領地 直隸淡江領地 直隸深澳坑領地 |
自治集體 | 鞐蘭 |
租借地 | 昭南聯合租界 |
勳章與榮典
依據格蘭迪亞頒給勳章條例,格蘭迪亞人民有勳勞於國家或社會者,得頒授予勳章。為敦睦邦交,得授予勳章於外國人。
格蘭迪亞的勳章分為以下各種:
名稱 | 頭銜 | 授予 | 級別 |
---|---|---|---|
大格蘭迪亞勳章 Order of Great Grandia | OGG | 為我國最高榮譽勳章,得授予國家元首,得特贈友邦元首,並得派專使齎送。 | 大授 |
共和勳章 Order of the Republic | ORE | 一 統籌大計,安定國家者。
二 翊贊中樞,敉平禍亂者。 三 其他對於建國事業有特殊勳勞者。 |
大授 |
卿雲勳章 Order of Auspicious Cloud | OAC | 一 實踐民主憲政有特殊勳勞者。
二 對建國大業有特殊貢獻者。 三 對發揚文化立國有特殊表現者。 |
大授 |
和協勳章 Order of Concordia | OCD | 頒授對國家政務著有勳勞之公務員,及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之非公務員或外籍人士。 | 依勳績分三等,並以大綬、領綬、襟綬。 |
光復勳章 Order of Restoration | ORT | 頒授對國家政務著有勳勞之公務員,及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之非公務員或外籍人士。 | 依勳績分三等,並以大綬、領綬、襟綬。 |
依據頒給勳章條例第十三條:左列之勳章,為特種之頒授,應由執政官行之:
名稱 | 頭銜 | 授予 | 級別 |
---|---|---|---|
開國元勳 National founders | NFD | 於大大大建國初期對建國大業有特殊勳勞者。 | 大授 |
布丁米亞勳章 Order of Portinmia | OPM | 對第三共和建設有特殊勳勞者。 | 大授 |
布丁騎士 Pudding Knight | PDK | 捍衛一個布丁原則,保衛真布丁、反對假布丁之有功者。 | 領授 |
格蘭迪亞採用中式與英式合併之頒授方式,獲頒授勳章者,得為格蘭迪亞之勳士,並可以在姓名後加銜其榮譽。
文化
格蘭迪亞為多族群社會,主要可分為本土及移民文化。
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以藝術創作及騎行單車為主,藝術創作方面包含繪畫、素描及音樂,早期時國民常以交流建築、車輛、機械等設計圖,或惡搞國文課本中的作者肖像為樂;音樂方面國民許多兼擅鋼琴、聲樂等,並有多位國民為合唱團成員,打擊樂團的國民也不在少數,國民間也流行馬林巴木琴、曼波鼓甚至太鼓;同時扯鈴、陀螺、尪仔標等傳統玩具也曾風靡一時。
第一共和時,當時台灣流行起一股抓寶風潮,也造成全國轟動,甚至創設訓練學校,但在郭氏叛亂後曾被禁止一時,直至第三共和才取消其禁令。
近期由於本土國民多已離開格蘭迪亞,加上海外交流的影響,漸漸融合外國文化發展出不同於過去的樣貌,而因為文化立國政策的實施,格蘭迪亞也從本土文化延伸出攝影、登山、滑板、電子繪畫等文化。
當前格蘭迪亞主要文化為攝影,當中以航空攝影及軍事攝影為主,時常出現國民集體揪團前往機場拍照的情形。
另外,由於國家尚武的風氣依然盛行,軍事的研究仍然在國內風行,常有國民共同討論軍事戰略和武器研究,相關的軍事遊戲也蔚為風潮,且由於執政官沈雲深的影響,近來本土國民有加入生存遊戲圈的趨勢。
移民文化
移民文化有來自薩爾尼亞、東亞聯邦共和國(現多具清和籍)及波姬米亜(納塔瑰)之移民。
海外歸化移民當中,民間以東亞裔移民為大宗,帶來社會民主主義思想及左派文化,官方部分則受同為布丁同盟的波姬米亜為主,融合本土藝術創作文化,發展出新特色。
另由於新日革新之移民政策失當,造成大量薩爾尼亞籍人士遭金與正(即楊棋閔、楊翰)引入格蘭迪亞國內,這些人雖言為薩爾尼亞人,實際卻匯集來自各個微國家、政權及地區各種各樣人們,雖然帶來許多混亂及動蕩,但也為格蘭迪亞添增許多不同的文化色彩。
格蘭迪亞國家博物院
隸屬於格蘭迪亞執政官與其內閣,為格蘭迪亞共和國最高博物典藏機構,同時也是格蘭迪亞的歷史文化研究機構,展出自建國以來格蘭迪亞諸多歷史文物、文獻及圖繪,並不定時舉行特殊展覽,並時與各方文化機構合作舉行藝術展覽。
格蘭迪亞國家博物院現設有三常設展廳,一攝影展廳,常設展廳展覽格蘭迪亞今昔文物文獻及圖繪,及昔不母帝國文物照片外,亦為前總統、開國元勳Yammin Chen閣下設立專屬奇物展廳,將其特殊作品展示給社會大眾。
軍事
依據2023年12月《共和二年格蘭迪亞憲法》第三十九條,格蘭迪亞國軍,為保護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之部隊。
第三十九條 格蘭迪亞之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與自身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格蘭迪亞國軍是格蘭迪亞的軍事武裝力量,受執政官與格蘭迪亞防務部指揮,名義上下轄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與憲兵。
2023年由於員額不足縮編為國土防衛部隊,惟保留各軍種之軍籍、軍旗與軍階。
現行格蘭迪亞國軍軍階,軍官分為將官、校官、尉官共3官等並有10個官階,士官分為6個官階,士兵分為3個等級,惟該軍階實質上並未適用,各要塞堡壘基地或部隊之指揮官由防務部或三軍統帥直接任免。
戰時,依據憲法第十二條第一款之規定,格蘭迪亞全民皆兵,所有國民皆須依照國家動員命令接受召集。
第十二條 格蘭迪亞之人民,應有左列各款之義務:
一 人民有保衛國家安全之義務。
二 人民有繳納稅金之義務。
三 其他法律所賦予之義務。
種類 | 名稱 | 數量 | 備註 |
---|---|---|---|
步槍 | Kwa M4 RIS SOPMOD II AEG | 1把 | 低動能電動玩具槍 |
GHK G5 GBB | 1把 | 低動能瓦斯玩具槍 | |
Tokyo Marui MWS MTR-16 GBB | 1把 | 低動能瓦斯玩具槍 | |
手槍 | WE Glock 17 GBB | 1把 | 低動能瓦斯玩具槍 |
WE Glock 19 GBB | 1把 | 低動能瓦斯玩具槍 | |
其他武器 | Adamoutdoor 電蚊拍 | 1支 | 可折疊打蚊子很好用 |
嘴砲若干門 | 若干 | 這確實是格蘭迪亞國軍編制武器不要懷疑 | |
雞蛋若干顆 | |||
網軍若干名 |
經濟
格蘭迪亞為烏德塔同盟之成員國,法律上聯合鎊為格蘭迪亞法定貨幣並通行全國,並由烏德塔同盟各國法定發行機關發行。
格蘭迪亞境內除聯合鎊外,新台幣是最常見的通用貨幣,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各個場合。
格蘭迪亞的前共和大大大共和國的曾發行過大大大幣,由大大大中央銀行和聯邦儲蓄銀行發行,有直式與橫式紙幣兩種,現已不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