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帝國主義」:修訂間差異

增加 63 位元組 、​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第60行: 第60行:
2023年7月20日,[[眾聯國外相]]換屆。根據法律規定,外相人選「由首相及眾議院議長各自提名一人,由君主從中挑選作出任命」,然而當時最終上呈予眾聯國[[信立世皇]][[奧爾德一世]]的名單中只有舜和一人的名字。原先舜和等人建議[[英韋希親皇]]在擔任首相的同時兼任外相,但由於英韋希甫考完DSE,對國際政治局勢陌生,遂拒絕該提議,並邀請舜和擔任外相,惟英韋希仍握有眾聯國外交政策的決策權,且多數外交事務皆於聯邦政府中討論。舜和雖握有外相身分,更多時後是建議者而非決策者。清華外交共同體之設置亦是出自對眾聯國的外交支持,並透過表決權重配置、退出決議等措施保障眾聯國具有獨自決策之權力,不受清和之制約。
2023年7月20日,[[眾聯國外相]]換屆。根據法律規定,外相人選「由首相及眾議院議長各自提名一人,由君主從中挑選作出任命」,然而當時最終上呈予眾聯國[[信立世皇]][[奧爾德一世]]的名單中只有舜和一人的名字。原先舜和等人建議[[英韋希親皇]]在擔任首相的同時兼任外相,但由於英韋希甫考完DSE,對國際政治局勢陌生,遂拒絕該提議,並邀請舜和擔任外相,惟英韋希仍握有眾聯國外交政策的決策權,且多數外交事務皆於聯邦政府中討論。舜和雖握有外相身分,更多時後是建議者而非決策者。清華外交共同體之設置亦是出自對眾聯國的外交支持,並透過表決權重配置、退出決議等措施保障眾聯國具有獨自決策之權力,不受清和之制約。


2023年9月16日,[[信立世皇]][[奧爾德一世]]因撰寫此條目中洩漏[[清華外交共同體]]會議內容,並被認為具有嚴重偏頗,被副主席、執行官暨決策委員[[李興道]]提案召開特別會議後自行退出,被視為舜和等人與奧爾德一世
2023年9月16日,[[信立世皇]][[奧爾德一世]]因撰寫此條目中洩漏[[清華外交共同體]]會議內容,並被認為具有嚴重偏頗,被副主席、執行官暨決策委員[[李興道]]提案召開特別會議奧爾德一世自行退出清華外交共同體會場,被視為舜和等人與奧爾德一世關係正式決裂。


=== 維克托 ===
=== 維克托 ===
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