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和聯合帝國」:修訂間差異

imported>G0414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3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country
{{Infobox country
|name =  '''清和聯合帝國'''
|name =  '''清和聯合帝國'''
|name_en = United Empire of Qinghe
|name_en = United Empire of Great Qinghe
|image_flag= UKQ.png
|image_flag= UKQ.png
|image_coat= UKQ2.png
|image_coat= UKQ2.png
|motto=  
|motto=</br>"清光寧和" (國家格言)</br>
"顯我公理 佑我臣民 礪我心志 壯我山河" (皇家格言)
|anthem=  
|anthem=  
|loctext= 東亞
|loctext= 東亞
|capital= [[宮都直隸區]](法律上,皇宮所在地)、[[桂城特別市]] (行政上)
|capital= [[宮都直隸區]]
|official_languages= 現代標準漢語、英語、粵語、閩南語
|official_languages= 現代標準漢語、英語、粵語、閩南語
|ethnic_groups= 漢族(以閩南裔、客家裔為主)
|ethnic_groups= 閩南裔漢族 (67.24%)</br>
|government_type= 君主立憲制、[[半邦聯制]]、[[清和制]]
客家裔漢族 (18.80%)</br>
|religion =  佛教道教為最大宗信仰
未受種族調查的歐洲白人 (7.69%)</br>
未受種族調查的美洲人 (6.84%)</br>
未受種族調查的東南亞人 (3.42%)</br>
緬族 (1.71%)</br>
|government_type= 二元君主立憲制、[[清和制]]</br>
地方分權:半邦聯制</br>
皇室政府:萬能政府</br>
聯邦政府:議會制、[[內外分離]]</br>
法律制度:歐陸法系、習慣法</br>
立法機構:三院制(法定)、兩院制(事實)
|religion =  佛、道、儒教 (64.10%)</br>
客家裔漢族 (22.22%)</br>
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 (6.84%)</br>
伊斯蘭(3.42%)</br>
道教 (2.56%)</br>
|legislature =  
|legislature =  
|leader_title1=[[皇帝]]
|leader_title1=[[皇帝]]
|leader_name1=[[王昇陽]]
|leader_name1=[[王昇陽]]
|upper_house =
|upper_house =
|leader_title2=[[皇室首席事官]]
|leader_title2=[[皇室首席事官]]
|leader_name2=[[舜和]]
|leader_name2=[[舜和]]
|lower_house =
|lower_house =
|leader_title3=[[聯邦主席]]
|leader_title3=[[大清和聯邦主席|聯邦主席]]
|leader_name3=林昀安
|leader_name3=無(de jure)<br>[[舜和]] (de Facto)
|established=建國:2016年11月28日
|established=建國:2016年11月28日
復國:2022年8月15日
復國:2022年8月15日
第37行: 第52行:
|s1                =  
|s1                =  
|flag_s1            =  
|flag_s1            =  
|leader_name7=暫無
|common_name=大清和、清和、聯合帝國|largest_city=東平國 北粉嶺縣 5.07平方里 (面積上)
|leader_title10=[[首席輔政官]]
湳興共和國 興昌特別市 5人 (人口上)|admin_center=皇室會議所在地:[[桂城行宮]]</br>
|leader_name9=[[林昀庭]]
聯邦會所在地:[[棘環行宮]]|recognized_languages=客家語、潮州語、緬甸語、日語}}
|leader_title9=[[首席司法官]]
|leader_name8=[[恕悠王]]
|leader_title8=[[務總理]]
|leader_title5=[[外務總理]]
|leader_title7=[[監議院長]]
|leader_title6=[[諮院長]]
|leader_title4=[[政務總理]]
|leader_name4=[[黃郭康]] (代理)
|leader_name5=舜和
|leader_name10=[[李興道]]|leader_name6=暫無}}


'''大清和聯合帝國'''(英文:'''United Empire of Great Qinghe'''),簡稱'''大清和'''或'''清和''',是一個施行[[清和制]]與半邦聯制的君主立憲帝國,其現實地理位置以東亞地區的臺灣、香港為主,亦有位處於東亞的廣東、日本、美國、緬甸的海外屬地。
'''大清和聯合帝國'''(英文:'''United Empire of Great Qinghe'''),簡稱'''大清和''',是一個施行[[清和制]]與半邦聯制的君主立憲帝國,其現實地理位置以東亞地區的臺灣、香港為主,亦有位處於東亞的廣東、日本、美國、緬甸的海外屬地。


清和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朔至2015年9月27日成立的政權,當時以娛樂為核心。清和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建國為單一制聯邦共和國,雖稱之為國家,但事實上其結構與法制尚不成熟,直至2017年的南擴、東擴和憲政改革才使國家趨於穩定。2018年,安煌與沃德維順退出聯邦,共和國進入專制時期,直至2020年12月清和併入[[東亞聯邦共和國|東亞前衛主義共和國]]。2021年11月[[沃德維順王國]]改以君主立憲制復國,作為清和王政時期的根基。2022年9月,東亞聯邦共和國解散,北清和、南清和、沃德維順、安煌作為四個獨立的構成國,建立清和聯合王國。2022年12月,烏克拉明帝國、東平國與聯合王國合併,並以王政時期國家基本法作為基礎重制國家基本法。
清和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朔至2015年9月27日成立的政權,當時以娛樂為核心。清和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建國為單一制聯邦共和國,雖稱之為國家,但事實上其結構與法制尚不成熟,直至2017年的南擴、東擴和憲政改革才使國家趨於穩定。2018年,安煌與沃德維順退出聯邦,共和國進入專制時期,直至2020年12月清和併入[[東亞聯邦共和國|東亞前衛主義共和國]]。2021年11月[[沃德維順王國]]改以君主立憲制復國,作為清和王政時期的根基。2022年9月,東亞聯邦共和國解散,北清和、南清和、沃德維順、安煌作為四個獨立的構成國,建立清和聯合王國。2022年12月,烏克拉明帝國、東平國與聯合王國合併,並以王政時期國家基本法作為基礎重制國家基本法。
第59行: 第64行:


而為呼應國家和平之理念且常有筆誤,故將「河」字改為「和」字。
而為呼應國家和平之理念且常有筆誤,故將「河」字改為「和」字。
== 國家象徵 ==
[[檔案:大清和國家象徵.png|無框|670x670px]]
=== 國旗 ===
==== 正規國旗 ====
大清和聯合帝國的國旗為水平三條旗,由上到下分別為白、橘、黑三色,分別對應到一天之內的三個時段──白晝、日落與黑夜。
黑白兩色代表陰陽、晝夜、是非真理,在上下兩色條中象徵對大清和人民分清青紅皂白的期許,永遠將公理視為第一優先,而不受到私利所影響;橘色則代表清和民族的精神。
白色象徵著皇室的領導地位,橘色象徵無分皇室、臣民的清和民族,共同支撐起帝國運作,黑色則象徵社稷鞏固國家的基本運作而得以安定。
==== 特殊時期用旗 ====
受到菲律賓共和國於戰時將國旗倒掛的發想,大清和聯合帝國在特殊時期(例如國喪、戰爭等)時不使用正規用旗,而是使用特殊時期用旗。
黑白兩色在正規國旗與特殊時期用旗的意義相同,而藍綠色則代表對和平的渴求。
與正規國旗相反,黑色在上,白色在下,寓意皇室在特殊時期時以社稷之安定為優先,藍綠色則象徵皇室與臣民對和平的共同期盼。
值得注意的是,正規國旗的橘色以及特殊時期用旗的藍綠色在色環上互為對比色,旨在顯現出兩種不同國旗的對比性。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style="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left"
|-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 #eee"
!
! style="background:#FFFFFF; color:#000; width: 150px" |陽、白晝、是非真理</br>皇室之尊貴
! style="background:#FF8430; color:#000; width: 150px" |滬江江畔之夕陽</br>民族之精神
! style="background:#000000; color:#FFF; width: 150px" |陰、黑夜、是非真理</br>社稷之安定
! style="background:#00D6CB; color:#000; width: 150px" |滬江之江水</br>淨土之和平
|-
|RGB
|255,255,255
|255,132,48
|0,0,0,
|0,214,203
|-
|CMYK
|0,0,0,0
|0,48,81,0
|0,0,0,100
|100,0,5,16
|-
|Hexadecimal
|#000000
|#ff8430
|#ffffff
|#00d6cb
|-
|HSL
|0-0-100
|24-100-59
|0-0-0
|177-100-42
|}
=== 皇室旗 ===
大清和聯合帝國的皇室旗被黑白兩色交錯的直線分為四個區塊,由左至右、由上而下對應到[[王昇陽|盛昌皇帝]]、[[舜和|桂平親皇]]、[[林昀安|綾理親皇]]、[[李興道|淵瑾親皇]]。
左上角的部分,底色磚紅色為[[沃德維順王國]]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盛昌皇帝的蘭花;右上角的部分,底色墨綠色為[[桂城宮都]]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桂平親皇的桂花;左下角的部分,底色深紫色為[[棘環宮都]]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綾理親皇的百合(事實上為[[林昀庭|綾慧晉銜嗣王]]的代表花);右下角的部分,底色橘黃色為[[大窩口宮都]]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淵瑾親皇的茉莉花。
{| class="wiki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style="background: #f9f9f9; border: 1px solid #aaaaaa;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hite-space: nowrap; text-align: left"
|- style="text-align: center; background: #eee"
!
! style="background:#A50021; color:#FFF; width: 150px" |盛昌皇帝</br>沃德維順王國
! style="background:#006464; color:#FFF; width: 150px" |桂平親皇</br>桂城宮都
! style="background:#660066; color:#FFF; width: 150px" |綾理親皇</br>棘環宮都
! style="background:#E69138; color:#000; width: 150px" |淵瑾親皇</br>大窩口宮都
|-
|RGB
|165,0,33
|0,100,100
|102,0,102
|230,146,56
|-
|CMYK
|0,100,80,35
|100,0,0,61
|0,100,0,60
|0,37,76,10
|-
|Hexadecimal
|#A50021
|#006464
|#660066
|#E69138
|-
|HSL
|348-100-32
|180-100-20
|300-100-20
|31-78-56
|}
=== 外交旗 ===
外交旗以國旗中條(橘色或藍綠色)為底色,將國徽置於中央。
=== 國徽、皇室徽、聯邦徽 ===
大清和聯合帝國的國徽、皇室徽、聯邦政府徽皆由「皇冠」、「四格盾徽」、「護盾獸」(獅子)、「格言」所組成。
四格盾徽的四個格位分別為[[沃德維順王國]]國旗、[[清和王國]]舊國旗、[[湳興共和國]]國旗與原[[奧克治王國]]國旗的結合、[[東平國]]國旗與[[安煌王國]]國旗的結合。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 colspan="2" |
! colspan="2" style="width: 250px" |國徽
帝國政府徽
! colspan="2" style="width: 250px" |皇室徽
皇室政府徽
! colspan="2" style="width: 250px" |聯邦徽
聯邦政府徽
|-
! colspan="2" |圖片
| colspan="2" |[[檔案:大清和聯合帝國國徽.png|無框|140x140像素]]
| colspan="2" |[[檔案:大清和聯合帝國皇室徽.png|無框|172x172像素]]
| colspan="2" |[[檔案:大清和聯合帝國聯邦徽.png|無框|139x139像素]]
|-
! rowspan="4" |盾徽
!左上
| colspan="2" |[[沃德維順王國]]國旗
| colspan="2" |盛昌皇帝
| colspan="2" |國家代表色:藍綠
|-
!右上
| colspan="2" |[[清和王國]]舊國旗
| colspan="2" |桂平親皇
| colspan="2" |國家代表色:黑色
|-
!左下
| colspan="2" |[[湳興共和國]]與原[[奧克治王國]]的結合
| colspan="2" |綾理親皇
| colspan="2" |國家代表色:白色
|-
!右下
| colspan="2" |[[東平國]]與[[安煌王國]]國旗的結合
| colspan="2" |淵瑾親皇
| colspan="2" |國家代表色:橘色
|-
! colspan="2" rowspan="2" |格言
! style="background:#0082CC; color:#FFF"|清光
! style="background:#0082CC; color:#FFF"|寧和
! style="background:#FFFFFF; color:#000"|顯公理
! style="background:#000000; color:#FFF"|礪心志
! style="background:#006464; color:#FFF"|民心在
! style="background:#640000; color:#FFF"|眾邦聯
|-
| colspan="2" |國家格言
| colspan="2" |皇室格言的一部分
| colspan="2" |聯邦政府格言
|-
! colspan="2" |差異
| colspan="2" |
| colspan="2" |左右護盾獸分別持寶劍與權杖
| colspan="2" |
|}


== 歷史 ==
== 歷史 ==


=== 凱德政權 ===
=== 凱德政權 ===
2016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2015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2016年9月27日,適逢政權成立一周年,推動週年改革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 民主共和國時期 ===
=== 民主共和國時期 ===
年12月26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年11月28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第92行: 第249行:
原本欲施行內閣制君主立憲,但由於網路攻擊與微國家局勢動盪等因素,決定更改為二元制君主立憲。
原本欲施行內閣制君主立憲,但由於網路攻擊與微國家局勢動盪等因素,決定更改為二元制君主立憲。


在這段時期內,沃德維順在台灣微國家領域上充分發展,[[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圖洛維亞、[[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他他瑰四國並稱為當時的微國五隼之中
在這段時期內,沃德維順在台灣微國家領域上充分發展,並與[[里格利亞帝國|里格利亞]]、圖洛維亞、[[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華江斯坦]]、他他瑰四國並稱為微國五隼


此外亦加入了[[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港台微型國家共榮圈]]、[[明德合作聯盟]]、[[八國公約組織]]、[[烏德塔協約組織]]等國際組織。
此外亦加入了[[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港台微型國家共榮圈]]、[[明德合作聯盟]]、[[八國公約組織]]、[[烏德塔協約組織]]等國際組織,在國際體系扮演積極的角色


=== 清和復國與王政時期 ===
=== 清和復國與王政時期 ===
第105行: 第262行:
同月24、25兩日,大清和舉行第一屆聯邦代表選舉暨公民投票,社會改革聯盟取得6席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其公民自由、公明民主聯盟組成的選舉聯盟取得9席,獲得半數席次,組建聯合內閣,由公民自由黨魁朱孝文出任政務總理,由社改盟黨魁舜和出任外務總理。公民選舉的四項提案分別為:針對官員持有之外國國籍數量與跨國兼職數量以及職等進行限制、就[[八國公約組織]]以外交對策為手段保障我國全體國民權益、[[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展望問題、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名稱問題。前兩項公投皆通過且超過半數,第三項議題以「改組為柔性組織」為結果,第四項議題以「改名為桂城-樺林協約組織」為結果。
同月24、25兩日,大清和舉行第一屆聯邦代表選舉暨公民投票,社會改革聯盟取得6席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其公民自由、公明民主聯盟組成的選舉聯盟取得9席,獲得半數席次,組建聯合內閣,由公民自由黨魁朱孝文出任政務總理,由社改盟黨魁舜和出任外務總理。公民選舉的四項提案分別為:針對官員持有之外國國籍數量與跨國兼職數量以及職等進行限制、就[[八國公約組織]]以外交對策為手段保障我國全體國民權益、[[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展望問題、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名稱問題。前兩項公投皆通過且超過半數,第三項議題以「改組為柔性組織」為結果,第四項議題以「改名為桂城-樺林協約組織」為結果。


=== 二月革新迄今 ===
=== 二月革新 ===
多元民主化運動結束後,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舜和以社改盟、桂平府、外務院等名義推動多項政策。基於[[眾聯國|華夏眾聯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的高度同質性,由兩國組成[[清華外交共同體]],並由大清和外務總理暨眾聯國外相舜和出任共同體主席。而基於部分組織重疊性過高,執政聯盟與聯安會成員推動多個組織之整併。執政聯盟亦推動聯邦會議組成之改革,減少皇室對聯邦會議之干預,並精簡會議組成、增加不分區席次。另外,桂平府推動貴族品秩之修改,將原有之十個品秩增加為十二個。
多元民主化運動結束後,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舜和以社改盟、桂平府、外務院等名義推動多項政策。基於[[眾聯國|華夏眾聯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的高度同質性,由兩國組成[[清華外交共同體]],並由大清和外務總理暨眾聯國外相舜和出任共同體主席。而基於部分組織重疊性過高,執政聯盟與聯安會成員推動多個組織之整併。執政聯盟亦推動聯邦會議組成之改革,減少皇室對聯邦會議之干預,並精簡會議組成、增加不分區席次。另外,桂平府推動貴族品秩之修改,將原有之十個品秩增加為十二個。


之同時,國內對反對八國公約組織內部行為的聲量持續加劇,亦致使以親近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四國政府的國公黨團與親近八公約理事會的八約最棒聯盟形成事實上的對立。在多次論戰後,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先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其次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在衝突之中,時任政務總理朱孝文假借大清和與格蘭迪亞政府之名義逕自宣布退出八國公約組織,致使大清和受到格蘭迪亞之譴責,並造成輕微的公關危機。此後,皇室會議集結下轄之直隸機關,偕同聯邦政府做出中止行使於八國公約組織之一切權利,拒絕旅行八約施加之義務與要求,正式退出八約組織,此一舉動受到執政黨與在野黨之支持,亦難得出現全體皇室成員皆同意的狀況。下為外務總理就八國公約衝突與外務院立場做出之演說內容:<blockquote>八國公約是不是經不起質疑?如果不是,那有必要為了成員國民眾或政府的質疑用那麼大的力氣來駁斥嗎?我要提醒執行長與諸理事,各位的反應越大,越顯排斥,那只是明確的告訴眾人,我八國公約組織沒有那個能力接受質疑。而該公告所說的內容則為國內部分人士的猜疑,如果八國公約沒有人有意圖透過多數暴力支配八約,行的直坐的正,何必擔憂人民的質疑?或許是有心人士自己對號入座罷了。
=== 與八約國系惡鬥 ===


我坦白,清和的確並沒有很妥善地處理八國公約的事務,但並不代表清和此前有任何逾越之行為也不代表清和沒有積極參與八國公約組織。二月十八日理事會做統一見解,清和了兩千多字的演講其中也明確表現出清和以及我三盟邦憂慮然而理事在徵詢加盟國意見後卻又置不理除了麗山共和國理事陳廷宇閣下以外,無人積極做出回應,執長甚至在一個小時內迅速做出統一見解。首先,清和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理事會開傳達我國擔憂,絕對不是執長所說「不把話說明白、不善用所賦予的權利」,反而是理事會多次忽略我方意見;其次,如果不會採納任何盟國的意見或者解開加盟國的擔憂那我認為行長乾脆不要詢問加盟國代表好了。 而該演說中明確從法律學、政治學的觀點分析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侵犯主權,俄羅斯也不覺自己在侵略烏克蘭,有關「沒有主權侵害」說詞簡直無稽之談!
與之同時,國內對反對八國公約組織內部行為聲量持續加劇亦致使以親近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四國政府的八國公約黨團與親近八國公約理事會八約最棒聯盟形成實上的對立。多次論戰後大赫卡忒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先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其次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在衝突之中時任政務總理朱孝文假借大清和與格蘭迪亞政府之名義逕自宣布退八國公約組織致使大清和受到格蘭迪亞之譴責,並造成輕微公關危機。此後皇室議集結下轄直隸機關偕同聯邦政府做出中止使於八國約組織一切權利八約施之義務與要求正式退出八約組織此一舉動受到政黨與野黨之支持,亦出現全體皇室成員皆同意狀況。


另外,我看了颱風合眾國理事兼八國公約議長撰寫的報導十分精采,非常超中立但我依然一些問題存在
即便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大清和聯合帝國未與其他國家或組織正面衝突。國家外交核心的[[舜和]]、[[李興道]]、[[朱孝文]]等人仍時發生與八約國系骨幹發生衝突之情事,例如[[黃名帝國]]政局動盪以及[[眾聯國]]政局動盪等事件,同時被指控為[[清和帝國主義]]


首先是您方認為八公約議會與理事會趨就已經是完全沒有不等的制度,那為什麼加盟的意見沒有被傾聽?為什麼加國不能參與理事的決?還是這就是議長閣下所謂「很多權利」?我等自發起監議的討論已經明確表示我們訴求是八國公約組織內部加盟與締約國具有同等權利義務,請問您覺得在監會的討論結束多數理事贊同這個想法之後八國公約有繼續促進平等嗎?
=== 近期運作 ===
2023年下半年政局回歸安穩。皇室會議修正家基本法,原本較偏向聯邦制半邦聯制更加相似邦聯制,力調整後帝國政府仍然維持原本運作,惟邦聯政府僅外務院正常運作,因此遭到盛昌皇帝與桂親皇之大力抨擊。該次修憲案造成奧克治王獨立以及[[滬江聯]]成立。皇室會議於2023年9月29日公布〈[[皇令字080601002號特殊命令]]〉宣布由於即將到來數個大型考試,將凍結部分機關運作並將13人皇室會議以10人聯合統治會取代。惟2024年4月27日皇室首席理事官[[舜和]]公布清和九年官員任命名冊將凍結的機關限縮至只剩政務院與邦聯會議。


其次,若比照歐盟辦理,請問歐盟只有最初構成關稅同盟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可以參與歐洲理事會的表決嗎?再者,歐盟政府一向被詬病不完全民主,連香蕉有多彎都要管。當今沒有完整將歐盟體制使用於八約,還引喻失義,拿一個不民主的國際組織來和八約做比擬,那這不就很明顯表示八約正在轉為高度強制了嗎? 如果議長對於國際組織應該有的規制標準以及民主自由與我以及清和政府不同,那似乎就這方面拿來作為攻擊清和政府的說詞並不妥適吧?
最後,感謝梁大理事明確表明不歡迎繼續留在八國公約組織,我想八國公約組織不需要任何較為多元的聲音以及國家組成,清和不會被八約理事會歡迎。然而,清和也在這裡表達對於八國公約組織、理事會以及議長的失望,我也非常希望我們盡快退出,不要看八國公約組織某部分人士丟人現眼。
題外話,我個人深切關心媒體傳播專業的能力以及中立性,媒體做為第四權不應該有輿論引導出現。我也認為稍早對於我國之公告抱有疑慮且未查證未了解就開砲的那些人可以考慮對被波及者致意。
另外,先不討論清和的問題,今天已經有三到四個加盟國表示退出或已經退出,我建議理事會究其根本,尋找改善空間。</blockquote>
==地理==
==地理==


第213行: 第364行:


== 行政區劃 ==
== 行政區劃 ==
[[檔案:UKQMAP.png|置中|縮圖|925x925像素|清和聯合帝國欽定國家疆域圖[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mid=1GRTkUw_HhNTg-RbmJsAZX-UDqDB5dbY&ll=28.64621020561075%2C124.79968625000001&z=6]]]
此章節所指之面積以公頃為單位。
 
[[檔案:清和聯合帝國欽定國家疆域圖第四版.png|無框|950x950像素]]


=== 自治國 ===
=== 自治國 ===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 rowspan="2" |名稱
! rowspan="2" |名稱
! rowspan="2" |元首
!元首
! rowspan="2" |政治首腦
! rowspan="2" |政府制度
! rowspan="2" |政府制度
! colspan="3" |特別市
! colspan="2" |宮都
! colspan="3" |自治市
! colspan="2" |特別市
! colspan="3" |一般行政區
! colspan="2" |自治市
! colspan="2" |一般行政區
|-
|-
!政治首腦
!名稱
!面積
!名稱
!名稱
!面積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名稱
!面積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名稱
!面積
!面積
(公頃)
!人口
|-
|-
| rowspan="11" |清和
| rowspan="12"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清和}}[[清王國]]
| rowspan="11" |舜
| rowspan="6" |舜和
| rowspan="11" |舜和
| rowspan="12" |君主制
| rowspan="11" |君主制
內閣
總理
|'''桂城宮都'''
|'''桂城特別市'''
|'''3.06'''
|'''0.617'''
|豐悅特別市<ref>豐悅特別市由清和王國與湳興共和國共轄</ref>
|'''2'''
|11.4
|豐悅自治市
|金國自治市
|0.784
|0.383
|0
|水碓市
|水碓市
|14.6
|14.6
|2
|-
|-
| colspan="3" rowspan="10" |
| colspan="2" rowspan="11" |
|金國自治市
| colspan="2" rowspan="11" |
|0.383
| colspan="2" rowspan="11" |
|2
|北新市
|北新市
|43.0
|43.0
|1
|-
|-
| colspan="3" rowspan="9" |
|學府縣
|學府縣
|36.2
|36.2
|0
|-
|-
|竿蓁縣
|竿蓁縣
|35.5
|35.5
|0
|-
|-
|八勢縣
|八勢縣
|16.6
|16.6
|0
|-
|-
|英專縣
|英專縣
|33.3
|33.3
|0
|-
|-
| rowspan="6" |希佑
|知行縣
|知行縣
|19.9
|19.9
|1
|-
|-
|乙農縣
|乙農縣
|4.65
|4.65
|1
|-
|-
|公司田縣
|公司田縣
|40.3
|40.3
|0
|-
|-
|偕叡理縣
|偕叡理縣
|47.8
|47.8
|0
|-
|-
|光武縣
|光武縣
|7.84
|7.84
|0
|-
|-
| rowspan="7" |湳興
|滬江右岸保護區<ref>滬江右岸保護區由清和王國與安煌王國共轄</ref>
| rowspan="7" |恕聰王
|149
| rowspan="7" |恕聰王
|-
| rowspan="7" |半總統制
| rowspan="9"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湳興}}[[湳興共和國]]
| rowspan="9" |恕
| rowspan="9" |總統制
| colspan="2" rowspan="9" |
|'''興昌特別市'''
|'''興昌特別市'''
|'''1.46'''
|'''9.09'''
|'''5'''
|湳雅自治市<ref>湳雅自治市由清和王國與湳興共和國共轄</ref>
|湳雅自治市
|30.6
|30.6
|0
|景南縣
|景南縣
|6.76
|6.76
|0
|-
|-
| colspan="3" rowspan="6" |
| colspan="2" rowspan="8" |
|安和自治市
|安和自治市
|5.86
|6.13
|0
|崇德縣
|崇德縣
|31.2
|31.2
|0
|-
|-
| colspan="3" rowspan="5" |
| colspan="2" rowspan="7" |
|通化縣
|通化縣
|41.5
|41.5
|0
|-
|-
|景文縣
|景文縣
|3.70
|3.70
|0
|-
|-
|馥臨縣
|馥臨縣
|56.3
|56.3
|0
|-
|-
|安和縣
|安和縣
|35.0
|35.0
|0
|-
|西松縣
|66.6
|-
|興南縣
|7.75
|-
|-
|建國縣
|建國縣
|85.4
|85.4
|0
|-
|-
| rowspan="3" |沃德維順
| rowspan="3"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沃國}}[[沃德維順王國]]
| rowspan="3" |昇陽
| rowspan="3" |王昇陽
| rowspan="3" |王昇陽
| rowspan="3" |君主制
| rowspan="3" |君主制
開明專制
開明專制
| colspan="2" rowspan="3" |無
|'''泰安特別市'''
|'''泰安特別市'''
|'''6.44'''
|6.11
|'''1'''
| colspan="2" rowspan="3" |無
| colspan="3" rowspan="3" |無
|永安縣
|永安縣
|78.4
|78.4
|6
|-
|-
| colspan="3" rowspan="2" |
| colspan="2" rowspan="2" |
|浮圳縣
|浮圳縣
|73.9
|73.9
|0
|-
|-
|仁安縣
|仁安縣
|5.76
|66.6
|0
|-
|-
| rowspan="9" |安煌
| rowspan="12"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安煌}}[[安煌王國]]
| rowspan="9" |林昀安
| rowspan="6" |林昀安
| rowspan="9" |林昀庭
| rowspan="12" |君主制
| rowspan="9" |君主制
議會制
議會制
|'''棘環特別市'''
|'''棘環特別市'''
|'''1.77'''
|'''1.77'''
|'''3'''
| colspan="2" rowspan="12" |無
|東華自治市
|東華自治市
|0.317
|1.23
|4
|立農市
|立農市
|0.410
|0.410
|0
|-
|-
| colspan="3" rowspan="8" |
| colspan="2" rowspan="11" |
| colspan="3" rowspan="8" |
| colspan="2" rowspan="11" |
|天玉市
|22.7
|-
|棘環縣
|棘環縣
|6.65
|16.6
|0
|-
|-
|馬偕縣
|馬偕縣
|8.16
|8.16
|0
|-
|-
|東華縣
|東華縣
|17.9
|17.0
|0
|-
|-
|磺溪縣
|磺溪縣
|15.0
|15.0
|0
|-
|-
| rowspan="6" |林昀庭
|明德縣
|明德縣
|30.8
|30.8
|0
|-
|-
|吉利縣
|吉利縣
|24.2
|24.2
|0
|-
|-
|實踐縣
|實踐縣
|43.0
|43.0
|0
|-
|-
|懷德縣
|懷德縣
|35.5
|35.5
|0
|-
|-
| rowspan="8" |匯江
|朱崙縣
| rowspan="8" |儀佐王
|63.6
| rowspan="8" |儀佐王
|-
| rowspan="8" |總統制
|自強縣
| colspan="3" rowspan="8" |''無''
|35.8
|-
| rowspan="14"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匯江}}[[匯江共和國]]
| colspan="2" rowspan="14" |寧佐
| colspan="2" rowspan="14" |''無''
|'''倫承特別市'''
|'''5.91'''
|金城自治市
|金城自治市
|0.608
|31.5
|2
|田寮市
|三和縣
|39.3
|9.89
|0
|-
|-
|'''倫承自治市'''
| colspan="2" rowspan="13" |
|'''4.29'''
| colspan="2" rowspan="13" |
|'''6'''
|農安縣
|農安縣
|17.7
|17.7
|0
|-
|-
| colspan="3" rowspan="6" |
|北安縣
|北安縣
|12.1
|12.1
|0
|-
|建成縣
|38.0
|-
|-
|文林縣
|文林縣
|27.1
|98.4
|0
|-
|-
|艋舺
|百齡
|51.9
|109
|0
|-
|-
|華山縣
|華山縣
|15.7
|8.20
|0
|-
|-
|美崙
|承德
|36.9
|9.85
|0
|-
|-
|龍成特別保護區
|玉門縣
|25.9
|41.2
|0
|-
|-
| rowspan="6" |奧克治
|鷺江縣
| rowspan="6" |朱孝文
|74.6
| rowspan="6" |朱孝文
| rowspan="6" |君主制
|'''基斯特別市'''
|'''96.9'''
|'''2'''
| colspan="3" rowspan="6" |''無''
|島南縣
|0.282
|0
|-
|-
| colspan="3" rowspan="5" |
|佑民
|島南東
|76.9
|0.313
|0
|-
|-
|觀塘縣
|龍成特別保護區
|197
|25.9
|1
|-
|-
|馬游塘縣
|艋舺特別保護區
|91.1
|27.4
|0
|-
|-
|茶果嶺縣
|蓬萊特別保護區
|107
|8.20
|0
|-
|神樂院縣
|33.5
|0
|-
|-
| rowspan="13" |東平
| rowspan="13"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東平}}[[東平國]]
| rowspan="13" |楊四維
| rowspan="7" |楊四維
| rowspan="13" |李興道
| rowspan="13" |君主制
| rowspan="13" |君主制
|'''大窩口特別市'''
|'''大窩口宮都'''
|'''61.9'''
|'''61.9'''
|2
| colspan="2" rowspan="13" |無
| colspan="3" rowspan="13" |''無''
| colspan="2" rowspan="13" |''無''
|福來市
|福來市
|78.9
|20.6
|1
|-
|-
| colspan="3" rowspan="12" |
| colspan="2" rowspan="12" |
|上葵涌市
|上葵涌市
|92.1
|305
|0
|-
|-
|葵興縣
|葵興縣
|175
|73.9
|0
|-
|-
|葵盛縣
|葵盛縣
|20.6
|92.1
|1
|-
|-
|東荃灣縣
|東荃灣縣
|427
|175
|0
|-
|-
|西荃灣縣
|西荃灣縣
|305
|427
|0
|-
|-
|上荔華縣
|上荔華縣
|3730
|182
|0
|-
|-
| rowspan="6" |李興道
|下荔華縣
|下荔華縣
|182
|157
|0
|-
|-
|藍田縣
|藍田縣
|157
|150
|0
|-
|-
|南粉嶺縣
|南粉嶺縣
|150
|228
|0
|-
|-
|北粉嶺縣
|北粉嶺縣
|228
|507
|0
|-
|-
|上水
|馬游塘
|507
|91.1
|0
|-
|-
|大城門特別保護區
|茶果嶺縣
|238
|107
|0
|}
|}


第556行: 第648行:
! rowspan="2" |名稱
! rowspan="2" |名稱
! rowspan="2" |政治首腦
! rowspan="2" |政治首腦
! colspan="3" |特別市
! colspan="2" |宮都
! colspan="3" |自治市
! colspan="2" |特別市
! colspan="3" |一般行政區
! colspan="2" |自治市
! colspan="2" |一般行政區
|-
|-
!名稱
!名稱
!面積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名稱
!面積
!面積
(公頃)
!人口
!名稱
!名稱
!面積
!面積
(公頃)
!名稱
!人口
!面積
 
|-
|-
| rowspan="2" |皇室直隸地區
| rowspan="2" |皇室直隸地區
|都直隸區
|都直隸區
| rowspan="2" |王昇陽
| rowspan="2" |皇室會議
| colspan="7" rowspan="2" |''特殊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 colspan="7" rowspan="2" |''特殊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36.3
|36.3
|0
|-
|-
|近畿直隸區
|近畿直隸區
|164
|164
|0
|-
|-
| rowspan="10" |領
| rowspan="16" |領
| rowspan="4" |珠海自治領
| rowspan="7"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珠海}}[[珠海自治領]]
| rowspan="4" |育仁藩王
| rowspan="7" |寧德
| colspan="3" rowspan="4" |''無''
| colspan="2" rowspan="7" |無
|珠海自治
|'''珠海特別'''
|7.52
|7.52
|9
| colspan="2" rowspan="7" |無
|光明縣
|光明縣
|16.9
|16.9
|0
|-
|-
| colspan="3" rowspan="3" |
| colspan="2" rowspan="6" |
|復興縣
|復興縣
|17.0
|17.0
|0
|-
|-
|磺港縣
|磺港縣
|25.9
|25.9
|0
|-
|-
|文化縣
|文化縣
|11.3
|11.3
|0
|-
|-
| rowspan="2" |元安自治領
|秀山縣
| rowspan="2" |陳逸婷
|71.7
|'''光日特別市'''
|-
|三合縣
|82.7
|-
|竹湖縣
|113
|-
| rowspan="3"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元安}}[[元安自治領]]
| rowspan="3" |陳逸婷
| colspan="2" rowspan="3" |無
|光日特別市
|'''3.31'''
|'''3.31'''
|'''2'''
| colspan="2" rowspan="3" |''無''
| colspan="3" rowspan="2" |''無''
|光日縣
|光日縣
|41.9
|41.9
|2
|-
|-
| colspan="3" |
| colspan="2" rowspan="2" |
|永隆縣
|永隆縣
|67.2
|67.2
|1
|-
|-
| rowspan="4" |永興特別保護領
|筏溪縣
| rowspan="4" |檠箴藩王
|152
|-
| rowspan="2"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香江}}[[香江自治領]]
| rowspan="2" |林子軒
|'''碧堤宮都'''
|'''18.4'''
| colspan="2" rowspan="2" |無
|葵芳自治市
|40.6
|翠華縣
|9.98
|-
| colspan="2" |
| colspan="2" |
|蘇屋特別保護區
|86.2
|-
| rowspan="4" |{{flagicon|大清和聯合帝國|永興}}[[永興特別保護領]]
| rowspan="4" |蘇奕安
| colspan="6" rowspan="4" |''特殊行政區劃不適用''
| colspan="6" rowspan="4" |''特殊行政區劃不適用''
|安北特別保護區
|安北特別保護區
|4.31
|112
|5
|-
|-
|北雲特別保護區
|北雲特別保護區
|8.66
|8.66
|0
|-
|-
|臨江特別保護區
|臨江特別保護區
|16.1
|16.1
|0
|-
|-
|繁華特別保護區
|繁華特別保護區
|8.17
|59.7
|0
|-
|-
| rowspan="9" |郡
| rowspan="7" |郡
| rowspan="4" |西郡
| rowspan="4" |西郡
| rowspan="4" |恕悠嗣王
| rowspan="4" |恕悠
| colspan="3" rowspan="4" |''無''
| colspan="2" rowspan="4" |無
| colspan="3" rowspan="4" |''無''
| colspan="2" rowspan="4" |''無''
| colspan="2" rowspan="4" |''無''
|中豐市
|中豐市
|8.51
|8.51
|0
|-
|-
|中豐縣
|中豐縣
|36.1
|36.1
|0
|-
|-
|華峰縣
|華峰縣
|8.58
|83.5
|1
|-
|-
|三園縣
|三園縣
|83.7
|83.7
|0
|-
|-
| rowspan="3" |東郡
| rowspan="3" |東郡
| rowspan="3" |淵定嗣王
| rowspan="3" |[[沈雲深]]
| colspan="3" rowspan="3" |''無''
| colspan="2" rowspan="3" |無
| colspan="3" rowspan="3" |''無''
| colspan="2" rowspan="3" |''無''
| colspan="2" rowspan="3" |''無''
|後山縣
|後山縣
|38.6
|38.6
|0
|-
|-
|興東縣
|興東縣
|54.5
|54.5
|0
|-
|-
|明湖縣
|明湖縣
|4.87
|4.87
|0
|-
| rowspan="2" |香江郡
| rowspan="2" |林子軒
|'''碧堤特別市'''
|'''18.4'''
|'''1'''
|葵芳自治市
|40.6
|0
|翠華縣
|9.98
|0
|-
| colspan="3" |
| colspan="3" |
|蘇屋特別保護區
|86.2
|0
|-
|-
| rowspan="4" |海外屬地
| rowspan="4" |海外屬地
|玉造屬地
|玉造屬地
| rowspan="4" |直隸地區管理官
| rowspan="4" |公務院
制疆司
| colspan="7" rowspan="4" |''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 colspan="7" rowspan="4" |''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65.7
|65.7
|1
|-
|-
|樟深屬地
|樟深屬地
|40.7
|40.7
|0
|-
|-
|銘雲屬地
|銘雲屬地
|33.4
|130
|2
|-
|-
|永成屬地
|永成屬地
|82.4
|82.4
|1
|}
|}


== 政府制度 ==
== 政府制度 ==
[[檔案:UKQGOV.png|縮圖|925x925像素|清和聯合 政府架構圖]]
清和聯合國政府簡稱為帝國政府,帝國政府分設兩套體系,分別為皇室政府與邦聯政府。皇宮與皇室會議不隸屬並凌駕於兩政府之上。


=== 皇宮 ===
=== 皇宮 ===
皇宮為無實權機關,下設國王府、眾親府、眾郡王府與眾嗣王府。
皇宮為無實權機關,下設皇帝府、眾親府、眾郡王府與眾嗣王府。


=== 皇室會議 ===
=== 皇室會議 ===
皇室會議為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由皇帝擔任機關領導。
'''主條目:[[大清和聯合皇室]]'''
 
皇室會議由皇室與經特許之上品爵組成。<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第十二條  皇室會議具有下列權力:


        (一)糾正、糾舉權
皇室會議為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皇室會議由皇室成員組成


        (二)解散權
皇室會議於沃德維順王國晚期設立,原本由皇帝親自主持,惟盛昌皇帝由於投身教職日漸繁忙,故設立'''[[皇室首席理事官]]'''一職,該職位自設立起便由桂平親皇[[舜和]]擔任


        (三)駁回權。
=== 皇室政府 ===


        (四)解職權
==== 公務院 ====
公務院為[[清和制]]政府獨有的機關,專司國家民政、司法行政、國安、治安、銓敘等各項公共事務作業,由公務總理領導


        (五)人任命權
設立之目的在於避免民政、司法行政等公共務因執政黨改變而大幅變更,為帝國政府中組織架構最為龐大的一級機構


        (六)考選權。
現任公務總理為[[恕璁|恕璁晉銜嗣王]]


        (七)發布戒嚴令、緊急命令、特殊命令
==== 輔政院 ====
輔政院類似樞密院,專司皇室之顧問與輔佐等工作,由首席輔政官擔任機關領導


第十三條  皇室會議具有下列權力:
==== 司法院  ====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專司司法審判、法律解釋等事務,由首席司法官擔任機關領導。


        (一)行使赦免、減刑。
=== 邦聯政府 ===


        (二)冊封、剝奪貴族頭銜。
==== 政務院 ====
 
        (三)授予榮典、勳章。</blockquote>
 
=== 公務院 ===
公務院為國家公共事務之最高決策執行機構,下設法務府、官務府、制政府、民務府、社會保護府,由公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法務府為法典之管理與案件之偵查、起訴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官務府為官員之考試、銓敘、任免、考績與國家官職之管理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制政府為國家歷史與資料之紀載、收藏與禮儀、榮典之管理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民務府為民政與地政管理、社會福利施行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社會保護府為國家安全與社會保護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 輔政院 ===
輔政院為皇室之顧問與輔佐之機關,下設樞密府、行府,由首席輔政官擔任機關領導
 
樞密府為皇室事之管理與皇室對外之溝通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行政府為國家對外形象之管理、民眾對皇室建言之傳達、各機關運作之協調等業務之主管機關。
 
=== 司法  ===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下設司法官會議、庭務府,由首席司法官擔任機關領導。<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第二十六條 司法官會議為司法院之最高決策機關,由首席司法官擔任主任委員。
 
      司法官會議具有以下權力:
 
        (一)於法規違反本法時凍結或勒令修正該法令。
 
        (二)對具爭議性之法規行法律解釋。
 
第二十八條 庭務府為庭審事務、庭審記錄之保存等業務之主管機關。</blockquote>
 
=== 政務院 ===
政務院為政務優先執政機關,下設國務委員會與執政府,由政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政務院為政務優先執政機關,下設國務委員會與執政府,由政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第792行: 第833行:
政務委員會無實際決策權力,惟得向執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政務委員會無實際決策權力,惟得向執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執政府為國家優先施政機關,具有政務之決策權與施行義務。<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執政府為國家優先施政機關,具有政務之決策權與施行義務。


第三十七條 執政府有權於皇帝許可後發布戒嚴令與緊急命令。
==== 外務院 ====
 
第三十八條 執政府遇窒礙難行之法案得移請國王覆議。
 
第三十九條 聯邦會議對政政務院提出之不信任案若通過,政務總理得移請國王解散聯邦會議。</blockquote>
 
=== 外務院 ===
外務院為國家外交事務之優先決策與執行機構,下設合作發展署、邦誼事務部、國際組織部、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署、僑民事務署,由外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外務院為國家外交事務之優先決策與執行機構,下設合作發展署、邦誼事務部、國際組織部、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署、僑民事務署,由外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外務總理由政務總理向聯邦會議、皇室會議舉薦同意後任命。<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外務總理由政務總理向聯邦會議、皇室會議舉薦同意後任命。
 
第四十三條 合作發展部為國際合作與促進微國家發展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四條 邦誼事務部為邦交國相互往來之事務、駐使之派駐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五條 國際組織部為國際組織之參與與代表、議員之派駐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第四十六條 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部為判斷國際局勢、保障國家與友邦之利益、審度外交關係並輔助外務院各部會決策等業務之專責機關。
==== 聯邦會議 ====
 
第四十七條 僑民事務署為處理僑民事務、保護僑民權益等相關業務之主管機關。</blockquote>
 
=== 聯邦會議 ===
聯邦會議為國家優先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擔任機關領導。
聯邦會議為國家優先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擔任機關領導。


聯邦代表之產生由自治國公民直選產生或由自治國行政機關之首長直接擔任,以選舉產生者,任期六個月,連選得連任。<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聯邦代表之產生由自治國公民直選產生或由自治國行政機關之首長直接擔任,以選舉產生者,任期六個月,連選得連任。


第五十一條 各自治至少具有兩席聯邦會議席次海外公民與屬地具有一席次
==== 民會議 ====
國民會議下設監議、諮監、諮議員由全國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三個月,連選得連任。,兩議會設議長擔任機關領導


      若自國人口超過二十人,人口每增加十人,該自治國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 ==


      若自治國有超過一特別市每增加一特別市該自治國聯邦會議席次
=== 皇室派系 ===
沃德維順王國時期,國王[[王昇陽]]與理親王[[林昀安]]、慧親王[[林昀庭]]在治國方針上意見不合,導致皇室出現分別以王昇陽、林昀安為核心的兩集團。由於林昀庭策動元安地區自沃德維順王國獨立,盛昌集團與綾系集團關係降至低點與此同時東平國與奧克國加入使以舜和為核心桂平集團成為平衡另外兩個集團,因此造成皇室首事務官至今只有舜和擔任過之結果


      單一聯最多不超過四席
=== 政黨 ===
舜和主導的社會民主黨無論在東亞聯邦共和國、沃德維順王國皆為第大政黨,繼承過往龐大的政治勢力,社會民主黨時至今日仍為合帝國的大黨。在深知一黨政治對國家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下,社會民主黨在歷次選舉皆鼓勵小黨參選,使帝國存在許小政黨


      若聯邦議總席次為偶數,聯邦人口不超過二十人且聯邦人口數為全國次多時,該聯邦增加一席聯邦會議席次。
民主黨後幾個較大的黨分別為綾系集團主的[[清和黨]]、盛昌集團主導的[[公理黨]]、[[林子軒]]成立的[[青年黨]]
 
第五十二條 聯邦會議具有下列權責:
 
        (一)制定、修正、廢止法律。
 
        (二)監督政務院。
 
        (三)提起不信任案。
 
        (四)提起政務院官員彈劾案。
 
        (五)研議務議案。</blockquote>
 
=== 國民會議 ===
國民會議下設監議會、諮議會,監、諮議員由全國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三個月,連選得連任。,兩議會設議長擔任機關領。 <blockquote>'''<big>《清和聯合帝國 國家基本法》</big>'''
 
第五十六條 兩議會之席次由皇帝訂定之。監、諮議會總席次應為奇數且不得多於八席,國民會議總席次數不得少於六席或多於
 
      十二席。
 
第五十七條 國會議具有下列權責:
 
        (一)監督務院。
 
        (二)提出施政建議</blockquote>


== 外交 ==
== 外交 ==


=== 友好國關係 ===
=== 外交關係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colspan="7" |友好國關係
|-
!類
!級別
!級別
!國旗
!國家名稱
!國家名稱
!建交日期
!關係起始日期
!附註
! colspan="2" |附註
|-
| rowspan="3" |指定
核心
盟友
| rowspan="3" |玉蘭
|[[檔案:Flag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Augenore.svg|無框|50x50像素]]
|[[奧格洛伊聯合王國]]
|
| colspan="2" |
|-
|[[檔案:紐新聯邦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蒙萊納瓦聯邦]]
|2022年4月17日
| colspan="2" |
|-
|[[檔案:National_Flag_of_the_LaiXia.png|無框|50x50像素]]
|[[郲夏帝國]]
|
| colspan="2" |
|-
|-
| rowspan="8" |盟邦
| rowspan="3" |指定
| rowspan="3" |百合級
核心
友好國
| rowspan="3" |桂花
|[[檔案:National_Flag_of_the_Republic_of_Grandia.png|無框|50x50像素]]
|[[格蘭迪亞共和國]]
|[[格蘭迪亞共和國]]
|2021年11月28日
|2021年11月28日
|沃德維順的第一個友邦建交時國號為大大大共和國
| colspan="2" |沃德維順的第一個友邦
建交時國號為'''大大大共和國'''
|-
|-
|[[檔案:域多利.png|無框|50x50像素]]
|[[域多利聯合王國]]
|
| colspan="2" |
|-
|[[檔案:Eurovian_National_Flag.png|無框|50x50像素]]
|[[華夏眾聯國]]
|[[華夏眾聯國]]
|2022年2月28日
|2022年2月28日
|
| colspan="2" |
|-
|-
|[[科紐瓦與新韓志]]
| rowspan="3" |指定
|2022年4月17日
盟友
| rowspan="3" |百合
|[[檔案:共和邦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共和邦聯]]
|
|
| colspan="2" |
|-
|-
| rowspan="5" |山櫻級
|[[檔案:華江斯坦聯邦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華江斯坦聯邦共和國]]
|[[華江斯坦君憲國]]
|2021年12月26日
|2021年12月26日
| colspan="2" |建交時國號為'''華江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
|[[檔案:National_Flag_of_the_United_Empire.png|無框|50x50像素]]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關係繼承,不適用''
| colspan="2" |繼承'''[[里屬星火]]'''、'''[[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希里歐斯共和國]]'''、
'''[[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外交關係
|-
| rowspan="11" |指定
友好國
| rowspan="6" |山櫻
(邦交國)
|[[檔案:National_Flag_of_the_Principality_of_Hershwell.png|無框|50x50像素]]
|[[赫斯維爾公國]]
|
|
| colspan="2" |繼承'''[[羅斯韋爾公國]]'''、'''[[赫米爾帝國]]'''、
'''[[奧斯丁與法藍特聯合王國]]'''外交關係
|-
|-
|[[里格利亞帝國]]
|2021年12月26日
|
|
|[[梅蘭邦聯]]
|
| colspan="2" |建交時國號為'''蘭曦共和國'''
|-
|-
|[[赫斯維國]]
|[[檔案:達克達二代旗.jpeg|無框|50x50像素]]
|羅斯韋:2022年3月30日
|[[達克達聯邦]]
 
|
赫米爾:2022年3月24日
| colspan="2" |
|羅斯韋爾公國與赫米爾帝國現已合併
|-
|-
|[[克里斯蘭共和國]]
|[[檔案:貓羅聯邦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3月11日
|[[貓羅聯邦共和國]]
|
|
| colspan="2" |
|-
|-
|[[烏克拉明帝國]]
|[[檔案:嵅翝張帝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5月30日
|[[HWC帝國]]
|
|
| colspan="2" |
|-
|-
| rowspan="12" |友邦
|[[檔案:大雲帝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 rowspan="7" |杜鵑級
|[[大雲帝國]]
|[[他他瑰茶花共和王國]]
|2022年2月3日
|
|
| colspan="2" |
|-
|-
|[[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 rowspan="5" |山櫻
|
(無邦交)
|繼承希里歐斯共和國之邦交關係
|[[檔案:Flag_of_Baijania.svg|無框|50x50像素]]
|[[拜然聯邦共和國]]
| rowspan="5" |2024年10月16日
指定為指定友好國
| colspan="2" |
|-
|-
|[[檔案:Orientalia_flag.png|無框|50x50像素]]
|[[神聖奧琳塔利亞聯邦]]
| colspan="2" |
|-
|[[檔案:臺朗共和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臺朗共和國]]
| colspan="2" |
|-
|[[檔案:杜斯格羅桑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杜斯格羅桑]]
| colspan="2" |認定為友好國時國號為'''杜斯格羅桑共和國'''
|-
|[[檔案:波比民主主義人民聯邦王國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波比自主行政區|波比民主主義人民聯邦王國]]
| colspan="2" |
|-
| rowspan="9" |邦交國
| rowspan="9" |玉蘭
|[[檔案:克里斯蘭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克里斯蘭大公國]]
|2022年3月11日
| colspan="2" |建交時國號為'''[[克里斯蘭共和國]]'''
|-
|[[檔案:開槓國旗.jpeg|無框|50x50像素]]
|[[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
|[[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
|
|
| colspan="2" |
|-
|[[檔案:National Flag of the Eurovian Victor.png|無框|50x50像素]]
|[[翁屬維克托]]
|首次建交:
復交:2022年5月12日
| colspan="2" |首次建交時國號為'''[[維克托民主共和國]]'''
|-
|[[檔案:玉堂自由國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玉堂自由國]]
|
|
| colspan="2" |
|-
|-
|[[檔案:JingKangFlag.jpg|無框|50x50像素]]
|[[靖康民主共和國]]
|2022年5月24日
| colspan="2" |
|-
|[[檔案:天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天王民主帝國]]
|2022年1月9日
| colspan="2" |
|-
|[[檔案:WMFlag.png|50x50像素]]
|[[黃名帝國]]
|[[黃名帝國]]
|2022年3月14日
|2022年3月14日
|
| colspan="2" |
|-
|-
|[[檔案:齊三代國旗.png|50x50像素]]
|[[大齊帝國]]
|[[大齊帝國]]
|2022年5月11日
|2022年5月11日
| colspan="2" |
|-
|[[檔案:大藍冰帝國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大藍冰民族聯合王國]]
|2021年12月5日
| colspan="2" |建交時國號為'''大藍冰帝國'''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colspan="6" |已終止之外交關係
|-
!類別
!國旗
!國家名稱
!關係起始日期
!關係終止日期
!原因
|-
| rowspan="15" |原友邦
|[[檔案:星火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里屬星火]]               
|
|
|2022年9月11日
|受'''[[里格利亞帝國]]'''併吞
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
|[[翁屬維克托]]
|首次建交:
復交:2022年5月12日
|
|
|[[龍湖帝國]]
|
|
|外交事務部終止對該政權之承認
該政權現已終止
|-
|[[檔案:中華三民主義共和國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中華三民主義民主共和國]]
|2022年1月5日
|
|政權終止
|-
|[[檔案:羅斯韋爾公國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羅斯韋爾公國]]
|
|2022年7月4日
|與'''[[赫米爾帝國]]'''合併,外交關係終止
現屬於'''[[赫斯維爾公國]]'''
|-
|[[檔案:赫米爾帝國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赫米爾帝國]]
|
|2022年7月4日
|與'''[[羅斯韋爾公國]]'''合併
現屬於'''[[赫斯維爾公國]]'''
|-
|[[檔案:圖洛維亞國旗.jpg|無框|50x50像素]]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
|2021年12月12日
|2022年4月26日
|與'''[[希里歐斯共和國]]'''合併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檔案:希里歐斯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希里歐斯共和國]]
|2022年2月24日
|
|與'''[[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合併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檔案:National_Flag_of_the_Helcart.png|無框|50x50像素]]
|[[赫卡忒帝國]]
|
|
|建交時國號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與'''[[里格利亞帝國]]'''合併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檔案:National_Flag_of_the_Wriglia_Empire.png|無框|50x50像素]]
|[[里格利亞帝國]]
|2021年12月26日
|2022年9月23日
|與'''[[赫卡忒帝國]]'''合併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
|[[檔案:Flag Ukraming.png|無框|50x50像素]]
|[[烏克拉明帝國]]
|
|
|成為聯合帝國下的'''[[奧克治王國]]'''
|-
|-
|[[奧斯丁與法蘭特共和國]]
|[[檔案:紅綠燈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8月16
|[[紅綠燈王國]]
|清和復國後的第一個友邦
|2022年5月21日
|2022年6月17
|政權終止
|-
|-
| rowspan="5" |玉蘭級
|[[檔案:232320g21nk2kmk1mxl1xc.png|無框|50x50像素]]
 
|[[大龍皇朝]]
(甲類)
|2020年3月29
|[[天王民主帝國]]
|2022年1月9
|
|
|大龍皇朝單方面斷交該政權現已終止
|-
|-
|[[靖康民主共和國]]
|[[檔案:阿爾帕德旗.jp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5月24日
|[[阿爾帕德王國]]
|
|
|2023年6月18日
|政權終止
|-
|-
|[[大藍冰帝國]]
|[[檔案:奧斯丁與法蘭特聯合王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2021年12月5
|[[奧斯丁與法蘭特聯合王國]]
|2022年5月21
|
|
|與[[赫斯維爾公國]]合併
|-
|-
|[[大雲帝國]]
|[[檔案:FLAG_OF_YORKSES.pn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5月13日
|[[約克塞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
|
|
| colspan="2" |
|-
|-
|Republic of Belcity
| rowspan="2" |原友好國
|2022年3月29日
|
|[[康科迪亞民主共和國]]
|''不適用''
|
|
|政權終止
|-
|-
| rowspan="6" |友好國
|
| rowspan="6" |玉蘭級
 
(乙類)
|[[東亞聯邦共和國]]
|[[東亞聯邦共和國]]
| rowspan="6" |不適用
|''不適用''
|
|政權終止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colspan="6" |不承認之政治實體
|-
! colspan="2" |類別
!旗幟
!政治實體名稱
!承認終止日期
!附註
|-
| colspan="2" |社團
|[[檔案:洛文共和國國旗.png|無框|50x50像素]]
|[[洛文共和國|洛文社團]]
|
|因其政府首腦於其大使館中以時任外務總理[[舜和]]之個人照片洗版與其他破壞國際秩序行為
|-
| colspan="2" |組織
|[[檔案:2_20230107_090656_0001.png|50x50像素]]
|[[大瓦爾多蘭與布里尼亞帝國|瓦爾多蘭與布里尼亞組織]]
|
|
|嚴重破壞國際秩序行為
|-
|-
|[[史東共和國]]
| colspan="2" rowspan="2" |政權
|
|[[興南共和國|興南政權]]
|
|
|聯合帝國外務院認定其為洛文社團之衛星政治實體
|-
|-
|[[杜斯格羅桑共和國]]
|[[檔案:末水與吉吉聯合邦旗.png|無框|50x50像素]]
|[[貓貓尼西亞|貓貓尼西亞政權]]
|
|
|破壞國際秩序行為,詳見[[末吉問題]]條目
|}
=== 國際組織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colspan="6" |已加入的國際組織 
|-
!類型
!標誌
!組織名稱
!加入日期
!身分
!附註
|-
|-
|[[臺朗共和國]]
| rowspan="3" |聯盟
|
|
|[[布蕾組織]]
|2022年3月12日
|      
|                                
|-
|-
|[[阿爾帕王國]]
|
|[[合作聯盟]]
|
|成員國
|
|
|-
|-
|[[蘭曦和國]]
|
|[[清華外交同體]]
|
|構成國
|
|
|-
|-
| rowspan="5" |原友邦
| rowspan="4" |地域組織
| rowspan="6" |玉蘭級
|[[檔案:港台共徽章.jpg|50x50像素]]
 
|[[港臺微型國家共榮圈]]
(丙類)
|2022年8月15
|[[大龍皇朝]]
|成員國
|2020年3月29
|
|大龍皇朝單方面斷交
|-
|-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
|[[檔案:福共體旗幟.png|無框|50x50像素]]
|2021年12月12
|[[福爾摩沙微家共同體]]
|現屬於 [[萊塔尼亞帝聯邦]]
|2022年8月17
|成員
|
|-
|-
|[[三民主義民主和國]]
|[[檔案:全微共旗.pn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1月5日
|[[人微國家同體]]
|已滅亡
|
|常任理事國
|
|-
|-
|[[希里歐斯共和國]]
|[[檔案:Flag of LRMA.png|無框|50x50像素]]
|2022年2月24
|[[獅子山微家協會]]
|現屬於 [[萊塔尼亞帝聯邦]]
|2023年8月7
|成員國
|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colspan="6" |已退出的際組織 
|-
|-
|[[紅綠燈王國]]
!類型
|2022年5月21
!標誌
|已滅亡
!組織名稱
!加入
!退出時身分
!附註
|-
|-
|原友好國
|聯盟  
|[[康科迪亞民主共和國]]
|[[檔案:八公約會徽.jpg|50x50像素]]
|不適用
|八國公約組織    
|已滅亡
|       
|加盟國
|詳見[[八國公約政治衝突事件]]                    
|}
|}
== 國民組成 ==
=== 種族 ===
由於位處臺灣、香港,多數清和人為漢人,且閩南裔較客家裔更多。由於《身分條例》僅將原東亞聯邦共和國國民之公民權凍結,故法理上原東亞聯邦共和國國民全數皆為帝國國民,因此種族涵蓋歐洲人、美洲人、東南亞人。
=== 語言 ===
基於使用者眾多,聯合帝國的官方語言為標準漢語、粵語、閩南語與英語,客家語、潮州語、緬語與日語為通用語言。另外,意第緒語、芬蘭語、德語、法語等語言亦為聯合帝國國民使用之語言。
=== 性別 ===
聯合帝國目前的性別比為358.33,男性人數約為女性人數的3.5倍。[[舜和]]表示即便男性仍大幅多於女性,但這樣的數據在臺灣微國家中已經是女性數量數一數二多的國家了。
聯合帝國有多位女性參政,例如[[林昀安]]、[[林昀庭]]、[[恕悠嗣王]]等人皆曾擔任一級機關首長。
=== 宗教 ===
由於臺灣人占國民比例最高,聯合帝國最多人信奉儒釋道信仰,而香港人與海外國民使基督宗教為聯合帝國第二多人信奉的宗教。除儒釋道信仰與基督宗教,亦有伊斯蘭教與神道教的信奉者。
另外,由於社會主義思想對部分國民影響深刻,聯合帝國的無神論與不可知論者數量僅次於儒釋道信仰與基督宗教。
[[Category:國家列表]]
[[Category:國家列表]]
[[Category:君主制國家]]
[[Category:帝國]]

於 2024年10月18日 (五) 10:51 的最新修訂

大清和聯合帝國(英文:United Empire of Great Qinghe),簡稱大清和,是一個施行清和制與半邦聯制的君主立憲帝國,其現實地理位置以東亞地區的臺灣、香港為主,亦有位處於東亞的廣東、日本、美國、緬甸的海外屬地。

大清和聯合帝國
United Empire of Great Qinghe
大清和、清和、聯合帝國國旗
國旗
大清和、清和、聯合帝國國徽
國徽
格言:
"清光寧和" (國家格言)
"顯我公理 佑我臣民 礪我心志 壯我山河" (皇家格言)
位置 東亞
首都 宮都直隸區
行政中心

皇室會議所在地:桂城行宮

聯邦會議所在地:棘環行宮
最大城市

東平國 北粉嶺縣 5.07平方公里 (面積上)

湳興共和國 興昌特別市 5人 (人口上)
官方語言 現代標準漢語、英語、粵語、閩南語
認可的語言 客家語、潮州語、緬甸語、日語
族群

閩南裔漢族 (67.24%)
客家裔漢族 (18.80%)
未受種族調查的歐洲白人 (7.69%)
未受種族調查的美洲人 (6.84%)
未受種族調查的東南亞人 (3.42%)

緬族 (1.71%)
宗教

佛、道、儒教 (64.10%)
客家裔漢族 (22.22%)
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 (6.84%)
伊斯蘭教 (3.42%)

神道教 (2.56%)
政府

二元君主立憲制、清和制
地方分權:半邦聯制
皇室政府:萬能政府
聯邦政府:議會制、內外分離
法律制度:歐陸法系、習慣法

立法機構:三院制(法定)、兩院制(事實)
• 皇帝
王昇陽
舜和
無(de jure)
舜和 (de Facto)
成立

建國:2016年11月28日

復國:2022年8月15日

清和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朔至2015年9月27日成立的政權,當時以娛樂為核心。清和於2016年11月28日正式建國為單一制聯邦共和國,雖稱之為國家,但事實上其結構與法制尚不成熟,直至2017年的南擴、東擴和憲政改革才使國家趨於穩定。2018年,安煌與沃德維順退出聯邦,共和國進入專制時期,直至2020年12月清和併入東亞前衛主義共和國。2021年11月沃德維順王國改以君主立憲制復國,作為清和王政時期的根基。2022年9月,東亞聯邦共和國解散,北清和、南清和、沃德維順、安煌作為四個獨立的構成國,建立清和聯合王國。2022年12月,烏克拉明帝國、東平國與聯合王國合併,並以王政時期國家基本法作為基礎重制國家基本法。

國名

「清和」二字出自於〈萬葉集.卷一.幸于吉野宮之時柿本朝臣人麻呂作歌〉「國者思毛 澤二雖有 山川之 清河内跡 御心乎 吉野乃國之」一句,其義為「天下諸國 國數雖多不勝數 然有殊勝者 山川水清河內谷 御心寄情兮 御吉野兮吉野國」,以其為名之意涵有二,其一是表示清和與淡水河的緊密地緣關聯,其二是寓意希望國家山明水秀、環境清幽。

而為呼應國家和平之理念且常有筆誤,故將「河」字改為「和」字。

國家象徵

 

國旗

正規國旗

大清和聯合帝國的國旗為水平三條旗,由上到下分別為白、橘、黑三色,分別對應到一天之內的三個時段──白晝、日落與黑夜。

黑白兩色代表陰陽、晝夜、是非真理,在上下兩色條中象徵對大清和人民分清青紅皂白的期許,永遠將公理視為第一優先,而不受到私利所影響;橘色則代表清和民族的精神。

白色象徵著皇室的領導地位,橘色象徵無分皇室、臣民的清和民族,共同支撐起帝國運作,黑色則象徵社稷鞏固國家的基本運作而得以安定。

特殊時期用旗

受到菲律賓共和國於戰時將國旗倒掛的發想,大清和聯合帝國在特殊時期(例如國喪、戰爭等)時不使用正規用旗,而是使用特殊時期用旗。

黑白兩色在正規國旗與特殊時期用旗的意義相同,而藍綠色則代表對和平的渴求。

與正規國旗相反,黑色在上,白色在下,寓意皇室在特殊時期時以社稷之安定為優先,藍綠色則象徵皇室與臣民對和平的共同期盼。

值得注意的是,正規國旗的橘色以及特殊時期用旗的藍綠色在色環上互為對比色,旨在顯現出兩種不同國旗的對比性。

陽、白晝、是非真理
皇室之尊貴
滬江江畔之夕陽
民族之精神
陰、黑夜、是非真理
社稷之安定
滬江之江水
淨土之和平
RGB 255,255,255 255,132,48 0,0,0, 0,214,203
CMYK 0,0,0,0 0,48,81,0 0,0,0,100 100,0,5,16
Hexadecimal #000000 #ff8430 #ffffff #00d6cb
HSL 0-0-100 24-100-59 0-0-0 177-100-42

皇室旗

大清和聯合帝國的皇室旗被黑白兩色交錯的直線分為四個區塊,由左至右、由上而下對應到盛昌皇帝桂平親皇綾理親皇淵瑾親皇

左上角的部分,底色磚紅色為沃德維順王國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盛昌皇帝的蘭花;右上角的部分,底色墨綠色為桂城宮都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桂平親皇的桂花;左下角的部分,底色深紫色為棘環宮都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綾理親皇的百合(事實上為綾慧晉銜嗣王的代表花);右下角的部分,底色橘黃色為大窩口宮都的代表色,紋章為代表淵瑾親皇的茉莉花。

盛昌皇帝
沃德維順王國
桂平親皇
桂城宮都
綾理親皇
棘環宮都
淵瑾親皇
大窩口宮都
RGB 165,0,33 0,100,100 102,0,102 230,146,56
CMYK 0,100,80,35 100,0,0,61 0,100,0,60 0,37,76,10
Hexadecimal #A50021 #006464 #660066 #E69138
HSL 348-100-32 180-100-20 300-100-20 31-78-56

外交旗

外交旗以國旗中條(橘色或藍綠色)為底色,將國徽置於中央。

國徽、皇室徽、聯邦徽

大清和聯合帝國的國徽、皇室徽、聯邦政府徽皆由「皇冠」、「四格盾徽」、「護盾獸」(獅子)、「格言」所組成。

四格盾徽的四個格位分別為沃德維順王國國旗、清和王國舊國旗、湳興共和國國旗與原奧克治王國國旗的結合、東平國國旗與安煌王國國旗的結合。

國徽

帝國政府徽

皇室徽

皇室政府徽

聯邦徽

聯邦政府徽

圖片      
盾徽 左上 沃德維順王國國旗 盛昌皇帝 國家代表色:藍綠
右上 清和王國舊國旗 桂平親皇 國家代表色:黑色
左下 湳興共和國與原奧克治王國的結合 綾理親皇 國家代表色:白色
右下 東平國安煌王國國旗的結合 淵瑾親皇 國家代表色:橘色
格言 清光 寧和 顯公理 礪心志 民心在 眾邦聯
國家格言 皇室格言的一部分 聯邦政府格言
差異 左右護盾獸分別持寶劍與權杖

歷史

凱德政權

2015年9月27日,由舜和召集的一群學生基於娛樂之目的成立了凱德政權,該政權屬於集權體制,持續性的由舜和擔任領導。

2016年9月27日,適逢政權成立一周年,推動週年改革。

由於時任副領導William因不可抗力因素離國且政權成員因為分班而無聯絡,故該政權終止。

民主共和國時期

同年11月28日,清和聯邦共和國於首都西北直轄市(現清和聯合王國竿蓁特別市)宣布建國。

聯邦共和國時期依舊以娛樂為核心,但加入了更多的政治成分,並確立民主體制。

聯邦共和國時期

2017年,清和的疆域於二月南擴至沃德維順地區(彰化),於五月東擴至安煌地區(北投、內湖)。

同年夏天,由於擴張,造成人口結構較民主共和國時期複雜許多,故當時的執政黨民主黨推動「雙七改革」,廢止單一制,施行聯邦制,並完善立法、司法體系,新憲於8月11日通過。然而當時最大的在野黨人民黨對於該憲法抱持強烈的反對意見,公民投票結果壓倒性通過(83%同意),致使該黨於8月13日自行宣告獨立,成立清和人民共和國,經過多次的談判,該國於9月21日正式解散。

2018年,安煌、沃德維順領導人分別於五月、十月因生活、學業因素退出清和,同年10月15日正式宣告結束聯邦共和國時期。

專制時期

2018年10月15日,為使國家保持最低限度運作,全民公投廢止憲法。雖為專制但人民仍具有完整的自由權。

東亞時期

2020年11月,清和末任領導人舜和宣布加入人口僅有五人的東亞聯邦共和國,該舉造成東亞獲得翻倍的公民數量,但在其之前有四十餘名公民因不滿舜和之舉動而退出清和。

以大清和共和區為中心的東亞社會民主黨持續保持著全國與共和區內第一大黨的地位。

沃德維順獨立復國

沃德維順領導人王昇陽因學業因素趨緩而得以恢復微國家之運作,自八月起籌備獨立建國,於11月27日(清和獨立的前一天)宣布建國。

原本欲施行內閣制君主立憲,但由於網路攻擊與微國家局勢動盪等因素,決定更改為二元制君主立憲。

在這段時期內,沃德維順在台灣微國家領域上充分發展,並與里格利亞、圖洛維亞、華江斯坦、他他瑰四國並稱為「微國五隼」。

此外,亦加入了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港台微型國家共榮圈明德合作聯盟八國公約組織烏德塔協約組織等國際組織,在國際體系扮演積極的角色。

清和復國與王政時期

清和於2022年8月15日宣布復國,由自東亞聯邦共和國獨立的北清和、南清和、解除特殊保護領地位的安煌以及原本的沃德維順組成,並繼承了沃德維順王國皇室以及政治基礎。

自福共體於七月底的峰會結束後,清和增加與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柴可拉夫那協約組織聯合安全會議等組織與其成員國之交流。

多元民主化運動

2022年12月1日,香江協議簽訂,清和聯合王國、烏克拉明帝國東平國合併成爲大清和聯合帝國。匯江共和國自清和、湳興獨立。匯江、改名為奧克治王國的烏克拉明以及東平國成為帝國第五、六、七個自治國。

同月24、25兩日,大清和舉行第一屆聯邦代表選舉暨公民投票,社會改革聯盟取得6席成爲國會第一大黨,其公民自由、公明民主聯盟組成的選舉聯盟取得9席,獲得半數席次,組建聯合內閣,由公民自由黨魁朱孝文出任政務總理,由社改盟黨魁舜和出任外務總理。公民選舉的四項提案分別為:針對官員持有之外國國籍數量與跨國兼職數量以及職等進行限制、就八國公約組織以外交對策為手段保障我國全體國民權益、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展望問題、樺林-竿蓁協約組織之名稱問題。前兩項公投皆通過且超過半數,第三項議題以「改組為柔性組織」為結果,第四項議題以「改名為桂城-樺林協約組織」為結果。

二月革新

多元民主化運動結束後,皇室首席事務官暨外務總理舜和以社改盟、桂平府、外務院等名義推動多項政策。基於華夏眾聯國與大清和聯合帝國的高度同質性,由兩國組成清華外交共同體,並由大清和外務總理暨眾聯國外相舜和出任共同體主席。而基於部分組織重疊性過高,執政聯盟與聯安會成員推動多個組織之整併。執政聯盟亦推動聯邦會議組成之改革,減少皇室對聯邦會議之干預,並精簡會議組成、增加不分區席次。另外,桂平府推動貴族品秩之修改,將原有之十個品秩增加為十二個。

與八約國系惡鬥

與之同時,國內對反對八國公約組織內部行為的聲量持續加劇,亦致使以親近大清和聯合帝國、格蘭迪亞共和國、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四國政府的八國公約黨團與親近八國公約理事會的八約最棒聯盟形成事實上的對立。在多次論戰後,大赫卡忒與里格利亞聯合帝國首先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其次為科紐瓦與新韓志聯邦。在衝突之中,時任政務總理朱孝文假借大清和與格蘭迪亞政府之名義逕自宣布退出八國公約組織,致使大清和受到格蘭迪亞之譴責,並造成輕微的公關危機。此後,皇室會議集結下轄之直隸機關,偕同聯邦政府做出中止行使於八國公約組織之一切權利,拒絕旅行八約施加之義務與要求,正式退出八約組織,此一舉動受到執政黨與在野黨之支持,亦難得出現全體皇室成員皆同意的狀況。

即便退出八國公約組織,大清和聯合帝國未與其他國家或組織正面衝突。然而,國家外交核心的舜和李興道朱孝文等人仍時有發生與八約國系骨幹發生衝突之情事,例如黃名帝國政局動盪以及眾聯國政局動盪等事件,同時被指控為清和帝國主義

近期運作

2023年下半年,政局回歸安穩。皇室會議修正國家基本法,原本較偏向聯邦制的半邦聯制更加相似於邦聯制,權力調整後帝國政府仍然維持原本運作,惟邦聯政府僅外務院正常運作,因此遭到盛昌皇帝與桂平親皇之大力抨擊。該次修憲案造成奧克治王國獨立以及滬江聯盟成立。皇室會議於2023年9月29日公布〈皇令字080601002號特殊命令〉宣布由於即將到來的數個大型考試,將會凍結部分機關之運作,並將13人的皇室會議以10人的帝國聯合統治會議取代。惟2024年4月27日,皇室首席理事官舜和公布清和九年官員任命名冊,將凍結的機關限縮至只剩政務院與邦聯會議。

地理

地形

清和主要分布在關渡平原、大屯火山群、臺北盆地、林口台地、台中盆地、大肚台地、彰化平原、華南丘陵、九龍半島、上町台地等主要地形區。

氣候

地區 歷史最高溫

(單位:°C)

年均高溫

(單位:°C)

最暖月均溫

(單位:°C)

年均溫

(單位:°C)

最冷月均溫

(單位:°C)

年均低溫

(單位:°C)

歷史最低溫

(單位:°C)

年降水量

(單位:mm)

年均相對溼度

(單位:%)

北、西清和 38.8 26.2 29.0 22.4 15.4 19.4 2.3 2072.7 78.8
安煌

中、南清和

宮都與近畿

39.7 27.3 30.1 23.5 16.6 20.8 -0.2 2368.5 74.8
沃德維順 39.9 28.5 28.9 23.7 17.0 20.3 -1.0 1762.8 74.5
香江 36.8 27.2 28.6 23.3 2.2 20.7 2.2 2398.4 無資料
玉造 39.1 21.3 27.7 17.1 6.2 13.6 -7.5 1338.3 63.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香港天文台、日本氣象廳

行政區劃

此章節所指之面積以公頃為單位。

 

自治國

名稱 元首 政府制度 宮都 特別市 自治市 一般行政區
政治首腦 名稱 面積 名稱 面積 名稱 面積 名稱 面積
 清和王國 舜和 君主制

內閣制

桂城宮都 3.06 豐悅特別市[1] 11.4 金國自治市 0.383 水碓市 14.6
北新市 43.0
學府縣 36.2
竿蓁縣 35.5
八勢縣 16.6
英專縣 33.3
希佑 知行縣 19.9
乙農縣 4.65
公司田縣 40.3
偕叡理縣 47.8
光武縣 7.84
滬江右岸保護區[2] 149
 湳興共和國 恕璁 總統制 興昌特別市 9.09 湳雅自治市[3] 30.6 景南縣 6.76
安和自治市 6.13 崇德縣 31.2
通化縣 41.5
景文縣 3.70
馥臨縣 56.3
安和縣 35.0
西松縣 66.6
興南縣 7.75
建國縣 85.4
 沃德維順王國 王昇陽 君主制

開明專制

泰安特別市 6.11 永安縣 78.4
浮圳縣 73.9
仁安縣 66.6
 安煌王國 林昀安 君主制

議會制

棘環特別市 1.77 東華自治市 1.23 立農市 0.410
天玉市 22.7
棘環縣 16.6
馬偕縣 8.16
東華縣 17.0
磺溪縣 15.0
林昀庭 明德縣 30.8
吉利縣 24.2
實踐縣 43.0
懷德縣 35.5
朱崙縣 63.6
自強縣 35.8
 匯江共和國 寧佐 倫承特別市 5.91 金城自治市 31.5 田寮市 39.3
農安縣 17.7
北安縣 12.1
建成縣 38.0
文林縣 98.4
百齡縣 109
華山縣 8.20
承德縣 9.85
玉門縣 41.2
鷺江縣 74.6
佑民縣 76.9
龍成特別保護區 25.9
艋舺特別保護區 27.4
蓬萊特別保護區 8.20
 東平國 楊四維 君主制 大窩口宮都 61.9 福來市 20.6
上葵涌市 305
葵興縣 73.9
葵盛縣 92.1
東荃灣縣 175
西荃灣縣 427
上荔華縣 182
李興道 下荔華縣 157
藍田縣 150
南粉嶺縣 228
北粉嶺縣 507
馬游塘縣 91.1
茶果嶺縣 107

郡、屬地與皇室直隸地區

類型 名稱 政治首腦 宮都 特別市 自治市 一般行政區
名稱 面積 名稱 面積 名稱 面積 名稱 面積
皇室直隸地區 帝都直隸區 皇室會議 特殊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36.3
近畿直隸區 164
 珠海自治領 寧德 珠海特別市 7.52 光明縣 16.9
復興縣 17.0
磺港縣 25.9
文化縣 11.3
秀山縣 71.7
三合縣 82.7
竹湖縣 113
 元安自治領 陳逸婷 光日特別市 3.31 光日縣 41.9
永隆縣 67.2
筏溪縣 152
 香江自治領 林子軒 碧堤宮都 18.4 葵芳自治市 40.6 翠華縣 9.98
蘇屋特別保護區 86.2
 永興特別保護領 蘇奕安 特殊行政區劃不適用 安北特別保護區 112
北雲特別保護區 8.66
臨江特別保護區 16.1
繁華特別保護區 59.7
西郡 恕悠 中豐市 8.51
中豐縣 36.1
華峰縣 83.5
三園縣 83.7
東郡 沈雲深 後山縣 38.6
興東縣 54.5
明湖縣 4.87
海外屬地 玉造屬地 公務院

制疆司

獨立行政區劃不適用 65.7
樟深屬地 40.7
銘雲屬地 130
永成屬地 82.4

政府制度

大清和聯合帝國政府簡稱為帝國政府,帝國政府分設兩套體系,分別為皇室政府與邦聯政府。皇宮與皇室會議不隸屬並凌駕於兩政府之上。

皇宮

皇宮為無實權機關,下設皇帝府、眾親皇府、眾郡王府與眾嗣王府。

皇室會議

主條目:大清和聯合皇室

皇室會議為國家最高決策機構,皇室會議由皇室成員組成。

皇室會議於沃德維順王國晚期設立,原本由皇帝親自主持,惟盛昌皇帝由於投身教職日漸繁忙,故設立皇室首席理事官一職,該職位自設立起便由桂平親皇舜和擔任。

皇室政府

公務院

公務院為清和制政府獨有的機關,專司國家民政、司法行政、國安、治安、銓敘等各項公共事務作業,由公務總理領導。

設立之目的在於避免民政、司法行政等公共事務因執政黨改變而大幅變更,為帝國政府中組織架構最為龐大的一級機構。

現任公務總理為恕璁晉銜嗣王

輔政院

輔政院類似樞密院,專司皇室之顧問與輔佐等工作,由首席輔政官擔任機關領導。

司法院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專司司法審判、法律解釋等事務,由首席司法官擔任機關領導。

邦聯政府

政務院

政務院為政務優先執政機關,下設國務委員會與執政府,由政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政務總理之產生由聯邦會議選舉產生,在戒嚴或特殊情形下,總理得由皇帝任命,任期不設限制。

政務委員會無實際決策權力,惟得向執政府提出施政建議。

執政府為國家優先施政機關,具有政務之決策權與施行義務。

外務院

外務院為國家外交事務之優先決策與執行機構,下設合作發展署、邦誼事務部、國際組織部、國際情勢與外交關係署、僑民事務署,由外務總理擔任機關領導。

外務總理由政務總理向聯邦會議、皇室會議舉薦同意後任命。

聯邦會議

聯邦會議為國家優先決策機關,由聯邦主席擔任機關領導。

聯邦代表之產生由自治國公民直選產生或由自治國行政機關之首長直接擔任,以選舉產生者,任期六個月,連選得連任。

國民會議

國民會議下設監議會、諮議會,監、諮議員由全國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三個月,連選得連任。,兩議會設議長擔任機關領導。

政治

皇室派系

沃德維順王國時期,國王王昇陽與理親王林昀安、慧親王林昀庭在治國方針上意見不合,導致皇室出現分別以王昇陽、林昀安為核心的兩個集團。由於林昀庭策動元安地區自沃德維順王國獨立,盛昌集團與綾系集團關係降至低點,與此同時,東平國與奧克治王國加入使以舜和為核心桂平集團成為平衡另外兩個集團,因此造成皇室首席事務官至今只有舜和擔任過之結果。

政黨

舜和主導的社會民主黨無論在東亞聯邦共和國、沃德維順王國皆為第一大政黨,繼承過往龐大的政治勢力,社會民主黨時至今日仍為聯合帝國的最大黨。在深知一黨政治對國家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下,社會民主黨在歷次選舉皆鼓勵小黨參選,使帝國存在許多小政黨。

社會民主黨之後幾個較大的政黨分別為綾系集團主導的清和公民參政黨、盛昌集團主導的公理黨林子軒成立的青年黨

外交

外交關係

友好國關係
類別 級別 國旗 國家名稱 關係起始日期 附註
指定

核心 盟友

玉蘭   奧格洛伊聯合王國
  蒙萊納瓦聯邦 2022年4月17日
  郲夏帝國
指定

核心 友好國

桂花   格蘭迪亞共和國 2021年11月28日 沃德維順的第一個友邦

建交時國號為大大大共和國

  域多利聯合王國
  華夏眾聯國 2022年2月28日
指定

盟友

百合   共和邦聯
  華江斯坦君憲國 2021年12月26日 建交時國號為華江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關係繼承,不適用 繼承里屬星火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希里歐斯共和國

赫卡忒帝國里格利亞帝國外交關係

指定

友好國

山櫻

(邦交國)

  赫斯維爾公國 繼承羅斯韋爾公國赫米爾帝國

奧斯丁與法藍特聯合王國外交關係

梅蘭邦聯 建交時國號為蘭曦共和國
  達爾克達聯邦
  貓羅聯邦共和國
  HWC帝國
  大雲帝國
山櫻

(無邦交)

  拜然聯邦共和國 2024年10月16日

指定為指定友好國

  神聖奧琳塔利亞聯邦
  臺朗共和國
  杜斯格羅桑 認定為友好國時國號為杜斯格羅桑共和國
  波比民主主義人民聯邦王國
邦交國 玉蘭   克里斯蘭大公國 2022年3月11日 建交時國號為克里斯蘭共和國
  開槓主義民主共和國
  翁屬維克托 首次建交:

復交:2022年5月12日

首次建交時國號為維克托民主共和國
  玉堂自由國
  靖康民主共和國 2022年5月24日
  天王民主帝國 2022年1月9日
  黃名帝國 2022年3月14日
  大齊帝國 2022年5月11日
  大藍冰民族聯合王國 2021年12月5日 建交時國號為大藍冰帝國
已終止之外交關係
類別 國旗 國家名稱 關係起始日期 關係終止日期 原因
原友邦   里屬星火               2022年9月11日 里格利亞帝國併吞

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龍湖帝國 外交事務部終止對該政權之承認

該政權現已終止

  中華三民主義民主共和國 2022年1月5日 政權終止
  羅斯韋爾公國 2022年7月4日 赫米爾帝國合併,外交關係終止

現屬於赫斯維爾公國

  赫米爾帝國 2022年7月4日 羅斯韋爾公國合併

現屬於赫斯維爾公國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 2021年12月12日 2022年4月26日 希里歐斯共和國合併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希里歐斯共和國 2022年2月24日 圖洛維亞聯邦帝國合併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現屬於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赫卡忒帝國 建交時國號為萊塔尼亞帝國聯邦

里格利亞帝國合併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里格利亞帝國 2021年12月26日 2022年9月23日 赫卡忒帝國合併為大赫卡忒及里格利亞聯合帝國
  烏克拉明帝國 成為聯合帝國下的奧克治王國
  紅綠燈王國 2022年5月21日 2022年6月17日 政權終止
  大龍皇朝 2020年3月29日 大龍皇朝單方面斷交該政權現已終止
  阿爾帕德王國 2023年6月18日 政權終止
  奧斯丁與法蘭特聯合王國 2022年5月21日 赫斯維爾公國合併
  約克塞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
原友好國 康科迪亞民主共和國 不適用 政權終止
東亞聯邦共和國 不適用 政權終止
不承認之政治實體
類別 旗幟 政治實體名稱 承認終止日期 附註
社團   洛文社團 因其政府首腦於其大使館中以時任外務總理舜和之個人照片洗版與其他破壞國際秩序行為
組織   瓦爾多蘭與布里尼亞組織 嚴重破壞國際秩序行為
政權 興南政權 聯合帝國外務院認定其為洛文社團之衛星政治實體
  貓貓尼西亞政權 破壞國際秩序行為,詳見末吉問題條目

國際組織

已加入的國際組織 
類型 標誌 組織名稱 加入日期 身分 附註
聯盟 布蕾組織 2022年3月12日                                        
明德合作聯盟 成員國
清華外交共同體 構成國
地域組織   港臺微型國家共榮圈 2022年8月15日 成員國
  福爾摩沙微國家共同體 2022年8月17日 成員國
  華人微國家共同體 常任理事國
  獅子山微國家協會 2023年8月7日 成員國
已退出的國際組織 
類型 標誌 組織名稱 加入日期 退出時身分 附註
聯盟     八國公約組織             加盟國 詳見八國公約政治衝突事件                    

國民組成

種族

由於位處臺灣、香港,多數清和人為漢人,且閩南裔較客家裔更多。由於《身分條例》僅將原東亞聯邦共和國國民之公民權凍結,故法理上原東亞聯邦共和國國民全數皆為帝國國民,因此種族涵蓋歐洲人、美洲人、東南亞人。

語言

基於使用者眾多,聯合帝國的官方語言為標準漢語、粵語、閩南語與英語,客家語、潮州語、緬語與日語為通用語言。另外,意第緒語、芬蘭語、德語、法語等語言亦為聯合帝國國民使用之語言。

性別

聯合帝國目前的性別比為358.33,男性人數約為女性人數的3.5倍。舜和表示即便男性仍大幅多於女性,但這樣的數據在臺灣微國家中已經是女性數量數一數二多的國家了。

聯合帝國有多位女性參政,例如林昀安林昀庭恕悠嗣王等人皆曾擔任一級機關首長。

宗教

由於臺灣人占國民比例最高,聯合帝國最多人信奉儒釋道信仰,而香港人與海外國民使基督宗教為聯合帝國第二多人信奉的宗教。除儒釋道信仰與基督宗教,亦有伊斯蘭教與神道教的信奉者。

另外,由於社會主義思想對部分國民影響深刻,聯合帝國的無神論與不可知論者數量僅次於儒釋道信仰與基督宗教。

  1. 豐悅特別市由清和王國與湳興共和國共轄
  2. 滬江右岸保護區由清和王國與安煌王國共轄
  3. 湳雅自治市由清和王國與湳興共和國共轄