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帝國自由民主聯盟黨

出自微國家百科

炎夏帝國自由民主聯盟黨(Imperial Union Party for Liberty and Democracy of Yanxia,簡稱自民聯盟黨)是炎夏帝國2025年成立的主要政黨之一,主張自由主義、憲政民主與國家統一。該黨在成立初期即迅速崛起,成為帝國議會中的關鍵政治力量,被視為炎夏帝國走向政黨政治與制度現代化的重要象徵。自民聯盟黨標榜「以人民為本、以自由為先、以民主為基、以國家為魂」,深受知識分子與青年階層支持,但同時也因其改革立場而備受爭議。

炎夏帝國自由民主聯盟黨
Imperial Union Party for Liberty and Democracy of Yanxia
簡稱 自民聯盟黨
名譽領袖 王僑森
總書記 林正明
書記 李元宏
成立 2025年1月11日
總部 帝京市
黨員
(2025)
未公開
意識形態
  • 反共主義
  • 民主主義
  • 憲政民主
  • 現代帝國改革主義
政治立場 中間偏右
宗教信仰 無限制
口號 自由・民主・統一・法治
官方色彩   民主紫
下議院
96 / 100
上議院
89 / 100
領袖
72 / 100
總書記
99 / 100
書記
91 / 100
黨旗
黨旗

歷史

自盟黨2025年創立於帝京,背景為當時新憲頒布,帝國進入立憲轉型期,社會對民主參與呼聲日益高漲。該黨由一群年輕學者、退役軍官與改革派貴族共同發起,首任黨首為林正明公爵,其主張融合皇室尊嚴與民主程序,創建「新帝國自由主義」。創黨初期,自盟黨提出《十原則綱領》,包括維護皇室地位、保障人權、推行議會制、發展地方自治、改革軍政體制、促進教育文化、發展科技經濟、強化司法獨立、落實環境保護、及追求民族和解。該綱領迅速獲得知識分子與都市青年廣泛支持。 在第一次帝國議會選舉中,自盟黨奪得上下院最大黨地位,並成功組建聯合內閣,推動一系列憲政與社會改革,包含《自由報導法》《地方自治法修正案》《帝國財政責任法》等,進一步鞏固立憲民主秩序。

政治

政治立場與理念

自盟黨自稱為「自由保皇派」,在思想譜系上融合古典自由主義、立憲君主主義與社會責任論,強調「民主不離傳統,自由不背歷史」。其政治理念可歸納為:

  • 尊重皇室:將皇帝視為國家統一與文化象徵,擁護皇權在憲政下之神聖不可侵犯地位。
  • 實踐民主:推動議會至上,主張政黨競爭與言論自由,保障新聞獨立與民意代表性。
  • 地方自治:促進地方議會與首長直選制度,支持多元文化自治與地區資源共享。
  • 經濟自由與公平:維護市場機制,同時重視社會安全網與財富再分配。
  • 法治與人權:強化憲法裁判制度,落實司法人員獨立任命,保障少數族群與信仰自由。
  • 教育文化復興:推動帝國語文教育、歷史再詮釋運動與數位人文建設。

組織

組織架構

自盟黨設有中央決策委員會、政策研擬中心、青年部、婦女部、國際事務局及區域黨部等機構。黨首為全黨最高領導人,經黨員大會選出,任期三年可連任一次。決策委員會由十三名成員組成,負責黨務與選舉決策。

各地設有「帝民會館」,作為黨政論壇與公民教育場域。自盟黨並設有官方刊物《聯盟周報》,發表政見與評論。

國際

國際形象與外交主張

自盟黨主張「文明合作外交」,強調帝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文化輸出與和平中介角色,提出「中道同盟」構想,試圖聯合其他立憲君主國與聯邦制國家建立對話平台。其外交立場強調尊重主權、反對干涉、促進經貿文化交流。

該黨外交部門積極參與各類國際論壇,推動帝國語文進入聯合文化組織工作語言範疇,並與數個大洲的學術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拓展

爭議

  • 自盟黨在推動改革過程中曾引發諸多爭議。其過度激進的民主改革方案,特別是在地方自治與議會權力擴張方面,遭到部分保守派與傳統支持者的激烈反對。批評者認為,該黨強力推動的民主化步伐,忽視了帝國歷史與文化的根基,可能會造成社會結構的劇變,破壞穩定的政治秩序。


  • 此外,自盟黨在軍政改革中主張設立「皇室參謀院」,引發軍中派系不滿,認為此舉可能形成雙重指揮體系。此外,其在文化政策上強調帝國語文與正統史觀,遭地方語族團體抗議,質疑其文化統一傾向削弱多元價值。


  • 在內政執政上,自盟黨也曾因財政預算爭議與地方政府矛盾而面臨信任投票,雖最終過關,但其治理能力屢遭挑戰。

影響

自盟黨在青年世代中具高度支持,特別是在高等教育機構與創意產業群體之間,其強調「復古與創新共舞」的文化政策引發熱潮,帶動「帝國現代風」美學興起。多部影視作品、文學小說與網路創作以自盟黨為靈感,呈現一種理想化的「帝國未來主義」想像。

教育改革方面,自盟黨主導的「學術獨立法」提升大學自治權,並鼓勵古典文學與AI科技融合課程,被譽為「新時代的文理復興」。在環境政策上,推動「綠帶帝都計畫」,引入智慧農業與城市林網,獲得國際綠色城市獎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